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禎(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大港結核病防治所,天津 300270)
結核病又稱為癆?。ò咨烈撸?,是一種十分古老的傳染病,15~35歲青少年為高發(fā)人群。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侵入人體各器官引發(fā)疾病出現(xiàn)[1-3]。目前對結核病的治療主要是應用抗癆藥物與作用細菌外得堿性或者中性環(huán)境藥物。喹諾酮是一類合成的含4-喹諾酮基本結構,對細菌DNA螺旋酶具有選擇性抑制的抗菌劑,對結核病行喹諾酮類藥物取得肯定性、顯著性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78例患者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39例。對照組男13例,女26例,年齡13~42歲,平均(33.5±3.6)歲。治療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15~34歲,平均(26.3±2.5)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結核病類型:繼發(fā)性栗粒肺結核患者18例,淋巴結結核病患者47例,腸結核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知情。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所有患者入選本次研究對象后均行痰涂片鏡檢法,所有患者均符合診斷標準。對照組行常規(guī)抗核藥物治療:異煙肼、乙胺丁醇、利福平、鏈霉素,根據(jù)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患病時間長短判斷用藥量。
1.2.2 治療組:治療組在對照組行藥基礎上加用喹諾酮類藥物(諾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藥物分常用口服、靜脈滴注、局部用藥,給藥劑量根據(jù)患者耐受程度而定,一般情況下氧氟沙星可用至800 mg/d,1次/d。左氧氟沙星可用至600 mg/d,最新?lián)醴承窃诮Y核病患者群體藥代動力學研究,發(fā)現(xiàn)左氧氟沙星能用至800 mg/d,1次/d。療程6~12個月,患者行藥期間合理配合飲食方式,行藥過程中對患者病情進行隨訪。
1.3 療效評價方法:本次研究患者療效評比標準,治愈:患者臨床癥狀消除,經(jīng)痰涂片抗酸桿菌檢驗結果陰性,治療隨訪12個月內(nèi)未曾復發(fā);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經(jīng)痰涂片抗酸桿菌檢驗結果陰性,治療隨訪8個月內(nèi)未曾復發(fā);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發(fā)生改變甚至一度惡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研究兩組患者隨訪數(shù)據(jù)導入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結果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顯效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給藥致不良反應對比:見表2。兩組患者給藥致不良反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給藥致不良反應對比(例)
目前臨床治療結核病喹諾酮類藥物方面有左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諾氟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等。大量臨床研究表明,喹諾酮類藥物在痰、支氣管黏膜、肺等組織的藥物濃度遠遠大于血液濃度,能夠隨血運穿透細胞而進入到細胞內(nèi)部,殺滅巨吞噬細胞內(nèi)MTB;喹諾酮藥物連續(xù)給藥不會出現(xiàn)蓄積傾向,與其他抗核藥物之間不產(chǎn)生交叉耐藥性。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結核病。
喹諾酮類藥物行靜脈滴注容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過敏、惡心、嘔吐等,因此在進行靜脈滴注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靜脈滴注不宜空腹,防止惡心、嘔吐;②滴注速度應緩慢;③給藥不宜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使用。
在應用喹諾酮類藥物時需注意:①禁止與多價金屬離子同時使用,防止出現(xiàn)絡合反應;②盡量避免與酸性藥物合用(Vit C、氯化銨),以免降低藥物殺菌能力;③避免與抗凝血藥物(華法令)同用,降低出血危險率;④避免與口服降血糖藥物同用,可出現(xiàn)低血糖。
從結果我們可以知道,對結核病患者行喹諾酮類藥物能夠取得肯定性、顯著性療效,且有較高安全性,值得設為治療結核病的首選藥物。
[1] 竇志勇.喹諾酮類藥物用于結核病治療效果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33(5):961.
[2] 尚 兵.喹諾酮類藥物治療結核病64例療效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2(6):1537.
[3] 林海鷗,李麗霞.喹諾酮類藥物在治療結核病中的作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