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麗霞(陜西省府谷縣王家墩衛(wèi)生院,陜西 府谷 719400)
剖宮產也稱剖腹產,屬于外科手術的一種。剖宮產因手術創(chuàng)面相對較大,從而更易產生并發(fā)癥,因此,做好剖宮產圍手術期的護理對于孕產婦具有重要意義[1]。文章在孕產婦剖宮產圍手術期,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2月~2011年12月期間,于我院行剖宮產的孕產婦14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全部孕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3例。對照組孕產婦年齡21~39歲,平均(27.4±5.2)歲;其中初產婦58例,經產婦15例;孕程36~42周,平均(39.4±2.1)周。觀察組孕產婦年齡20~41歲,平均(28.1±4.8)歲;其中初產婦61例,經產婦12例;孕程37~42周,平均(38.8±2.4)周。經過對兩組孕產婦基礎資料及一般狀況進行綜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孕產婦在剖宮產圍手術期采取常規(guī)方法進行護理。具體護理內容為:①術前準備工作。孕產婦術前做好準備抗生素皮試和麻醉工作,并同時做好輸血、術野皮膚、留置導尿管和各種藥品等準備工作;為嬰兒備好各種用品,準備好與手術相關的器具和器械;②術中配合醫(yī)生做好護理工作,并于術后做好患者的床位安置和正常監(jiān)測工作。按要求對孕產婦體征進行監(jiān)測,嚴格監(jiān)控產婦陰道流血和子宮收縮等情況,保持產婦傷口處于良好狀態(tài)以防感染,指導產婦對于嬰兒的護理和哺養(yǎng)知識。
觀察組孕產婦在對照組基礎上施以人性化護理干預:①術前加強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讓孕產婦能夠對手術經過進行了解,指導其做好手術的配合;對孕產婦進行術前心理疏導,以減輕其緊張和害怕的情緒,避免對手術造成影響;指導孕產婦學會床上小便及床上翻身等方面的技巧;②積極與孕產婦進行溝通,了解其內心想法并盡量滿足,讓產婦能夠保證休息質量,于圍手術期保持良好心態(tài);③術后鼓勵產婦積極進行鍛煉,如早期下床活動和進行子宮收縮磨練,能夠促進術后恢復,加快傷口愈合,并且能防止長期臥床造成腸粘連等并發(fā)癥。
1.3 觀察及統(tǒng)計學分析:對兩組孕產婦手術指標進行觀察,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進行統(tǒng)計;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處理,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平均手術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2.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孕產婦手術指標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統(tǒng)計
剖宮產術是在嬰兒分娩時,對母親的腹部及子宮切開完成分娩,通常適用于因自然陰道生產時可能對嬰兒或母親性命及健康造成損害的情況下,但隨著近年來社會因素等的影響,孕產婦的剖宮產率越來越高[2]。由于剖宮產術中必要的麻醉以及開腹等治療手段,將會對孕產婦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影響,造成其產后恢復相對于陰道自然分娩要慢。由于創(chuàng)口大,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時間長;而且會給產婦造成更加劇烈的疼痛和不適感;更加容易發(fā)生術中意外及引起術后創(chuàng)面感染。因此,加強對于剖宮產產婦圍術期的護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于圍手術期間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對患者的手術、傷口愈合和術后康復等方面產生較大的影響。人性化護理干預通過加強術前準備預防工作、術中積極配合護理以及術后指導康復,并輔以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通過與產婦積極溝通解決產婦的需要,讓患者獲得全方位護理[3]。
本文研究表明,在孕產婦在剖宮產圍手術期,于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能夠明顯優(yōu)化孕產婦手術指標,降低手術并發(fā)癥。
[1] 楊 林,何玉玫.剖宮產并發(fā)癥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2,32(6):77.
[2] 王其美,王 勇,常 鴻,等.近幾年剖宮產率升高的原因及剖宮產指征變化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0,26(6):649.
[3] 劉 靜.整體護理在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