劉曉艷
【摘 要】對圖書館中讀者不良借閱行為的表現形式、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如何避免和減少不良借閱行為產生的措施表方法。
【關鍵詞】圖書館;讀者不良行為;心理分析;控制措施
圖書館讀者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在實施閱讀過程中,往往會有“梁上君子”和某些不良行為的產生。這一現象在圖書館中比較普遍和嚴重,它對圖書館、圖書館員及讀者自身都帶來了人為的負面影響。就圖書館讀者不良行為的表現形式、產生的原因和控制措施等進行分析,希望引起讀者和圖書館雙方的重視。
1.讀者不良借閱行為的表現形式
(1)不良的破壞性行為。讀者的某些行為使圖書館的環(huán)境惡化,財產遭到破壞和丟失,不同程度地給圖書館造成損失。包括:破壞和盜竊公共設施;損壞和盜竊各類文獻,如:盜竊、裁剪、污損、涂畫、“開天窗”等;污染環(huán)境,如:吸煙、隨地吐痰、亂扔雜物、弄臟書架、墻壁等。
(2)不良的違規(guī)行為。讀者在圖書館查詢、借閱文獻都應該遵守規(guī)定,維護圖書館的正常工作秩序,不良的違規(guī)行為打亂了這種正常合理的工作秩序,會嚴重影響其他讀者對文獻的利用,也給圖書館工作人員增加了工作量。包括:不按期還書,他人代借;隨意放置書刊及目錄;超量限閱書刊;擾亂他人的正常閱讀,如:喧嘩、攀談、打電話等。
(3)不良意識的行為。讀者由于自私的心理而產生的不正確的想法,如不及時發(fā)現制止,將會給圖書館造成損失或派生出其它類型的不良行為。包括:借書不還,據為已有;抱著僥幸心理“偷梁換柱”,私藏圖書等。
2.產生不良借閱行為的原因
2.1讀者心理因素
不良的借閱行為來源于不良的閱讀心理。心理學認為,需要、動機、行為之間有著內在的、不可分割的聯系。人的一系列行為是由動機推動的,動機是行為的內在依據,動機又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通過對一些借閱者的心理分析,可以認為他們的一系列行為主要都是在以下幾種動機推動下形成的。①“貪欲心理”與“壟斷心理”。在讀者當中,有少數思想不健康的讀者在扭曲的“知識占有欲~知識壟斷”的驅使之下,屢屢發(fā)生一些違章行為。例如,偷拿書刊、偷撕書頁、給書刊“開天窗”等現象。通過分析處理這類違章問題,發(fā)現這類讀者在行為發(fā)生前的動機多是強烈的“占有欲望”在作怪。這些人如果教育、引導不當則還會再有“下一次”,并會越陷越深。在行為完成之后,多數人會在“道德”和“良心”上產生自責心理,感到后怕、后悔,并表示決不再犯。但也有少數人則是對自己違章行為的“成功”表示慶幸,甚至成為慣性偷書刊者,這對圖書館和其都將造成極大的危害。對于這一類讀者,一定要在按章處理的同時,進行幫助教育和正確的引導。②“錯覺心理”與“無意心理”這兩種心理與有意的不良行為的讀者不同,他們在書刊上的批批畫畫、圈圈點點,甚至發(fā)生弄臟、弄破等不良借閱行為,不是出于故意污損書刊的動機,而往往是由于行為上自我監(jiān)督、自我約束力差,再加上部分讀者情感強烈、容易激動的特點,在閱讀過程中常常表現出較盲目的隨意性及“忘乎所以”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忘記自己這種行為屬于“越軌借閱”。也有個別讀者錯把館內書刊當成了自己的,一旦他們清醒過來后,多數人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懊悔和內疚。這是一種典型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的表現。
2.2圖書館管理問題
圖書館內部的諸多問題是引發(fā)讀者不良行為產生的客觀原因。包括: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不健全,開館時間不合理,導讀不及時、不詳細,借閱效率低等,都會使讀者產生不良行為;各種防范措施是否得利,如:防盜設備是否完善、是否安裝電視監(jiān)控設備、建筑設計是否合理,以使其對讀者的不良行為加以防范與控制;工作人員工作態(tài)度消極,業(yè)務素質差,責任心不強,致使讀者的逆反心理,不愿意與其合作,不甘心服從管理,因而引發(fā)讀者不良行為的產生。
3.控制讀者不良借閱行為的措施
3.1加強對讀者的教育和引導
產生亂架、丟書、損書等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讀者素質較差,行為具有隨意性,缺乏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觀念。圖書館應利用各種形式引導讀者如何利用圖書館以及宣傳圖書館有關的規(guī)章制度,指導正確的借閱方法,及時糾正那些不符合制度要求的不良行為。①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愛書護書的宣傳。愛護書刊不僅是館員的責任,也是讀者應盡的義務和起碼的道德修養(yǎng)。圖書館要積極利用多種形式向讀者進行黑板報、宣傳窗、網站等介紹一些偉人,先進人物讀書愛書的故事,在書庫或書架兩側貼上醒目的警語牌,給讀者創(chuàng)造一種愛護圖書,遵守借閱規(guī)定的氛圍。②加強讀者信息反饋。定期或不定期召開不同層次的讀者座談會,直接聽取讀者意見和建議;開展問卷調查,從中及時了解讀者的要求動態(tài),以便及時改進和改善服務工作,把讀者擺在主體位置,有利于增強主人翁意識,調動他們利用圖書館的積極性,通過雙向交流,得到讀者的理解和支持,樹立良好的形象和聲譽,更好地為讀者服務。③對不良行為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綜合運用導讀、心理暗示、批評教育、紀律約束、處罰等各種管理手段,以疏導為主,批評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形成讀者遵守圖書館的規(guī)章制度,主動自覺維護借閱秩序的良好局面。
3.2改善圖書館內部管理制度,提高服務水平
①建立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在圖書館開放時間、文獻、環(huán)境和人員等管理過程中,應以有利于讀者為首要原則,美化環(huán)境,根據實際需要安排開放、開館時間,建立高效有序的文獻借閱制度,同時,加強對圖書館員及一切非業(yè)務部門工作人員的管理和教育這樣才能保證讀者充分合理地利用館藏資源,讓讀者自覺遵守圖書館的規(guī)章制度,避免讀者的不良行為產生。②加強防盜措施。加大設備的投資力度,有條件的圖書館要安裝電視監(jiān)控臺,實行全方位監(jiān)控,通過多種渠道購置必要的防盜設施,在購買中注意產品質量,從而提高報警的準確度,書庫的門窗應加強改造,采取必要的防盜措施。③塑造館員良好形象,提升服務品質。公共圖書館一定要求管理人員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熱愛讀者,熱愛本職工作;具有敬業(yè)吃苦精神。不但要有較高的專業(yè)知識與較廣的文化知識,而且又要有管理能力、分析能力,與業(yè)務能力,還要有較強的信息觀念與應變能力,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識,勇于開拓,具有公關意識。因為,在讀者和文獻之間,在讀者和圖書館之間,圖書館員起著聯結,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圖書館員的形象是否能得到讀者接納和認同,這是圖書館員與讀者能否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能否密切合作的前提和基礎,—個好的館員不但能以自身的服務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而且還能化解讀者對圖書館某些不合理因素的怨恨情緒,從而防止讀者發(fā)生不良行為。④加強愛書教育。愛護圖書不僅是圖書館人的責任,也是全體讀者的義務和起碼應有的道德,加強對讀者的文明教育和引導,有針對性地開展愛書教育活動,很有必要,例如,可在借閱室出入口處、用簡練的語言作愛書宣傳;可舉辦被毀圖書展,在讀者醒目處陳列一些典型的案例。也可采取護書舉報重獎、毀書偷竊重罰的舉措,持之以恒,就可形成人人愛書的良好風氣。對一些不良的借閱行為,綜合運用導讀、心理暗示、矯正、處罰、示范、批評教育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適當地處理讀者違規(guī)問題。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