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新 ,張玉忠 ,林立剛 ,丁曉莉 ,趙占春 ,李 泓
(1.天津工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天津 300387;2.天津工業(yè)大學中空纖維膜材料與膜過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天津 300387;3.華北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廠 工程技術研究所,河北 廊坊 065000)
重金屬在開采、冶煉、加工過程中,會對大氣、水、土壤造成污染.如隨廢水排出的重金屬,即使?jié)舛刃。部稍谠孱惡偷啄嘀蟹e累,被魚和貝類體表吸附,產生食物鏈濃縮,最終危害人類的健康.目前,處理含重金屬廢水的方法主要有:化學沉淀法、電化學技術、膜分離技術、生物修復技術、離子交換技術和吸附技術等方法[1].膜技術被稱為21世紀的水處理技術,膜分離過程由于具有操作簡單、能耗低、無毒、無污染等優(yōu)點而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2].然而,膜分離技術是利用膜的孔徑大小對目標物進行分離,要去除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需要孔徑較小的納濾,甚至反滲透工藝,操作壓力和處理費用較高,難以得到大規(guī)模的應用[3].膜色譜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膜集成技術,即選擇制備合適的膜,將對目標污染物有特異性吸附的基團連接到膜的表面及孔壁中去,從而制備一種新型的色譜介質即膜色譜介質,或稱為膜吸附劑,這種分離技術稱為膜色譜[4].膜吸附劑的每一片膜相當于一個短而粗的吸附床層,膜的厚度相當于床層高度,當床層體積一定時,這種結構有利于在相同壓降下獲得更高的流速,從而提高了分離速度和處理量[5].與普通的膜技術相比,用膜色譜分離時,它不單是利用膜孔徑的大小,更主要是利用其特異性和選擇性.本文以PES為膜基質材料,以粒徑分布較均勻的4A分子篩為功能顆粒,采用溶劑相分離法制備了4A分子篩填充PES膜吸附劑,并對4A分子篩填充PES膜吸附劑的結構和性能進行研究.
聚醚砜(PES),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產品;4A分子篩,上海久宙有限公司產品;二甲基乙酰胺DMAc,天津市贏達稀貴化學試劑廠產品;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上海勝浦新材料有限公司產品;聚乙二醇-400(PEG-400),美國聯合炭化公司產品;硫酸銅,天津市化學試劑三廠產品;純水,天津工業(yè)大學啟明星水廠產品.
超濾實驗裝置,天津工業(yè)大學膜分離工程研究所自制;Ultrospec 2100 pro型紫外分光光度計,美國GE公司生產;KQ2200DB型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生產;LA-300型激光散射粒度分布儀,日本崛廠制造所生產;HZQ-C空氣浴振蕩器,哈爾濱東聯電子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生產.
將一定質量4A分子篩加入溶劑DMAc中攪拌,待分散均勻后,加入適量的PEG-400和PVP;待固體完全溶解后分多次加入一定質量的PES,以確保4A分子篩在高聚物中分散均勻,加入PES后溶液在50℃下攪拌5 h,待溶解分散完全后,采用超聲脫泡并更好地分散4A分子篩顆粒[6],配制成均勻的鑄膜液;將鑄膜液在玻璃板上人工刮制成厚度為0.25 mm的平板膜后,在凝固浴中固化成型;再用質量分數為20%的甘油水溶液浸潤所得的平板膜24 h,即制得膜吸附劑.
4A分子篩與PES混合質量比(4A分子篩/PES)分別為 40/60、45/55、50/50、55/45、60/40;制得的膜吸附劑依次編號為 M40、M45、M50、M55、M60;PES 純膜編號為M0.
1.4.1 形態(tài)結構觀察
采用場發(fā)射電子顯微鏡(Hitachis-4800)觀察4A分子篩填充PES膜吸附劑的形態(tài)結構:將干態(tài)膜在液氮中脆斷,樣品固定在夾具上,然后真空鍍一層薄金,觀測其斷面及表面結構[7].
1.4.2 滲透性能測定
采用天津工業(yè)大學膜分離工程研究所的超濾膜評價裝置進行測定,所用壓力為0.1 MPa,介質為純水.按下式計算通量:
1.4.3 吸附容量測定
將一定質量的膜吸附劑置于一定體積的Cu2+溶液中,在恒溫震蕩器中恒溫震蕩一定的時間,通過料液中Cu2+濃度的變化計算膜吸附劑的吸附容量.吸附容量由(1)式計算.
式中:Qeq為重金屬離子的吸附容量(mg/g);C0為料液起始質量濃度(mg/mL);Ct為料液在時間t的質量濃度(mg/mL);Vf為料液的體積(mL);W 為干膜的質量(g).
1.4.4 Cu2+含量的測定
溶液中Cu2+含量的測定,采用分光光度法.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TritonX-100存在條件下,Cu2+與銅試劑顯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長為455 nm,Cu2+質量濃度在0~8.0 mg/L的范圍內服從比爾定律,Cu2+質量濃度與吸光度呈線性關系.
由LA-300型激光散射粒度分布儀測得4A分子篩的平均粒徑為4.7 μm,如圖1所示.粒徑基本分布在1.3~10 μm處,但頻率最高的主要集中在3.9~5.8 μm,粒徑分布比較均勻.
圖2所示為不同4A分子篩含量的膜吸附劑斷面和空氣側的FESEM照片.
圖1 4A分子篩粒徑分布圖Fig.1 Zeolite 4A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圖2 4A分子篩摻雜PES膜吸附劑的FESEM照片Fig.2 FESEM photos of zeolite 4A/PES membrane adsorbents
由圖2可以看出:隨著分子篩含量的增加,斷面結構均為指狀孔結構并未發(fā)生明顯改變;當分子篩質量分數為60%時,膜吸附劑斷面仍呈指狀孔結構,并未影響其結構.在膜吸附劑的空氣側表面可明顯觀察到4A分子篩顆粒均勻的分散,4A分子篩顆粒沒有發(fā)生團聚,成膜效果好.
4A分子篩填充量對膜吸附劑水通量和截留率的影響見圖3.
由圖3可見,隨著4A分子篩含量的增加,水通量逐漸降低.這是由于鑄膜液中加入固體4A分子篩后,鑄膜液的粘度增大,分子篩的存在阻礙了溶劑向凝固浴中遷移的進程,降低膜的相分離速度,從而形成了較為緊密的整體膜結構,膜的孔隙率降低,表現為水通量變小.隨著4A分子篩含量的增加,對PEG20000的截留率減小,這是由于截留作用主要發(fā)生在膜吸附劑皮層,隨4A分子篩填充量的增加,使得皮層的膜材料PES與4A分子篩界面孔徑增大,從而造成對PEG20000的截留率減小.
圖3 4A分子篩填充量對膜吸附劑水通量和截留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4A content on water flux and rejection of membrane adsorbents
4A分子篩是膜吸附劑中的主要功能基團,分子篩含量是影響膜吸附劑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取相同質量的 M0、M40、M45、M50、M55、M60 放入一定體積初始質量濃度為500 mg/L的Cu2+溶液中,恒溫振蕩24 h后,測其吸附后溶液的濃度.圖4給出了M0、M40、M45、M50、M55、M60 對 Cu2+的吸附容量.
圖4 4A分子篩填充量對Cu2+吸附容量的影響Fig.4 Effect of zeolite 4A content on Cu2+adsorption capacity
由圖4可以看出,膜吸附劑對水中Cu2+的吸附容量隨著膜中4A分子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ES純膜對Cu2+的吸附量很小,約為1~2 mg/g,當4A分子篩質量分數為60%時,此吸附劑對Cu2+的吸附量達109.7 mg/g.鄭貴堃等[10]以離子交換樹脂001*7、110-H和D061為功能顆粒,制備了樹脂填充PES膜吸附劑,樹脂質量分數為65%的膜吸附劑對Cu2+的吸附容量分別為80.76 mg/g、97.75 mg/g和40.19 mg/g.與此相比,以4A分子篩為功能顆粒制備膜吸附劑不僅對銅離子的吸附容量大,而且4A分子篩粒徑均為微米級,無需進行二次粉碎,節(jié)約了成本.
離子強度對Cu2+吸附容量的影響如圖5所示.
圖5 離子強度對Cu2+吸附容量的影響Fig.5 Effect of ionic strength on Cu2+adsorption capacity
NaCl的大量存在對Cu2+吸附有較大影響,隨著離子強度的增加,膜對Cu2+吸附容量不斷降低.這是因為4A分子篩骨架中的每一個氧原子都與相鄰的2個四面體所共有,這種結構形成了可為陽離子和水分子占據的大晶穴,而且這些陽離子和水分子有較大的移動性,可進行陽離子交換和可逆脫水.4A分子篩進行離子交換是在帶有鋁離子的骨架上進行的,每一個鋁離子帶一個負電荷,鈉離子的存在屏蔽了部分負電荷,阻礙了負離子對Cu2+的吸附,從而造成4A分子篩對Cu2+的吸附容量降低.
溶液的溫度是影響膜吸附劑吸附重金屬離子的主要因素之一,溫度主要影響水中離子的活性.M50對Cu2+吸附能力與溫度的關系實驗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溶液溫度對Cu2+吸附容量的影響Fig.6 Effect of solution temperature on Cu2+adsorption capacity
由圖6可見,隨著溫度的升高,膜吸附劑M50對Cu2+的吸附容量有所增加.溫度升高,溶液中Cu2+的活性逐漸增加,金屬離子的擴散作用增強,更有利于充分利用膜吸附劑中的結合點,這是膜吸附對Cu2+吸附容量增加的原因之一.一般情況下,離子交換反應屬于放熱反應[8],然而對于本實驗所制吸附劑,隨著溫度的升高,膜吸附劑M50對Cu2+的吸附容量逐漸增大,此結果表明膜吸附劑與Cu2+的反應表觀上屬吸熱反應.
因為溶液中的H+對固體吸附劑的吸附作用產生影響,所以溶液的pH值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M50對Cu2+吸附能力與溶液pH值關系如圖7所示.
圖7 溶液pH對Cu2+吸附容量的影響Fig.7 Effect of solution pH on Cu2+adsorption capacity
由圖7可見,吸附容量在pH=6.5達到最大值,吸附容量為89.1 mg/g.強酸條件下M50對Cu2+吸附容量較低,不利于4A分子篩對Cu2+的吸附,這是因為在4A分子篩框架結構中,Si-O-Al容易被H+所吸附,從而影響Cu2+與4A分子篩框架中的負離子相結合.
Cu2+溶液初始質量濃度對M50吸附容量的影響如圖8所示.
圖8 溶液初始濃度對Cu2+吸附容量的影響Fig.8 Effect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on Cu2+adsorption capacity
由圖8可以看出,M50的吸附容量隨著溶液初始質量濃度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漸趨于平緩,初始質量濃度為20 mg/L時,吸附容量為43.1 mg/g;初始質量濃度為150 mg/L時,吸附容量為90.1 mg/g;初始質量濃度為200 mg/L時,吸附容量為98.0 mg/g.
重金屬離子在膜吸附劑中的吸附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①重金屬離子從本體溶液擴散到膜基體表面的膜擴散過程;②重金屬離子從膜基體孔隙擴散至4A分子篩顆粒表面或基體內壁吸附點的孔擴散過程;③重金屬離子與吸附點的結合,并形成了溶質-吸附劑復合體.M50在Cu2+溶液中的吸附時間和吸附容量的變化如圖9所示.
圖9 吸附時間對M50吸附容量的影響Fig.9 Effect of adsorption time on M50 adsorption capacity
由圖9可見,在4 h內隨吸附時間的增加,膜吸附劑的吸附容量增加較快,吸附主要發(fā)生在此階段,此過程Cu2+從溶液擴散到膜基體表面并擴散到4A分子篩;之后吸附逐漸趨于平緩,Cu2+與4A分子篩吸附點的結合,6 h左右達吸附平衡,吸附平衡時吸附容量為98.0 mg/g.此結果說明,吸附時間是影響膜吸附劑吸附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馬昭陽等[11]報道EDTA、飽和食鹽水等對吸附重金屬后的4A分子篩具有脫附作用,所以本文選擇0.1 mol/L EDTA溶液、0.1 mol/L硫脲溶液以及0.1 mol/L HCl溶液和飽和食鹽水進行脫附實驗,實驗結果如圖10所示.
圖10 脫附試劑對Cu2+脫附率的影響Fig.10 Effect of elution conditions employed on Cu2+recovery
由圖10可見,4種脫附劑對吸附飽和的膜吸附劑都有一定的脫附作用,脫附率最低的為飽和食鹽水,脫附率為52.9%,0.1 mol/L HCl溶液脫附率為98.6%,Cu2+幾乎可以全部洗脫.因此,最終選擇0.1 mol/L HCl溶液為脫附試劑.
本文以聚醚砜(PES)為膜基質材料,以粒徑分布較均勻的4A分子篩為功能顆粒,采用相轉化法制備出了對Cu2+具有較大吸附容量的膜吸附劑,并將其用于水中Cu2+的吸附去除研究,實驗結果表明:
(1)隨4A分子篩填充量的增加,在膜吸附劑的空氣側表面可明顯觀察到4A分子篩顆粒均勻的分散,4A分子篩顆粒沒有發(fā)生團聚;4A分子篩的摻雜并未改變膜吸附劑斷面指狀孔結構.
(2)隨4A分子篩填充量的增加,水通量降低,對PEG20000的截留率減小.
(3)膜吸附劑對Cu2+的吸附容量,隨4A分子篩填充量的增加而增大,4A分子篩質量分數為60%的膜吸附劑,吸附容量為109.7 mg/g.
(4)膜吸附劑對Cu2+的吸附容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當溶液溫度為40℃時,4A分子篩質量分數為50%的膜吸附劑吸附容量為98.7 mg/g;當Cu2+溶液pH為6.5時,吸附容量達最大值,pH<6.5時,吸附容量隨pH增加而增加,pH>6.5時,吸附容量隨pH增加而降低.
(5)膜吸附劑對Cu2+的吸附容量隨Cu2+初始濃度增加而增加,并逐漸趨于平緩;膜吸附劑的吸附容量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大,在4 h內吸附速率較快,在6 h左右達到吸附平衡.4A分子篩摻雜PES膜吸附劑能快速有效地吸附溶液中的Cu2+.
(6)硫脲、EDTA、飽和食鹽水和鹽酸對吸附飽和后的膜吸附劑都有一定的脫附作用;其中0.1 mol/L的HCl溶液的脫附效果最好,對吸附飽和的膜吸附劑脫附率達98.6%.
[1]DEMIRBAS Ayhan.Adsorption of Cu(Ⅱ),Zn(Ⅱ),Ni(Ⅱ),Pb(Ⅱ)and Cd(Ⅱ)from aqueous solution on amberlite IR-120 synthetic resion[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5,282(1):20-25.
[2]劉鶴,李永峰,程國玲.膜分離技術及其在飲用水處理中的應用[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8,22(3):48-53.
[3]崔石道.淺談重金屬廢水處理工藝及應用[J].價值工程,2010:29(15):167.
[4]張玉忠,肖長發(fā).膜色譜技術的進展[J].天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23(4):94-97.
[5]THOMMES J,KULA M R.Membrane chromatograph—an integrative concept in the downstream processing of proteins[J].Biotechnol Prog,1995,11(4):357-367.
[6]HOSSEINISM,MADAENISS,KHODABAKHSHIAR.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BS/HIPS heterogeneous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s with various blend ratios of polymer binder[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10,351(1/2):178-188.
[7]裴廣玲,杜啟云,成國祥.螯合樹脂填充膜的制備及其對銅(Ⅱ)的吸附研究[J].膜科學與技術,2001,21(5):14-19.
[8]谷白云,商云帥,吳健.方沸石對Cd2+離子的交換性能研究[J].離子交換與吸附,2008,24(2):154-161.
[9]相波,李義久.吸附等溫式在重金屬吸附性能研究中的應用[J].有色金屬,2007,59(1):77-80.
[10]鄭貴堃,張玉忠,丁曉莉,等.樹脂001×7填充PES膜吸附水中重金屬離子的研究 [J].天津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30(2):1-6.
[11]馬昭陽,金蘭淑.4A沸石去除水中Pb2+的研究[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0,4(4):81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