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立國
“雙高”建設是企業(yè)追逐石化夢想,走向偉大企業(yè)的軟實力支撐。偉大企業(yè)需要大批有道德和能夠以人為本、以身作則、求真務實的管理者帶領干部員工共同鑄就。
生活在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懷揣著中國夢。這個夢里毫無疑問包涵了石油工人的“石化夢”。在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建設人民滿意、高度負責任,高度受尊敬”偉大企業(yè)的新航程中,“雙高”建設正是企業(yè)追逐石化夢想,走向偉大企業(yè)的軟實力支撐。這是我們的共同追求,需要大批有道德的管理者團結帶領廣大干部員工共同鑄就。
英國哲學家、偉大的思想家伯特蘭·羅素在1922年《中國問題》中寫道:“善惡之德,其善主要有利他人,而其惡卻足以危害自己。中國人的這些美德能流傳下去嗎?”九十多年過去了,跨入21世紀的中國,傳統(tǒng)道德與先進思潮的碰撞,給道德內涵帶來新的定義與挑戰(zhàn)。放眼看看當今的現實社會,道德危機、倫理滑坡等問題日益突出。正如“老人跌倒無人敢扶”、風景區(qū)的“到此一游”、“佛山小月月事件”等考問著人們的社會公德;毒奶粉、毒大米、毒生姜、地溝油、偽劣藥品泛濫等考問著從業(yè)者的職業(yè)道德;“老人年邁無人贍養(yǎng)”等考問著公民的家庭美德;造謠生事、見風使舵、陽奉陰違、見利忘義、損人利已等現象考問著個人的品德。盡管社會道德的主流面是好的,但上述種種現象所引發(fā)的“社會公德淪落、職業(yè)道德滑坡、家庭美德失守、個人品德敗壞”,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為了促進社會風氣的進步,首先必須搞好黨風,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同志要以身作則。黨是整個社會的表率,黨的各級領導同志又是全黨的表率?!碧瞥Τ缭凇秷?zhí)秤誡》有:“官者,庶人之師,其身既正,不令而行?!弊怨乓詠砭褪恰肮俚侣?,民德昌;官德毀,民德降”。可見,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水平靠全民整體素質來體現,而“官”作為人民的表率在示范帶動上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當下社會,一些政府官員、企業(yè)管理者道德淪落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一是個人品德墮落,價值觀念偏離。講經濟,講價值,講利益,講實惠,講條件的價值觀念遠遠高于追求理想信念、誠實、守信。二是職業(yè)道德標準失范。有的干部受各種文化觀念和社會思潮的沖擊、影響,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職業(yè)道德迷失,工作作風華而不實,工作態(tài)度不思進取,心浮氣躁。三是社會公德約束弱化。有的干部為官三分傲,在與下屬和員工的日常交往中,不講方法,野蠻粗暴,動不動就訓斥,言行舉止欠文明。四是家庭道德方面行為不端。有些干部抵不住外界五光十色的誘惑,貪圖享受,驕奢淫逸,喜歡欣賞和追求一些低級趣味的東西。
建設偉大的企業(yè)需要有道德的管理者。有道德的員工也更有發(fā)展,更有作為,更有希望。黨的十七大以來多次強調用人在德與才的關系,德是前提,制約著才的發(fā)揮方向和發(fā)揮程度。特別是對于作為企業(yè)的各級管理者來說,企業(yè)領導應該是社會公德維護者、職業(yè)道德力行者、家庭美德守護者、個人品德修煉者。
“人”字的一撇一捺是自己寫的,卻是得別人認的。這里說的“人”,前提是有道德的人,包括講道德的群眾和“德才兼?zhèn)洌缘聻橄取钡母刹?。這樣有道德的人在整個社會、在企業(yè)內部、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比如:有綠了荒山白了頭,老驥伏櫪壯志酬—保山地委原書記楊善洲。他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兩袖清風,清廉履職,忘我工作,一心為民。有經霜歷雪翠愈濃,年近九十仍堅守—煉化事業(yè)的奠基人閔恩澤。他是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者,被譽為“中國催化劑之父”。上世紀90年代,他在國內率先倡導綠色化學的研究。如今89歲高齡的閔恩澤,依然時刻關注著石化行業(yè)發(fā)展的動向。有胸中裝著責任,心中燃著信念—齊魯石化的總經理李安喜。2004年至2010年,他把原本落后的茂名石化變成國內首家年創(chuàng)利超過60億元的先進企業(yè)。轉任齊魯石化5個月后,又帶領齊魯石化在效益上躋身煉化板塊第一陣營。有模范帶頭勤于業(yè),樂于奉獻活雷鋒—鐵礦工人郭明義。他20年獻血6萬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他先后資助了180多名特困學生,錢數超過了12萬元,比他參加工作以來所有工資的一半還要多。
●攝影/張 曦
人,是要有精神追求的。有道德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那么,如何才能成為有道德的人呢?特別是如何才能成為有道德的管理者呢?
“以人為本”是管理者“德”的核心。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共產黨員最大的道德就是為人民服務。對于企業(yè)和管理者來說,就是要以人為本,以員工為本,心里想著員工,心中裝著員工,這是對管理者最起碼的道德要求。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是要以員工利益為著力點和出發(fā)點。首先要強化宗旨意識。要從思想上尊重員工、感情上貼近員工、工作上依靠員工,多為員工特別是基層一線員工解難事、辦實事、辦好事,與員工共享企業(yè)發(fā)展成果。拓寬員工創(chuàng)造價值、實現個人價值的平臺,讓各類人才干事有舞臺、創(chuàng)業(yè)有機會、發(fā)展有空間。其次要強化民主意識。要落實員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堅持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對與員工利益密切相關的重要決策等要充分發(fā)揚民主。再次要強化責任意識。堅決防止和糾正見困難就退、見問題就推、見矛盾就躲,對員工提出的訴求敷衍了事,對員工反映的問題久拖不決甚至放任不管以及少數干部吃拿卡要等現象。
“求真務實”是管理者“德”的基礎。作為央企的管理者,一要“求真”。實際上就是實事求是。只有以身作則、公正無私,才能始終如一地做到實事求是。這與中國石化江西石油分公司對干部員工“做人做正人人上之仁,做事做實事事中求是”的行為要求是一致的。要真正做到實事求是,“誠”是條件。這就要求干部要“誠以立世,信以做人”,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二要“務實”。20世紀50年代出現的浮夸風造成的嚴重后果,許多人至今仍記憶猶新。陳云同志當時就說過,共產黨人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這就要求我們各級干部大力弘揚真抓實干、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對確定的工作、認準的事情,緊緊扭住不放,真正在抓落實上做表率,在抓落實中創(chuàng)實績。
“作風過硬”是管理者“德”的內在要求。日前,習近平同志在出席中共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時指出:“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我們要對作風之弊和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查、大掃除?!钡拇_,沒有嚴謹的作風,工作就無法干好,發(fā)展更成了一句空話。特別是要把好“第一關”,守住“第一次”,不搞“下不為例”,樹立踏實做事、清白做人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