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關富佳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100)
張偉文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北項目部,新疆 庫爾勒 841000)
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注采井網研究
李 偉,關富佳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100)
張偉文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北項目部,新疆 庫爾勒 841000)
由于斷塊面積小及幾何形態(tài)限制,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難以用常規(guī)面積井網形成完善注采關系,導致油藏能量下降快、水驅采收率低,嚴重制約了該類油藏高效開發(fā)。針對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的完善注采問題,基于利用非完善不規(guī)則井網完善注采關系的理念,利用數值模擬技術和油藏工程分析方法,通過研究不同井網模式下的油藏開發(fā)動態(tài)變化特征,給出了不同規(guī)模的鈍角三角形合理注采井網形式。研究結果表明,在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打2口井時選擇一注一采的方式,即注水井布置在較小角一端,采油井布置在對邊的中線處;打3口井時選擇一注兩采的方式,即注水井布置在較小角一端,采油井布置在另外2個角處;打4口井時選擇一注三采的方式,即中部注水,各頂角采油,注水井布在較大邊中點。采取上述注采井網形式能夠取得較好的開發(fā)效果。
小斷塊油藏;合理井網;注采關系
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由于斷塊面積小及幾何形態(tài)限制,難以用常規(guī)面積井網形成完善注采關系,導致油藏能量下降快、水驅采收率低,嚴重制約了該類油藏高效開發(fā)[1-4]。為此,筆者利用數值模擬技術和油藏工程分析方法,研究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注采井網形式,以便為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的提供參考。
圖1 油水相滲曲線圖
模擬研究中基礎地質模型采用50個×50個×1個的單層正方形網格模型,單個網格大小為5m×5m×5m,凈毛比為1,依靠無效網格控制得到鈍角三角形油藏,模型中地層和流體參數取值如下:孔隙度25%;滲透率50×10-3μm2;原始地層壓力20MPa;地層深度2000m;巖石壓縮系數1.5×10-4MPa-1;地層水壓縮系數3×10-4MPa-1;地層油壓縮系數5×10-4MPa-1;地層油體積系數1.21;原油密度0.85g/cm3;地層水密度1.0g/cm3;束縛水飽和度28%。油水相滲曲線如圖1所示。
采用Eclipse軟件對不同規(guī)模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進行井網優(yōu)化[5],油井配產以采油速度3%為依據,保持注采平衡,并考慮到油藏的大小變化和相應的井數變化,以20a模擬的采出程度和含水變化關系作為井網優(yōu)化依據。
2.12口井合理井網優(yōu)化
假設根據油藏面積和儲量決定斷塊上打2口井開發(fā)效益最好,設計布井方案如下:①方案1。一注一采,注水井位于鈍角頂點部位,油井位于鈍角對邊中部位置;②方案2。一注一采,注水井位于較大角(非鈍角)頂點,油井位于該角對邊中部;③方案3。一注一采,注水井位于最小角頂點,油井位于對邊中部位置;方案4、方案5、方案6分別為方案1、方案2、方案3注采井互換位置形成。相應布井圖如圖2所示,模擬20a開發(fā)指標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方案3的井網形式開發(fā)效果最好,方案6次之。因此,對于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布2口井時,應該沿著銳角-對邊方向進行水驅,選擇一注一采的方式,注水井布在較小角一端,采油井布在對邊的中線處,這樣能夠取得較好的開發(fā)效果。
圖2 2口井布井方案示意圖 圖3 2口井不同方案模擬采出程度-含水關系曲線圖
2.23口井合理井網優(yōu)化
圖4 3口井布井方案示意圖
圖5 3口井不同布井方案模擬采出程度-含水關系曲線圖
假設根據油藏面積和儲量決定斷塊上打3口井開發(fā)效益最好,設計布井方案如下:①方案1。一注兩采,注水井位于鈍角頂點,2口油井分別位于其余兩角頂點;②方案2。一注兩采,注水井位于較小角頂點,油井位于其余兩角頂點;③方案3。一注兩采,注水井位于較大角(非鈍角)頂點,油井分別位于鈍角和另一銳角頂點。相應布井圖如圖4所示,模擬20a開發(fā)指標如圖5所示。
從圖5可以看出,方案3的井網形式開發(fā)效果最好。因此,對于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布3口井時,應選擇一注兩采的方式,注水井布在最小角一端,采油井布在另外2個角處,這樣能夠取得較好的開發(fā)效果。
2.34口合理井網優(yōu)化
圖6 4口井布井方案示意圖
假設根據油藏面積和儲量決定斷塊上打4口井開發(fā)效益最好,設計布井方案如下:①方案1。一注三采,3口油井分別位于三角形頂點,注水井位于最大邊中點;②方案2。一注三采,注水井位于較小角頂點,其中2口油井位于其余兩角頂點,另外1口油井位于最大邊中點;③方案3。一注三采,注水井位于鈍角頂點,2口油井位于其余兩角頂點,另外1口油井位于最大邊中點;④方案4。一注三采,注水井位于較大角(非鈍角)頂點,2口油井位于其余兩角頂點,第三口油最大邊中點;⑤方案5~方案7。在方案1的基礎上改變注水井井位。相應布井圖如圖6所示,模擬20a開發(fā)指標如圖7所示。
圖7 4口井不同布井方案模擬采出程度-含水關系曲線圖
從圖7(a)可以看出,對于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4口井的情況,采用一注三采,將注水井置于鈍角三角形長邊中點的注水開發(fā)效果,要好于將注水井置于各角定點位置的注水開發(fā)效果。從圖7(b)可以看出,改變方案1的注水井位置,使之偏離長邊中點,都會降低油藏開發(fā)效果。綜上所述,對于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應該采油方案1的井網,即注水井置于長邊中點,3口采油井置于各角頂點,能夠取得較好的開發(fā)效果。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4口井布井方案中沒有考慮2注2采情況,主要原因在于,復雜小斷塊油藏面積較小,布2口注水井會大大增加油藏開發(fā)成本。
(1)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打2口井時,應選擇一注一采的方式,即注水井布置在較小角一端,采油井布置在對邊的中線處,能夠取得較好的開發(fā)效果。
(2)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打3口井時,應選擇一注兩采的方式,即注水井布置在較小角一端,采油井布置在另外2個角處,能夠取得較好的開發(fā)效果。
(3)鈍角三角形小斷塊油藏打4口井時,應選擇一注三采的方式,即中部注水,各頂角采油,注水井布在較大邊中點,能夠取得較好的開發(fā)效果。
[1]王平,李紀輔,李幼瓊.復雜斷塊油藏詳探與開發(fā)[M].北京: 石油工業(yè)出版社,1994.
[2]余守德.復雜斷塊砂巖油藏開發(fā)模式[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1998.
[3]王光付.中國石化不同類型斷塊油藏水驅采收率分析[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4,31(4):96-98.
[4]孔祥宇,于繼崇,李樹峰.復雜斷塊老油田精細地層對比綜合方法的提出與應用[J].巖性油氣藏,2009,21(1):120-122.
[5]陳合德,鄭國芹.斷塊油藏分類及開發(fā)井網部署與注采井網完善[J].內蒙古石油,2003,29(9):190-191.
2013-06-17
湖北省教育廳中青年人才項目(Q20101312);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20104220120002)。
李偉(1989-),男,碩士生,現主要從事油氣田開發(fā)方面的研究工作。
TE324
A
1673-1409(2013)26-0108-03
[編輯] 李啟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