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云
(貴州省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院,貴州 貴陽 550004)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物質生活的提高,私家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在油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受利益驅使許多不法生產汽油廠家、銷售汽油的商家,在正規(guī)汽油中加入輕汽油、煤油、甲醇、乙醇等冒充正規(guī)汽油銷售,以牟取高額的利潤。而一些工商、技監(jiān)等部門在抽取該類樣品后,為了減少檢驗費,僅檢測如辛烷值、餾程、水分、機械雜質、水溶性酸堿、博士試驗、實際膠質等指標,但通過這些指標的檢驗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出該類樣品的質量。依據(jù)GB 17930-2011也不能作出準確的判定。
一、摻和汽油種類
1 摻兌非標油。非標油是小煉油、土煉油的產品,將石油加熱,不同溫度分餾出不同的初級產品。很簡單支口大高壓鍋就能煉,這類產品中的汽油辛烷值只有60,這類產品車輛是不能直接使用的,所以不法加油站多用摻兌的方法銷售,一方面大幅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對車輛造成慢性損傷,消費者不易查覺。
2 摻入輕汽油、煤油、甲醇、乙醇。油站買油以噸為計量單位,賣油以升為計量單位,所以摻入輕汽油、煉油、甲醇、乙醇等輕組份能多賺一道密度錢,自然車子又多受了一重罪。
3 人造高標號汽油。這招主要是在低標號汽油中加入金屬化合物,做成人造高標號汽油銷售,這招的優(yōu)點就是能蒙混檢查,但對車子的傷害比93號標稱為97號還大,因為這些堅硬的金屬沉淀在發(fā)動機內,就好比眼皮里進的沙子在不停地搓,相當于發(fā)動機不停地磨損。
二、餾程
1 從餾程指標檢驗情況分析,GB 17930-2011《車用汽油》標準中對指標餾程規(guī)定,10%回收溫度不高于70℃,50%回收溫度不高于120℃,90%回收溫度不高于190℃,終餾點不高于205℃。從表1中可以看出摻和汽油就鉆了GB17930的空白,只要低于你標準規(guī)定的值,你就要判定它為合格,不管低多少。例如表1中1號、2號調配汽油的50%的回收溫度就比正規(guī)汽油的50%的回收溫度低了近30℃,1號調配汽油90%的回收溫度比正規(guī)汽油低了近30℃,但根據(jù)標準只能判定它為合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將其指標定一個比較小的范圍就能有效地限制不法的生產者、銷售商,如歐洲標準98/69/EC指令(歐Ⅲ、Ⅳ)對汽油的要求中規(guī)定,初餾點最小為24℃,最大為40℃、100℃下蒸出量%V/V,最小為49.0、最大為57.0,150℃下蒸出量%V/V,最小為81.0、最大為87.0,終餾點℃,最小為190℃、最高為215℃。我國輕型汽車排放標準第Ⅲ、Ⅳ階段對基準燃料的要求,餾程10%蒸發(fā)溫度℃50~70,50%蒸發(fā)溫度℃90~110,90℃蒸發(fā)溫度160~180,終餾點℃18~200。如果按以上的兩種情況來判定的話,那些調配汽油就能判定為不合格品,就不會被不法生產者、銷售商鉆了標準的空子。
2 從餾程該項指標在汽油標準中重要性進行分析
(1)油品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蒸餾,從初餾點到終餾點這一溫度范圍叫做餾程。石油產品蒸餾測定餾出溫度與餾出體積分數(shù)相對應的一組數(shù)據(jù),稱為餾分組成。例如初餾點、10%點、50%點、90%點和終餾點等,生產實際中常統(tǒng)稱為餾程。餾分組成是石油產品蒸發(fā)性大小的主要指標。
(2)根據(jù)餾程可以評定汽油發(fā)動機燃料的蒸發(fā)性,判斷其使用性能。
①10%餾程溫度可以判斷汽油中輕油分的含量,它反映汽油發(fā)動機燃料的低溫啟動性能和形成氣阻的傾向。發(fā)動機啟動時轉速較低(一般為50~100v/min),吸入汽油量小,且發(fā)動機處于冷缸狀態(tài),進入汽缸的汽油汽化率低,如果缺乏足夠的輕組分,汽車的啟動就會很困難。在相同的氣溫條件下,汽油10%餾出溫度越低,所需啟動的時間越短,油耗越少。
表1 正規(guī)汽油和摻和汽油指標的對比
然而,物極必反,汽油中輕組分過多時,易在輸油管內產生氣阻,影響發(fā)動機的正常啟動,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或低壓工作時更是如此。目前,汽油標準中只規(guī)定了10%餾出溫度的上限,而未規(guī)定下限。
②車用汽油的50%餾出溫度,表示其平均蒸發(fā)性能,它影響發(fā)動機的升溫時間和加速性能。汽油的50%餾出溫度越低,其平均蒸發(fā)性越好,啟動時多加燃燒的汽油量越多,則發(fā)熱量也越多,因而能縮短發(fā)動機啟動后的升溫時間并減少耗油量。
③車用汽油的90℃餾出溫度表示其重質組分的含量,它關系到燃料的燃燒完全性。90%餾出溫度越高,重質組分越多,汽化狀態(tài)越差,燃料燃燒不完全,這不僅會降低發(fā)動機功率,增大耗油量,而且還易在氣缸內形成積炭,使磨損加重。
④終餾點表示燃料中最重餾分的沸點,此點溫度高則易稀釋潤滑油,降低其粘度,影響潤滑,增大機械磨損。同時,由于燃燒不完全,還會在氣缸上形成油渣沉積或堵塞油管。
三、從多年來從事油品檢驗的經驗看,正規(guī)的汽油外觀均為淡黃色、清亮透明、無分層,而在表1中調配汽油的3號樣,樣品為深棕色,且有明顯的分層,而其它所檢指標均符合標準要求,就以上的指標,還不能對該產品進行不合格判定。如果在GB 17930-2011標準中有外觀這項指標就能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建議標準中能制定一個外觀指標,來控制不法生產廠家、銷售商,不法商販在銷售這些調配汽油時,他并不標出它的名稱為調配汽油、甲醇汽油、乙醇汽油,而是直接標注成車用汽油,這就讓不知情的消費者購買到和使用這種油,而接到投訴的工商、技監(jiān)又為了節(jié)約檢驗費而檢驗一些不能判定該類產品為不合格產品的指標,這就讓不法生產廠家、銷售商鉆了標準的空子。
四、結論
1 建議將餾程指標,如10%、50%、90%、終餾點的餾出溫度不要只定為小于某一個值,可將10%、50%、90%、終餾點定在某一范圍。
2 建議定一個外觀指標,可直接從外觀初步判定其合格與否,避免因外觀已有明顯的不符合,而其余指標檢驗為合格的現(xiàn)象。同時也便于消費者能從外觀上進行辨別。
[1]燃油清凈劑國家標準推廣實施研討會[Z],2005.
[2]石油及石油化工產品標準匯編[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8.
[3]石油產品分析[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