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朋友見到我的時候,都是看到我騎著自行車。一般人總認為騎車運動是青壯年人的玩意,需要體力、活力及耐力,老年人似乎不適宜做過度消耗體能的自行車活動。我的所作所為似乎也是“逆齡”。
我認真騎自行車是從73歲開始,那時正要展開環(huán)繞臺灣一周的壯舉(對73歲的老人而言,可說是壯舉)。在此之前,我總覺得年歲已大,體能漸衰,各種老年人可能有的疾病我都有,例如:高血壓、呼吸中止癥、靜脈栓塞、椎間盤凸出等等,而且還在17年前罹患胃癌,所幸在體檢時及時發(fā)現而予以切除。在事業(yè)上,當時我也覺得年事已高,應該要交棒給年輕人了。總之,感覺上,我該準備從人生舞臺上謝幕了。這就是傳統(tǒng)認知人生舞臺“上臺”及“謝幕”的常規(guī)。
然而,那趟環(huán)島騎行之后,我愛上了騎車運動,上癮了,停不下來。從此之后,除了每天騎車上下班之外,我還陸續(xù)展開長時間、長距離的自行車“壯游”——2009年花20天進行從北京騎到上海1668公里的“京騎滬動”、2010年到荷蘭展開5天500公里的“騎心荷力”、2010年4天的大陸陽澄湖、周莊及崇明島騎行、2012年到日本愛媛縣及廣島縣進行島波海道之行。
騎自行車帶給我健康活力,證明我并不老,我還年輕、體力也不錯,對人生充滿了信心,更愿意去挑戰(zhàn)新事務。尤其是我親身投入推動自行車新文化后,也獲得媒體及社會的高度認同和贊美。事實上,騎自行車是一項非常好的有氧運動,有助于促進健康,過去我的種種病痛,也都因為常態(tài)性的騎車運動而解消了。我當然知道,歲月不饒人,隨著年齡的增加,終有一天我無法再騎車,我目前每天騎車,就是繼續(xù)做健康儲蓄,要把不能騎車的那一天盡可能往后推延。依目前的情況看來,“那一天”還很遙遠呢。
“人生七十才開始”,隨著醫(yī)藥科技的發(fā)展,現代人的平均壽命愈來愈長,活到八九十,乃是司空見慣的事。然而,重點是要活得健康、活得快樂?;螂m然無法讓我們維持長生不老,社會化卻讓我們得以維持年輕的生活態(tài)度。年齡混淆的年代,年長者可以擺脫年齡的枷鎖,仍然可以追求愛情、宗教,以及在職場上永不停歇的沖勁,讓人生活得更精彩,無所畏懼。
(本文作者為臺灣巨大集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