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再論皎然三偷說對黃庭堅詩法的啟示

        2013-11-14 08:42:47臺灣許清云
        中國韻文學刊 2013年1期

        [臺灣]許清云

        (東吳大學 人文社會學院,臺灣 臺北)

        一 三偷斷案有乾坤,覺起涪翁一點魂

        唐僧釋皎然(720—798?)深恐詩教淪喪,曾著《詩式》啟迪后學,提出“三偷”之說。所謂三偷,就是“偷語”、“偷意”、“偷勢”。這三偷的主張,在詩學理論和批評領(lǐng)域產(chǎn)生過相當深遠的影響。

        宋黃庭堅(1045—1105)教導晚輩作詩,主張積極學古,傳世詩法有所謂“點鐵成金”術(shù)與“換骨”、“奪胎”法,標榜它是提升詩道的不二法門。這三項詩家法寶,在古典詩歌創(chuàng)作上和文藝批評領(lǐng)域也產(chǎn)生過廣泛且深遠的影響。

        皎然論詩貴獨創(chuàng)、反模擬,因此嚴正地提出“三偷”,且大加撻伐,雖義正詞嚴,可后來的詩人們,并不認為是不光彩的偷盜行為,反而以之為口實,把“三偷”當成做詩“三昧”。究竟前述黃庭堅這三項詩家法寶與皎然三偷主張的實質(zhì)意旨是否相同?黃庭堅此論是否有受到皎然的啟示?查證前人研究,雖曾經(jīng)約略云及,但未受到普遍的回響,故筆者不揣學淺才陋,為文深入證成之。

        二 詩家總愛奪胎法,釋子豈禁偷勢門

        一、皎然三偷說論述

        皎然字清晝,吳興人,自稱南朝詩人謝靈運十世孫。幼年出家,從靈隱寺戒壇守直律師受戒,于毗尼道,尤所留心。及中年,又專意于禪。曾與靈徹、陸羽同居吳興杼山妙喜寺,為莫逆之交。皎然出家后,始終不忘情吟詩,為詩僧中之佼佼者。贊寧《宋高僧傳》卷二十九,稱其“文章雋麗,當時號為釋門偉器”。常以詩會友,與同時代的文人學者,如顏真卿、韋應物、皇甫曾等,皆過從甚密。湖州刺史顏真卿于郡齋集文士撰《韻海鏡源》,也曾邀請皎然參加。皎然嘗著《儒釋交游傳》、《內(nèi)典類聚》共四十卷,《號呶子》十卷,流布于時,后失傳。貞元九年(793),集賢殿御書院命征集皎然文集,得詩546首,成十卷,湖州刺史于頔應皎然之請作序,納于延閣書府,“天下榮之”。但皎然最出色的成就還不在于他清機逸響、閑淡自如、富于深厚意境和情味的詩作,而在于他的詩論專著《詩式》與《詩議》。其中又以《詩式》貢獻最大。

        皎然《詩式》共五卷,最初只是一些評論古今人詩與討論作詩體式的札記,貞元五年(789),經(jīng)前御史中丞、湖州刺史(或云湖州長史)李洪提議整理而成。《詩式》既是皎然對詩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結(jié)論,也是皎然以其美學觀點,對“兩漢以降,至于我唐,名篇麗句,凡若干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所作的理論概括,是我國較早出現(xiàn)而又較為完備的一部探討詩歌藝術(shù)的專著,甚受時人及后代重視。元人辛文房《皎然上人傳》說皎然《詩式》、《試評》“皆議論精當,取舍從公,整頓狂瀾,出色騷雅”(《唐才子傳》卷四)。明人胡震亨在對比諸種詩話以后也說“惟皎師《詩式》、《詩議》二撰,時有妙解”。故知此書深得后人好評,在整個中國詩歌理論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本文所論三偷之說,見諸皎然《詩式》“評三不同語意勢”,其言曰:

        評曰:不同可知矣,此則有三同。三同之中,偷語最為鈍賊。如漢定律令,厥罪必書,不應為酇侯,務在匡佐,不暇采詩,致使弱手蕪才,公行劫剝。若許貧道片言,可折此輩,無處逃刑。其次偷意。事雖可罔,情不可原。若欲一例平反,詩教何設(shè)?其次偷勢。才巧意精,若無朕跡,蓋詩人閫域之中,偷狐白裘之手,吾亦賞俊,從其漏網(wǎng)。

        偷語詩例

        如陳后主詩云:“日月光天德”,取傅長虞:“日月光太清”。上三字語同,下二字義同。

        偷意詩例

        如沈佺期詩:“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比×鴲?“太液滄波起,長楊高樹秋。”

        偷勢詩例

        如王昌齡詩:“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悟彼飛有適,嗟此罹憂患。”取嵇康:“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p>

        據(jù)此,可見偷語的人只知點竄他人佳句,甚至略易數(shù)字而為己用,一眼即教人認出來,所以被皎然譏為鈍賊,無處逃刑。偷意者不改原作之意,雖已另鑄新詞,而猶能見其蛛絲馬跡,所以皎然說事雖可罔,情不可原。三偷之中,偷勢者手段最高明,他已將贓物拆卸改裝,零件重新組合,讓失者即使目睹該物,也無法肯定確認。所以說是“才巧意精,若無朕跡,蓋詩人閫域之中,偷狐白裘之手,吾亦賞俊,從其漏網(wǎng)?!?/p>

        眾所周知,禪宗旨意不外凈心自悟,最大特點就是強調(diào)“本心”的地位和作用,求新求變乃是禪宗努力不懈的追求。皎然本身信仰禪宗,故詩學理論深受其影響,推崇自然、本色,主張創(chuàng)新,反對模擬。在前段引文當中,皎然明確區(qū)分模擬方式有三:偷語、偷意、偷勢。先不論情格高下,各冠以“偷”字,應是極不喜歡模擬了。然而從其詮釋文字及區(qū)分語、意、勢三等觀之,應有深藏作用,似乎并非全在反對模擬而已。因此,對“偷語”、“偷意”極盡所能的鞭笞,又列舉了具體詩例,按年代先后來品評說誰偷了誰的東西。對于“偷勢”則認為“才巧意精,若無朕跡”,非但不再喊捉賊,反而說“吾亦賞俊,從其漏網(wǎng)?!笔轻槍θ档脑u價,皎然心中盤算,筆下可活靈活現(xiàn),極具故事性,筆者認定其中應有隱約示人以“用變”的方法。

        皎然雖總結(jié)前人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因革情況,歸納出偷語、偷意、偷勢三類,體現(xiàn)出個人反對辭語、立意因襲的主張。但藝術(shù)表現(xiàn)固然貴在創(chuàng)新,而中國古代文人仿古制作的風氣特盛,詩詞曲中語意全同之例,多不勝舉。前輩詩人李白和崔顥在黃鶴樓覽勝之英雄所見略同的傳說,與夫李白后來題《登金陵鳳凰臺》詩,可以和崔顥《黃鶴樓》詩“格律氣勢,未易甲乙”的爭鋒,也算是“偷勢”的一個最佳例證,精詩聞名的皎然應略有所知。故雖再三強調(diào)絕對獨創(chuàng)的詩法,也不得不承認要是偷法高明,“蓋詩人閫域之中,偷狐白裘之手,吾亦賞俊,從其漏網(wǎng)。”在三同之中,猶許“偷勢”來作一轉(zhuǎn)圜,而不把話全然說死。

        二、黃庭堅詩法論述

        黃庭堅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宋文學家、書法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時稱“蘇門四學士”,而山谷于詩影響尤大,元佑間即與蘇軾并稱“蘇黃”。其詩歌理論及實踐,對宋詩影響甚大,江西詩派即受此影響而產(chǎn)生,涪翁亦被推為此派宗師。

        山谷論詩雖有諸多詩法,但黃氏本人并未有意對其詩學主張作出系統(tǒng)性、完整的理論著述,其關(guān)于詩歌的諸多想法,多半有賴于他人的引錄、傳釋而存世,其中宋釋惠洪的貢獻最大?;莺樵H歷黃庭堅教導,所著《冷齋夜話》、《天廚禁臠》二書多論元佑諸公詩事,當中稱引、詮釋黃庭堅論詩之語甚多。尤其引錄、傳釋“換骨”、“奪胎”詩法,江西詩派文人莫不奉為圭臬,以涪翁弟子自居的陳師道(1053-1101)是黃山谷理論的出色實踐者,位列“三宗”之一的陳與義(1090-1138)也深得山谷此中要旨。南宋杰出的詩人陸游(1125—1210)、范成大(1126-1193)、楊萬里(1127-1206)乃于至宋末的劉克莊(1187—1269)等人,也都頗受黃氏理論的啟悟,其一脈相承,影響宋詩創(chuàng)作既廣且深。

        “換骨”、“奪胎”二法,當代學者周裕鍇曾在《文學遺產(chǎn)》2003年第6期發(fā)表《惠洪與換骨奪胎法——一樁文學批評史公案的重判》,文中判定“奪胎換骨”說的首創(chuàng)者不是黃庭堅而是惠洪。此文旁征博引,反復考訂,是文學批評史研究領(lǐng)域內(nèi)難得一見的用力甚勤的文獻考訂之作。針對周文這“一樁文學批評史公案的重判”,南京大學教授莫礪鋒也在《文學遺產(chǎn)》同期撰文《再論“奪胎換骨”說的首創(chuàng)者——與周裕鍇兄商榷》對《惠洪與換骨奪胎法》一文提出商榷,認為在現(xiàn)有文獻的基礎(chǔ)上,尚無法否定黃庭堅首創(chuàng)“奪胎換骨”說的舊說。莫文沿著周文的思路展開論證,首先以惠洪著作的內(nèi)證入手,證明惠洪著作中并不存在他首創(chuàng)此說的堅確證據(jù)。其次從宋人文獻的外證入手,證明此說在惠洪之前已有人記錄,且宋人引此說者也明言其為黃氏所創(chuàng)。結(jié)論是:“奪胎換骨”說確是黃庭堅首創(chuàng),惠洪則是較早的引述者,周文之翻案不能成立。筆者曾認真檢查了周文的論證,以及在現(xiàn)有的文獻數(shù)據(jù)上再三推敲,個人仍然贊成莫礪鋒教授的主張。

        黃庭堅論詩詩法,除了“換骨”、“奪胎”二法外,還有“點鐵成金”一術(shù),也曾在古典詩歌創(chuàng)作上和文藝批評領(lǐng)域發(fā)生過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包c鐵成金”術(shù)和“換骨”、“奪胎”法,是黃山谷充分肯定了學習模仿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同時更指出了必須以創(chuàng)新為目的,所謂“領(lǐng)略古法生新奇”而提出的主張,這就區(qū)別了簡單的蹈襲剽竊。此法被江西派當成做詩“三昧”后,旋即傳布開來。后人再三引錄、傳釋,原始意涵雖也有被衍生了,但首創(chuàng)此說的應是黃庭堅。而筆者對此術(shù)語的解讀,也以黃庭堅之語及惠洪《冷齋夜話》所引述者為主。

        (1)點鐵成金

        點鐵成金,用手指一點使鐵變成金的法術(shù)。這一術(shù)語來自禪宗典籍,它原是道教煉丹術(shù)。黃庭堅的“點鐵成金”術(shù)見于其《答洪駒父書》,文存本集卷十九;他說:“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后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秉S山谷雖提出“點鐵成金”之喻,但信中并未舉例詳言。唯據(jù)此亦可知,他所說的“點鐵成金”,實際上是比喻寫作文章時,稍稍改動前人已使用過的語言材料,就能使它變得更加出色。原來黃山谷在信中批評外甥洪駒父讀書少,多自創(chuàng)之語,缺乏古人的規(guī)矩繩墨,無法達到古人的境界。因此諄諄教誨他要多讀古人的書,建議“熟讀司馬子長、韓退之文章”,“更需治經(jīng),深其淵源,乃可到古人耳?!?/p>

        但這般化腐朽為神奇,在詩、文寫作中通過對舊有語言材料的借鑒改造,重新組織鍛煉以創(chuàng)造出新的意象,應不是黃庭堅獨門的功夫。老杜煉句、煉意,多有襲自前人而加工再造,暫且不提。宋初詩人如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毕騺硎呛笕朔Q贊的名句,而其前身則是來自南唐江為的寫景殘篇。清顧嗣立《寒廳詩話》云:“江為詩:‘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林君復改二字為疏影、暗香,以詠梅,遂成千古絕調(diào)?!辈贿^,此一詩法還是在黃庭堅寫給其外甥洪芻的《答洪駒父書》中提出來之后,乃引起大家普遍的重視,竟成為江西派詩人競相傳遞的詩法,群起仿效,遂影響了整個宋代詩壇。

        葛立方曾說:“客有為余言后山詩,其要在于點化杜甫語爾。杜云‘昨夜月同行’,后山則云‘勤勤有月與同歸’。杜云‘林昏罷幽磬’,后山則云‘林昏出幽磬’。杜云‘古人去已遠’,后山則云‘斯人日已遠’。杜云‘中原鼓角悲’,后山則云‘風連鼓角悲’。杜云‘暗飛螢自照’,后山則云‘飛螢元失照’。杜云‘秋覺追隨盡’,后山則云‘林湖更覺追隨盡’。杜云‘文章千古事’,后山則曰‘文章平日事’。杜云‘乾坤一腐儒’,后山則曰‘乾坤著腐儒’。杜云‘孤城隱霧深’,后山則曰‘寒城著霧深’。杜云‘寒花只暫香’,后山則云‘寒花只自香’。如此類甚多,豈非點化老杜之語而成者?余謂不然。后山詩格律高古,真所謂‘碌碌盆盎中,見此古罍洗’者。用語相同,乃是讀少陵詩熟,不覺在其筆下,又何足以病公?!?《韻語陽秋》卷二)葛立方雖努力為陳后山辯護,而陳后山學杜則是不爭的事實,其奉行實踐黃山谷理論也相當出色。所以,“點鐵成金”不必一定取古人之“陳言”,取古人之“麗語”,使自己作品變得更加出色,也是這種技法的運用。

        (二) 奪胎換骨

        “奪胎換骨”原是兩種詩家鍛句煉字的手法,首見于釋惠洪《冷齋夜話》所載,今亦傳于世。他說:“山谷云:‘詩意無窮,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無窮之意,雖淵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規(guī)模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睋?jù)此可知,二者原是分用而且含義有別。黃庭堅認為,以有限之才去追尋無窮之意,難以達到對詩歌的精工錘煉,所以要采取奪胎、換骨法。所謂“換骨”,是指不易他人詩意,而另造其語;換言之,即是不改變原作的詩意,而創(chuàng)造新鮮工整的語詞去提煉使之更為精彩?!对姂棥氛f:“換骨者,意同而語異也?!彼^“奪胎”,是規(guī)模他人詩意,而更加形容;換言之,就是窺入體悟原詩的意義而重新加以形容,從而好像意從己出。《詩憲》說:“奪胎者,因人之意,觸類而長之。”奪胎和換骨的原始意義,《冷齋夜話》和《詩憲》已表達得相當清楚。因此,“點鐵成金”著眼于語言,“奪胎、換骨”皆立足于詩意,雖側(cè)重點各有不同,但二者基本精神和核心實質(zhì)卻是一致的,都是強調(diào)在借鑒和繼承的基礎(chǔ)上進行創(chuàng)新,期能超越前人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

        所謂“換骨法”,惠洪舉例說,如李白有詩“鳥飛不盡暮天碧”一句,又有“青天盡處沒孤鴻”句,黃庭堅認為這些詩句,“此意甚佳而病在氣不長”,因而自作《登達觀臺》:“瘦藤拄到風煙上,乞與游人眼界開。不知眼界開多少,白鳥去盡青天回?!卑?,黃山谷取李翰林詩語與詩意,諸如“鳥飛”、“暮天”、“青天”之類,且將李白詩中靜態(tài)的“青天”、“暮天”,改換成動態(tài)的“青天回”,從而描繪了眾鳥飛盡之后青天返回的盛況,使意境更為開闊,氣勢更為宏大,遂增強了詩歌的氣骨,表現(xiàn)了山谷特有的瘦硬風格。這么看來,“換骨”就是換其詞;修改后的詩保留了原詩的構(gòu)思和主要意象,而改變了句法結(jié)構(gòu),換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這種將前人的“陳言”納入自己詩中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轉(zhuǎn)化,就是“換骨法”的典型例子。而“奪胎法”呢?惠洪舉例說,白樂天詩:“臨風杪秋樹,對酒長年身。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碧K東坡南中作詩曰:“兒童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卑?,蘇軾取白居易醉紅如同秋天的霜葉,而非春天的花朵之意,以此加以演化創(chuàng)新,轉(zhuǎn)換成醉紅并非青春的臉龐,脫胎出自己的意境;凡此之類,就是“奪胎法”的典型例子。這么看來,“奪胎”是指透徹領(lǐng)悟前人的構(gòu)思,再用自己的語言去演繹,追求意境的深化或思想的開拓。可見在惠洪《冷齋夜話》所舉詩例,奪胎、換骨雖說都是要通過學習古人的作品來融會新的詩意和詩境,但當中還是有幾希差異。

        三 意似秋鴻來有訊,事如春夢了無痕

        在學習、借鑒、繼承前人優(yōu)秀成果的基礎(chǔ)上進行超越、創(chuàng)新,這正是古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條基本規(guī)律,是所有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必經(jīng)之路。因此,文學創(chuàng)作往往離不開模仿,仿制或再造,在歷代文學作品中不勝枚舉。皎然歸納出的偷語、偷意、偷勢,也是總結(jié)前人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因革情況,而提出個人反對辭語、立意因襲的“用變”主張。如前所述,黃庭堅提出“點鐵成金”、“換骨”、“奪胎”,要旨在于強調(diào)詩人務必在學習古人詩文精華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升華出新的詩歌意境,其立意是在創(chuàng)新而非剽竊。因此,黃庭堅這三項詩家法寶與皎然“三偷說”確有異曲同工之妙。然則是否真正受到“三偷說”的啟示?由于黃庭堅沒有“夫子自道”,承認是“借鑒”自皎公,同時代人也沒明說,所以研究相當困難。但要厘清這一問題,可從內(nèi)證和外證兩方面綜合考察。

        1.內(nèi)證考察

        (1)二說立意相同

        皎然所說的三偷,如以難易度來分辨:偷語較易,偷意稍難,而偷勢尤難。黃庭堅所提出的“點鐵成金”、“換骨”、“奪胎”詩法,三者雖非同時連類及之,但作為詩法之技藝,三者間極其有關(guān),且實際操作上,也有難易度的差別。因此,“偷語”、“偷意”、“偷勢”之說,與“點鐵成金”、“換骨”、“奪胎”可進一步再比對其類同。

        “偷語”之例,如陳后主《入隋侍宴應詔詩》:“日月光天德”,系模仿傅長虞《贈何劭王濟詩》:“日月光太清”,前三字語同,后二字義同,看不出陳后主有何熔鑄創(chuàng)新之處。因為其病全在仿制,即使逼肖古人,已非極詣,況遺其神理而得其皮毛者乎!模仿不脫古人窠臼,是為仿制,果效不佳,所以才被作為取笑之例。高手如歐陽修者,也曾慘遭滑鐵盧。歐陽非常喜歡溫庭筠《商山早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名句,也存心模仿,從中偷幾個字,寫了一首《過張至秘校莊》,效其體:“鳥聲梅店雨,野色柳橋春?!狈堑茨艹綔卦娫?,而且是“邯鄲學步”,輸?shù)煤軕K!文忠公之才,豈遜溫八叉?這般“點金成鐵”,簡直不可思議。但如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十所錄:“陳琳痛長城之役,則曰:‘生男戒勿舉,生女哺用脯?!鸥P(guān)西之戍,則曰:‘生女猶是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彪m略易數(shù)字而為己用,就偷得可圈可點。同樣是“生男”、“生女”,杜甫真能陶冶萬物,點鐵成金。差別是杜甫在模仿之外,更加上熔鑄的工夫,這就是再造而非仿制了。再造的工程可以比作“點鐵成金”,似這般“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說是善于“偷語”,誰曰不宜!

        即此可知,“點鐵成金”之術(shù),就是成功偷語的人;而只知點竄他人佳句,若是“點金成鐵”,甚而“點金成石”,結(jié)局都是偷語失敗的人,當然是“鈍賊”了。

        偷意之例,皎然舉沈佺期詩《酬蘇員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見贈》:“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與柳惲《從武帝登景陽樓詩》:“太液滄波起,長楊高樹秋”為例。細味此二詩句,同樣是寫秋意悄悄地來臨,同樣有池水、高樹,但和“偷語”只知點竄他人佳句,略易數(shù)字而為己用,可大不相同。在立意上,詩人已作了部分的加工,也注入了個人的文采??上橇粝碌暮圹E仍然明顯,所以執(zhí)高標準的皎然覺得還是不能寬恕。

        葛立方說:“詩家有換骨法,謂用古人意而點化之,使加工也。李白詩云:‘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荊公點化之,則云‘繰成白發(fā)三千丈’。”(《韻語陽秋》卷二)葛氏所記“詩家有換骨法”,正是黃山谷所說的“換骨法”,即皎然所說的“偷意”。他如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而李賀《羅浮山人與葛篇》:“欲剪湘中一尺天,吳娥莫道吳刀澀?!币啻酥悺?/p>

        偷勢之例,皎然舉王昌齡《獨游詩》:“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悟彼飛有適,嗟此罹憂患?!闭f是取嵇康《贈秀才入軍》:“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細味此二詩句,語意雖也有相同者,但其偷法高明還在詩的“意境”。因此,所謂偷勢,只模仿古人句律,而不襲用全詩句意,這正是黃山谷所說的“規(guī)模其意(而)形容之”,此之謂“奪胎法”。唐人如李白詩:“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白居易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币啻酥?。

        異代文人,如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十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此退之《早春》詩也。‘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俗诱俺醵娨?。二詩意思頗同而詞殊,皆曲盡其妙”。按,蘇詩雖寫秋末冬初的物色,且與退之《早春》詩有別,但仔細推敲,分明還是借韓詩的結(jié)構(gòu)重起樓閣。所以胡仔評說“意思頗同而詞殊,皆曲盡其妙”,這正是皎然所說的“偷勢”,即黃山谷所說的“奪胎法”。

        (2)印證山谷詩作

        偷語而善于點化者,黃庭堅詩作不乏其例?!对娙擞裥肌肪碇艘峨S筆》載:“徐陵《鴛鴦賦》云:‘山雞映水那相得,孤鸞對鏡不成雙。天下真成長會合,無勝比翼兩鴛鴦?!S魯直題畫《睡鴨》曰:‘山雞照影空自愛,孤鸞舞鏡不作雙。天下真成長會合,兩鳧相倚睡秋江?!眯炝暾Z點化,末句尤工。”按,此段引文直接說到黃庭堅點化徐陵語而末句尤工,可知山谷是親身踐行其所創(chuàng)“點鐵成金”詩法;對應“三偷”說法,就是“偷語”。另外,《艇齋詩話》載黃山谷《詠明皇時事》:“扶風喬木夏陰合,斜谷鈴聲秋夜深。人到愁來無處會,不關(guān)情處亦傷心。”其意乃襲自白居易詩《和思歸樂》:“峽猿亦無意,隴水復何情。為到愁人耳,皆為斷腸聲。”按,此說山谷用前人詩意而自鑄新詞,這就是“換骨法”;對應“三偷”說法,就是“偷意”。《詩人玉屑》卷之八引《室中語》載陵陽論山谷:“客舉魯直題子瞻伯時《畫竹石牛圖》詩云:‘石吾甚愛之,勿使牛礪角。牛礪角尚可,牛斗殘我竹。’如此體制甚新。公徐云:‘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w是李白《獨漉篇》也?!卑?,此說山谷詩意乃規(guī)摹李白而觸類引申,以綴茸成詩,這就是“奪胎法”;對應“三偷”說法,就是“偷勢”。

        《韻語陽秋》卷一載:“近觀山谷黔南十絕,七篇全用樂天《花下對酒》、《渭川舊居》、《東城》《尋春》、《西樓》、《委順》、《竹窗》等詩,余三篇用其詩略點化而已。樂天云:‘相去六千里,地絕天邈然。十書九不到,何以開憂顏。’山谷則云:‘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十書九不到,何用一開顏。’樂天云:‘霜降水反壑,風落木歸山。苒苒歲時晏,物皆復本原?!焦仍?‘霜降水反壑,風落木歸山。苒苒歲華晚,昆蟲皆閉關(guān)?!瘶诽煸娫?‘渴人多夢飲,饑人多夢餐。春來夢何處?合眼到東川。’山谷云:‘病人多夢醫(yī),囚人多夢赦。如何春來夢,合眼見鄉(xiāng)社?!~少蘊云:‘詩人點化前作,正如李光弼將郭子儀之軍,重經(jīng)號令,精彩數(shù)倍?!备鹆⒎街赋龅睦?,確是山谷有意點化白居易詩。

        其實黃庭堅的傳世名作“幾于無一字無來歷”(趙翼《甌北詩話》語),名篇如上引《畫竹石牛圖》,山谷自謂平生極至語,然實模仿李白《獨漉篇》,清代吳景旭以為“語言甚新”(《歷代詩話》卷五十九)。而《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被清代方東樹譽為“奇思奇句”(《昭昧詹言》),其起句“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即是衍化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語意,以洛神比喻水仙花;結(jié)句“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則是學習杜甫《縛雞行》“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旁入他意的形式,同時還化用杜甫《江上獨步尋花》:“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訴人只顛狂”句意。他如“百年中半夜分去,一歲無多春蹔來”(《戲贈頓二主簿》),衍自白居易《寄元九詩》“百年夜分半,一歲春無多”;“公有胸中五色線,平生補袞用功深”(《再次韻四首》)源于杜牧詩《郡齋獨酌》“平生五色線,愿補舜衣裳”;“五更歸夢三千里,一日思親十二時”(《思親》)淵自朱晝《喜陳懿老至》“一別一千日,一日十二憶??嘈臒o閑時,今夕見玉色”及柳宗元《別舍弟宗一》“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或點化,或換骨,或奪胎,皆能增加一些新的內(nèi)涵,賦予新的意境。詩話著作之稱述也比比皆是,不一一再引。

        黃山谷為文強調(diào)獨創(chuàng),有“文章最忌隨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之名言。由此出發(fā),他把學習模仿和借鑒再造作為創(chuàng)新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明確提出且親身實踐規(guī)摹古人的技法:點鐵成金、換骨、奪胎。山谷充分肯定了學習模仿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同時也指出了必須以創(chuàng)新為目的,這就區(qū)別了簡單的蹈襲剽竊。然而,這理論都不謀而合與皎然“三偷”說類同,應也算是黃庭堅對皎然主張之高明的奪胎工夫。

        2.外證考察

        (1)書目著錄

        唐人詩格著述在宋代流通不多,皎然《詩式》甚為有幸,非但傳世且相當風行。《詩式》一書自唐德宗貞元五年李洪來守湖州點竄刊行,至北宋、南宋刻本一直流傳于世。北宋公家書目著錄者,有《新唐書·藝文志》、《崇文總目》、《宋史·藝文志》,南宋私人書目著錄者,有鄭樵《通志·藝文略》、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可以想見其流通情形。

        《新唐書》編撰緣起,乃因宋仁宗認為《唐書》淺陋,故下詔重修。前后參預其事的有歐陽修、宋祁、范鎮(zhèn)、呂夏卿、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人,皆一時名流??偟恼f來,列傳部分主要由宋祁負責編寫,志和表分別由范鎮(zhèn)、呂夏卿負責編寫。最后在歐陽修主持下完成?!端囄闹尽繁取杜f唐書·經(jīng)籍志》所收唐人著述增多數(shù)倍,是其優(yōu)點,惟收集尚未十分完備,以《崇文總目》及《太平御覽》引書目相較,可知其失。

        《崇文總目》是宋代的官修書目,著錄經(jīng)籍共3445部,30669卷,是北宋最大的目錄書。景佑元年(1034),宋仁宗命翰林學士張觀、李淑、宋祁等校定整理三館與秘閣藏書,去蕪存菁、刊其訛舛,編成書目,不久又命翰林學士王堯臣、聶冠卿、郭稹、呂公綽、王洙、歐陽修等人校正條目,討論撰次,又仿唐代《開元群書四部錄》,編列書目。歷七年至慶歷元年(1041)七月成書60卷,慶歷元年十二月,由翰林學士王堯臣上奏,賜名《崇文總目》,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國家書目(已殘缺)。

        《宋史·藝文志》八卷,元脫脫等奉敕撰,至正五年(一三四五)成書。主要依據(jù)呂夷簡等編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國史藝文志》;王珪等編仁宗、英宗《兩朝國史藝文志》;李燾等編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四朝國史藝文志》以及包括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中興國史藝文志》等四種藝文志,并采用《新唐書·藝文志》末注錄的方法,加注補錄一些變館所存宋代寧宗嘉定以后的新書匯輯而成,總共錄宋一代藏書9819部,10990卷。此志實際上是記載宋代藏書情況及宋代著述情況的變志總目。但由于著錄重復差誤較多,故在所有史志目錄中,此志最稱蕪雜。所以,使用此志時,須與鄭樵《通志·藝文略》、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及馬端臨《文獻通考·經(jīng)籍考》互相參稽。

        以上公私書目,清楚著錄彼時藏書有皎然《詩式》,是《詩式》一書在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必仍是易見。黃庭堅既是博學,又精詩藝,肯定見過皎然《詩式》一書。

        (2)詩學文獻

        皎然《詩式》除宋代公私書目著錄藏書外,兩宋詩學專家在編輯詩學材料時,也曾一再采擇納入,如北宋仁宗時翰林學士李淑作《詩苑類格》,曾抄錄皎然《詩式》“詩有三偷”一段資料。南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之四抄錄皎然《詩式》“詩有四不”等八條資料。南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七十三“僧皎然”條下,明言皎然詩式內(nèi)容,依次有“偷語詩例”、“偷意詩例”、“偷勢詩例”等。足證皎然《詩式》中“三偷”的說法,甚受兩宋詩學專家青睞,黃庭堅既用心于詩法,料必見過皎然《詩式》中“三偷”的主張。

        (3)宋金詩話

        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三《議論》“詩有奪胎換骨、詩有三偷”:“洪覺范《冷齋夜話》曰:‘山谷云:詩意無窮,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無窮之意,雖少陵、淵明,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規(guī)模其意形容之,謂之奪胎法。’予嘗以覺范不學,故每為妄語。且山谷作詩,所謂‘一洗萬古凡馬空’,豈肯教人以蹈襲為事乎?唐僧皎然嘗謂:‘詩有三偷:偷語最是鈍賊,如傅長虞“日月光太清”,陳后主“日月光天德”是也;偷意事雖可罔,情不可原,如柳渾“太液微波起,長楊高樹秋”,沈佺期“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是也;偷勢才巧意精,略無痕跡,蓋詩人偷狐白裘手,如嵇康“目送歸鴻,手揮五弦”,王昌齡“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是也?!蝠ㄈ簧兄瞬。胫^學如山谷,而反以不易其意與規(guī)模其意,而遂犯鈍賊不可原之情耶?”按,《能改齋漫錄》編刊于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四至二十七年間,孝宗隆興初(1163)因仇家告訐,誣此書“事涉訕謗”,遂被禁毀。至光宗紹熙元年(1190)始重刊版,下及元明,刊本又絕,今所見者為明人從秘閣抄出。南宋前期,吳曾已將“詩有奪胎換骨、詩有三偷”相提并論,且不信黃山谷會“教人以蹈襲為事”,此說雖針對洪覺范《冷齋夜話》而發(fā),然謂二者指涉意義相同,而有緒衍關(guān)系,言之鑿鑿,是一條有力旁證。

        金人王若虛《滹南詩話》卷二曰:“山谷之詩,有奇而無妙,有斬絕而無橫放,鋪張學問以為富,點化陳腐以為新;而渾然天成,如肺肝中流出者不足也。此所以力追東坡而不及歟?”卷三又曰:“魯直論詩,有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之喻。世以為名言。以予觀之,特剽竊之黠者耳。”按,滹南遺老王若虛論詩提倡曉暢自然的風格,主張寫哀樂之真,反對模擬雕琢,推崇杜甫、白居易、蘇軾,反對以黃庭堅為主的江西詩派諸人,故謂“魯直論詩,有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之喻,世以為名言,以予觀之,特剽竊之黠者耳。”王氏此言雖有過激之語,然指出“奪胎換骨”、“點鐵成金”和“偷竊”有關(guān),是亦暗示了其與皎然“三偷”之間的微妙關(guān)系。

        (4)詩格資料

        晚唐五代出現(xiàn)不少《詩格》著述,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肌芬粫梢圆樽C。此類《詩格》著述,或多或少受到皎然《詩式》的影響。至宋初尚有作者,如《續(xù)金針詩格》,即題名梅堯臣所撰。可見這種唐末詩僧論詩的一大癖好,仍影響及于北宋詩壇。如果文人不是親自撰述此類《詩格》,也有用心搜集匯編《詩格》者,如仁宗時翰林學士李淑編纂《詩苑類格》,稍后蔡襄之孫蔡傳編著《吟窗雜錄》,都是匯集選編唐五代《詩格》著述,提供學詩者參考。風氣如此,顯示出頗受學詩者的重視。設(shè)置名目以討論詩法,雖說是晚唐宋初詩僧的愛好,但不能否定非僧人的詩人就不能用此名目來論詩。因此,若說黃庭堅“奪胎換骨”、“點鐵成金”詩法確有受到皎然“三偷說”的啟示,就非空穴來風了。

        (5)高僧名望

        釋皎然是唐代高僧,《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有傳,稱其“文章俊麗,當時號為釋門偉器”,又云“子史經(jīng)書各臻其極。凡所游歷京師則公相敦重,諸郡則邦伯所欽?!卑?,《宋高僧傳》又稱《大宋高僧傳》,宋贊寧(919—1002)著,凡三十卷,是繼唐代《續(xù)高僧傳》之后,集錄由唐太宗貞觀(627—649)年中至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止,凡343年間之高僧傳記,對了解唐宋時期佛教興盛發(fā)展及其對政治、文化諸方面影響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書始自太平興國七年(982)贊寧任右街副僧錄時,奉令回杭州編纂,撰成于端拱元年,前后歷時七年,宋太宗令僧錄司編入大藏經(jīng),賜絹三千匹,是當代盛事,時人無不知曉。

        黃庭堅自幼即博覽儒釋道典籍,好學深思,始終兼具有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涵養(yǎng),與臨濟宗黃龍派僧人交往最為廣泛深入,被祖心印可而成為其法嗣。作為禪宗黃龍派法嗣的黃庭堅曾廣閱藏經(jīng),還閱讀了大量的禪宗語錄,并為諸禪師作序,論詩又以講究句法見功力,以其一生學養(yǎng),確信對唐代高僧釋皎然不會陌生,因而對其《詩式》也不會陌生的。

        四 才淺難書千古秘,丹心付予晝公言

        黃庭堅“奪胎換骨”、“點鐵成金”詩法,大陸學者多數(shù)以為得自道家與禪宗之啟發(fā)。如前論述,筆者認為名目術(shù)語固有借用佛道參禪悟道的妙語,但向?qū)W詩者指示學詩的具體門徑,其核心意涵肯定仍源自皎然《詩式》“三偷”之說。

        《詩式》“三偷”之說,也有贊賞偷法高明者,“蓋詩人閫域之中,偷狐白裘之手”,皎然稱譽“偷勢”是“才巧意精,若無朕跡”,故曰:“吾亦賞俊,從其漏網(wǎng)。”筆者認為黃庭堅這三項詩家法寶,真正是偷法極為高明,“才巧意精,若無朕跡”,故而蒙騙了不少學者。因為黃山谷就是窺入體悟皎然的意思,重新加以形容,從而好像意從己出。套用黃氏自己的詩學理論,這就是“奪胎法”。

        在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的全部歷程中,學習、借鑒、繼承、創(chuàng)新,是每一位作家都必須經(jīng)歷而無法回避的問題。仿制原是正常的文學現(xiàn)象,甚且是一個歷練的大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磨礪階段。但仿制終究不成氣候,仿制必須再造,進而轉(zhuǎn)化為創(chuàng)意。仿制與再造的根本區(qū)別在于“自有境界”。無論是“三偷”之說,或是“點鐵成金”、“換骨”、“奪胎”詩法,其核心用意都在強調(diào)“自有境界”。因此,吾人應予贊賞,毋庸挑剔。但由于皎然為中唐人,既已總結(jié)“借鑒”之道在前,黃庭堅生于北宋,又是博學之士,自不能免除“奪胎”之嫌。

        行文至此,有感而賦詩一首,且偷坡公、遺山詩句,雖不免點金成石,見笑方家,而有言不吐不快,幸知音賞之?;蛟环且玻埐涣哔n教。

        三偷斷案有乾坤,覺起涪翁一點魂。

        意似秋鴻來有訊,事如春夢了無痕。

        詩家總愛奪胎法,釋子豈禁偷勢門?

        才淺難書千古秘,丹心付予晝公言。

        [1]許清云.皎然詩式輯校新編[M].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2]許清云.皎然詩式研究[M].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3]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M].四部叢刊初編集部[Z].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

        [4]顧嗣立.寒廳詩話[M].丁福保編.清詩話[Z].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

        [5]冷齋夜話[M].張伯偉.稀見本宋人詩話四種[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6]郭紹虞.宋詩話輯佚(下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7.

        [7]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M].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第四冊)[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8]吳曾.能改齋漫錄[M].臺北:中正書局,1984.

        久草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麻麻张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国产精品女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av| 最好看的亚洲中文字幕| 欧美私人情侣网站| 国产福利免费看|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看精品乱码|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午夜国产在线|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品视频在线 | 亚洲色爱免费观看视频| 夜夜综合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美女AV|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6|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四川丰满少妇被弄到高潮| 91久久国产情侣真实对白|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亚洲| 轻点好疼好大好爽视频| 亚洲羞羞视频| 亚洲处破女av一区二区| 午夜影视免费|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小说| 91在线区啪国自产网页| 国产黄色一区二区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精品十八禁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视频|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h在线| 国产在线高清无码不卡|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anvn| 亚洲精品suv精品一区二区| 色欲AV成人无码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