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巴黎,天氣有些微涼,香港知名時裝集團I.T正在拉法葉(Galeries Lafayette)百貨舉辦“25周年銀禧展覽”,穿上56個時尚潮牌特制銀色服裝的模特們或聚集、或散落在拉法葉百貨的展覽現(xiàn)場,讓人有如進入了虛幻的鏡面世界。創(chuàng)辦人沈嘉偉靜靜站在一旁,常被狗仔跟拍的他,被傳媒面對面包圍反而很不自在,“今天好刺激,第一次被媒體圍住訪問,很不想但不好意思再推了。”他無奈地說。
年輕人 崇拜心態(tài)
從小住在香港公屋(政府廉價租給收入低于標準市民的房屋)的沈嘉偉,即便現(xiàn)在掌握著幾十億港幣的時裝王國,仍然不愛面對鏡頭,不過,他的經(jīng)營手法如同他的穿著,Visvim FBT鞋,潮牌白襯衫、牛仔褲,看似低調(diào)卻步步到位。“我從小就喜歡漂亮東西,看日本雜志、英國《iD》、《The Face》,有型就想模仿。當時香港買衣服只有兩種選擇,中產(chǎn)階級以上才買得起,Joyce、置地廣場的高級精品,不然就Giordano、Baleno,缺少中間值?!?沈嘉偉20歲就開設專賣水貨馬汀鞋及Levi's 501的Green Peace,他徹底掌握年輕人的“崇拜”心理,免費提供衣服給明星跟DJ,穿馬汀鞋、Levi's就是“潮”,加上量少的稀有感,商品瞬間掃空,當年英國一雙馬汀鞋才賣約人民幣100多元,沈嘉偉一雙賣約人民幣500多元,累積了第一桶金。
上世紀90年代末的香港,精品業(yè)績下滑,腦筋動得快的沈嘉偉集中火力在尚未形成主流的日本品牌,“日牌相對便宜,牌多量少不會膩,他們走進來沒壓力就敢花錢,比貴婦闊佬的市場有得做。”他在冷清的香港銅鑼灣百德新街租了好幾個店鋪,販售Zucca、Tsumori Chisato等,還率先區(qū)分成大小Green Peace,代表不同路線,這個分法到I.T時期正式成型,I.T主打歐洲設計師,i.t則是街頭潮牌,空間各有風格。 沈嘉偉了解代理始終受制于人,況且天橋式的時尚并不那么親民,自創(chuàng)品牌才能完全掌控。從1995年的b+ab,IZZUE、:Chocoolate、Fingercroxx等,現(xiàn)在旗下有超過10個自創(chuàng)品牌,還在英國倫敦知名Selfridges百貨開設期間限定店,能有如此成功,沈嘉偉背后的女人非常重要,她就是邱淑貞。
邱淑貞 星光加持
1999年他跟被稱為“全香港男人欲望”的邱淑貞,在東京彩虹大橋舉辦百萬港幣的豪華婚禮,一代性感女神就此為愛隱身。邱淑貞確實有旺夫運,偶爾站臺、狗仔偷拍都能占據(jù)大版面,婚后的沈嘉偉,身價一路看漲,分店一直開還上市(據(jù)說邱淑貞持有I.T 8.4%股份),I.T有了潮流最重要誘因——明星。通過明星老婆的人際關系,izzue找來張曼玉當創(chuàng)作總監(jiān),Venilla Suite與李嘉欣合作,“她把收藏的高跟鞋全部搬出來。”沈嘉偉笑說。后來的b+ab跟Angelababy,IZZUE與徐濠縈等,無論她們親自操刀或只是噱頭,I.T都有了媒體喜歡的話題。
9月中倫敦時裝周的前一天,牛津街街頭掛滿時裝周旗幟,那晚,倫敦潮男型女全聚集到這場由英國時尚雜志《Dazed Confused》策劃,I.T為Selfridges百貨限定店的開幕派對,英國知名樂團The Kills主唱Alison Mosshart在DJ臺上甩動金色頭發(fā),穿衣版AF風格男孩穿梭會場,知名博客人Susie Bubble拍人也被拍,場面熱鬧浮夸,I.T近年來被不斷說過分炒作,這種外顯式的張揚很難評斷好壞,但的確成功吸引了消費者。
包市場 一網(wǎng)打盡
I.T代理超過200個品牌,有500多間分店,在香港,I.T等同日本潮流,但一直被批評壟斷市場,定價太高。I.T引進品牌的方式可形容成一網(wǎng)打盡潮流與高級精品。不只臺面上的名牌,有潛力的新銳設計師都先簽下,放到select shop試水溫,反應好就開專賣店,寧錯也不愿放過。 “做時裝好像老鼠跑圈圈,10年就好累,我很尊敬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跑了30年,每季還有新東西?!鄙蚣蝹ガF(xiàn)在是個精明生意人,I.T也從銅鑼灣一家潮流小店,成為香港時裝王國。他是對時裝有憧憬年輕人的一個夢想,同時也是提醒,做服裝除了熱情,靈活的頭腦、眼光、時機、人脈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