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潔
【摘 要】傳統(tǒng)中國畫受到新潮美術的影響,日益向多元化發(fā)展。從新寫實畫風、現代水墨試驗和新文人畫風三種風格可以看出新潮美術的藝術理想。作為現代主流的藝術,對真、善、美這一藝術理想的追求與傳統(tǒng)藝術是一致的。
【關鍵詞】新潮美術;水墨;新文人畫風
新潮美術是一種區(qū)別于傳統(tǒng)美術觀念的行而上學的藝術樣式,它針對舊的僵化了的藝術規(guī)則和模式提出質疑,并試圖通過借鑒西方的藝術形式和技法對中國傳統(tǒng)美術進行改造,創(chuàng)造出與當前時代相吻合的新的藝術樣式。因此,各種不同風格、不同地域和不同繪畫主張的畫派應運而生。
1985年興起的新潮美術運動可謂是中國當代美術的分水嶺。在這個時期,大量的西方現代藝術形式及造型手段被中國畫所借鑒:變形、抽象、潑彩、構成以及綜合材料的運用等等。在意識形態(tài)上,傳統(tǒng)的中國畫理念有日益弱化的趨勢,“人文精神”也有了新的內容和新的理解。
1.新寫實畫風
中國繪畫一貫追求的“不似之似”,也是中國人對繪畫藝術的“真實”所作的最佳詮釋。它既沒有達到像西方那種嚴格意義上的寫實,也沒有達到純粹的抽象,而只是在兩者之間一塊小小的范圍回旋不已。寫實精神的注入,對于中國畫的發(fā)展是一個偉大的契機。不論是20世紀初西方寫實繪畫的引進,還是20世紀末出現的抽象水墨實驗,西方繪畫藝術對于中國畫的變革起到了催化的作用。新寫實畫則是從傳統(tǒng)寫實中變異出來的,以現代性的寫實手法和筆墨來描繪都市人的生活狀態(tài)。繪畫最重要的是要與時代結合,只有具備了鮮明的時代氣息與時代特征,才有可能在歷史上留下印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何家英的新寫實主義的工筆重彩和新寫實主義“都市水墨”。何家英是新寫實主義畫風中最具有時代水準的畫家。面對風起云涌的潮流變化,他特立獨行,睿智清醒地意識到時代的需要,力求從現實生活中挖掘出富有詩意的題材,運用最具傳統(tǒng)風格的工筆重彩方式,創(chuàng)作出與時代氣息相吻合的藝術作品。向當代美術證明了傳統(tǒng)與時代的對立統(tǒng)一,開創(chuàng)了新寫實畫風中工筆重彩風格的新紀元。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變遷,都市人成為社會的主題人群,所以用來描繪都市人生活的藝術作品成為新寫實畫風的主流藝術。在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上,“水墨與都市”和“都市水墨”的藝術主題被提出來,所謂“都市水墨”正是現代新寫實主義的體現,并賦予了新的人文內涵——以水墨性語言切入現實和心理兩個層面的都市空間,表達現代人在這空間之中的種種希望、困惑和感悟,也證明了“都市水墨”畫家對“真、善、美”的藝術理想的追求。
2.現代水墨實驗
筆墨是中國畫技法的核心,也是中國畫本質的體現?!坝泄P有墨謂之畫”,筆墨精神是中國傳統(tǒng)畫最直接的視覺特征。水墨藝術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精粹,繼承和發(fā)展它是我們的責任。而傳統(tǒng)水墨的現當代轉化,正是新潮美術所完成的任務,它的變革已成為畫壇的共識。當代許多著名畫家都進行了現代水墨的實驗。其中,實驗比較重視傳統(tǒng)筆墨的是浙江的吳憲生、劉國輝。他們的作品既要求深入刻畫人物的形象,又要具有相應筆墨形式。代表作品吳憲生的《生之路》就是在筆墨與造型上達到了和諧。既不因為重視造型而忽視筆墨,也不因為筆墨形式而忽視造型。這幅畫在表現技巧上借用了黃賓虹山水畫積墨的技法,層層勾染,使畫中少數老人的形象既厚重又不呆板,達到一種不同于二維水墨畫的立體效果;還有,田黎明的水墨畫,是對中國畫筆墨與造型的又一大膽的實驗。他借用西方現代派,尤其是印象主義的光影效果將傳統(tǒng)中國畫的筆墨沒入其中,獨樹一幟。在他的作品中,光影斑駁,色彩清淡,人物朦朧,達到忘我超俗的精神境界。另外,他的作品還具有文人畫的氣質,含蓄的情感和自然流露的審美境界正是文人思想中人生哲學和藝術知性的體現。在中西結合的新潮美術運動中,它的成功試驗經驗為正在迷茫中的學院派指出一條方向。繼田黎明之后,南京的學院派里又涌現出像范揚、尚可、周京新、于友善等一批中年畫家,雖然他們在筆墨的探討上,各自運用的語言不同,但是都不失為新潮美術在20世紀末的成功試驗典范。
此外,現代水墨藝術中劉一原的“心象水墨”也別具一格。劉一原的水墨藝術,始終堅持了一種獨特的人文品質,他長期以來所追求的,是一種以“心象”為核心的藝術表現與精神境界,并由此在當代眾多的藝術表現樣式中顯示出鮮明的個性風格。“心象”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情感的符號,是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tài)。在劉一原的繪畫中,這一“心象”通過寄托于山水或風景的水墨語言形式得以顯現,但是最終又超越了自然的限制而進入審美的自然闡釋?!氨3至俗陨韺τ谧匀坏囊环N感悟,然后將它們提升到抽象表達的層面”,在根本上正是由于這些作品在其現代形式中蘊含了藝術家長期的筆墨修養(yǎng)和傳統(tǒng)的功底。
各種形式的現代水墨試驗,雖然在藝術語言的運用上各有特色,但是這些作品契合了現代的審美趣味,并和諧于現代的人文環(huán)境,遵循著“真、善、美”的傳統(tǒng)藝術理念,在當代的文化氛圍中體現出了一種恒久的活力與魅力。
3.新文人畫風
文人畫是古代繪畫的主流畫種,中國畫受到文人畫的影響很深,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文人畫的精神被繼承下來,但是表現形式隨著新潮美術的發(fā)展而多元化發(fā)展開來。“筆墨”是文人畫的傳統(tǒng)表現形式,但是隨著種種多元形式的出現,新文人畫也以多種嶄新的形式表現出來。
新文人畫較之傳統(tǒng)文人畫更注重對情感的表現和對自然的追求。在向現代轉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過分理智和嚴謹的繪制方式總會或多或少的損害情感的天然流露。
所以,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新文人畫才不會誤入歧途。一切情趣情感當自然流露,無矯揉造作之態(tài),無人斧鑿之痕,這才是文人畫對“自然”,對“真、善、美”的最高追求。
文人畫在現代人物畫的轉型首先從林鳳眠開始。在他的人物畫中,印象派的色彩,表現主義的線條,立體主義的變型和傳統(tǒng)人物畫的神態(tài)及筆墨交融在一起,姿態(tài)優(yōu)雅的人物給人一種恍然如夢的享受,經過時代的發(fā)展進步,新的思想意識的不斷凈化,多種新的語言方式從傳統(tǒng)中蛻變出來。之后,王心耀的當代水墨畫新文人畫進入了人們視野。王心耀的水墨畫有一種抒情的詩意,追求一種東方的繪畫構成。遼闊的原野,沉重的遠山,蒼茫的天空,給人一種夢境般的寧靜。畫面集自然情調和人的情感于一體,詩情畫意般的新文人畫品質被體現的淋漓盡致。在他的系列作品 《自然》中,注重線與畫的對比,筆墨與機理結合,形式上雖然西方化,內容卻很有“國味”。王心耀的文人水墨畫新語境,在“似與不似”“抽象與具象”之間將新文人畫對自然的最高形式體現出來。還有,文人墨戲畫是中國畫一種獨特的種類,有著極其豐富的美學內涵,它深刻地體現了新時代知識分子等文化人士的審美情趣,豐富了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創(chuàng)造藝術美的樣式,墨戲畫家力求擺脫既成的“格法”程式,不求形似,重在創(chuàng)造新穎奇特的審美意趣。文人墨戲畫早在北宋院畫中就曾受到過重視,在現代新院體中,新文人畫對新體裁的表現有了新的詮釋。在表現人精神的多樣性上,通過現代人的改造和重新解讀,表現出獨特的“詩意”。
中國畫的多元化發(fā)展并非偶然,新潮美術的出現也是必然的。在傳統(tǒng)藝術與時代相結合的歷史課題面前,雖然出現了現代水墨試驗,新寫實畫風,新文人畫風三種主流藝術,但是在風格、形式或主題上并沒有明顯的界限劃分。例如“都市水墨”,它既是現代水墨形式的試驗,同時又體現了新寫實主義的主題風格:劉一原的“心象水墨”也是既有水墨畫的形式,又有新文人畫對“自然”的追求,何家英的工筆重彩也帶有文人畫對人的情感和詩的意境的追求,三種藝術的對立統(tǒng)一,正好說明了作為主流的藝術風格對“自然”和“真、善、美”的藝術理想的追求與傳統(tǒng)中國畫是一致的,并且由此證明對“真、善、美”的追求是主流藝術發(fā)展的指導思想。無論現代新潮美術如何創(chuàng)新、如何變更和變化,只要以人為本,以情為根,所追求的藝術就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