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科技大學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
近年來,移動科技(如智能手機、PDA、平板電腦等)日新月異,國內外的數字學習伴隨著因特網和科技的演進而普及發(fā)展;從原先計算機及網絡科技融入教學開始,演進到現在的移動學習環(huán)境,各國學者及教育人員已經深刻體會結合教學與移動科技的重要性與趨勢。移動科技的普及,改變了傳統(tǒng)科技化學習的方式,尤其是時間及地點的限制;同時,以數字資源為中心的活動設計方式,也逐漸轉換為結合真實環(huán)境與數字資源的學習模式。
臺灣地區(qū)由過去的信息科技融入教學,到電子白板及電子書的推動,已經累積了很多的經驗;尤其是2002年起推動的十年期“數字學習計劃”,透過各界力量的結合,創(chuàng)造了豐碩的成果。其中將移動科技應用在各級學校的教學現場,更是科技化教育的推動重點。在移動學習的推動過程中,大專校院扮演非常重要的示范角色。惟有大學率先作為標桿,才能夠在未來引領各級學校推動移動學習。因此,大專校院有幾個需要面對的問題及任務:
1.拋開本立主義,尋求跨領域的合作:移動學習環(huán)境的建立,必須結合教育與科技兩方面的研究人員。各大學原先都有其發(fā)展的領域與專長,在進行移動學習研究及推廣的過程中,必須能夠重視其它領域的價值,才能有真誠的合作。同時,學校宜成立移動科技教學社群,鼓勵教師定期分享教學經驗。
2.教師觀念的建立及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推動移動學習過程中,扮演著引導學生的重要角色。如果教師不了解移動學習的優(yōu)勢及必然性,勢必造成推動上的阻礙。因此,在因應移動學習的變革同時,要透過各種培訓及會議,建立教師正確的觀念,化解他們的疑慮,并培養(yǎng)他們運用移動科技教學的能力。
3.研發(fā)合適的移動學習模式,建立示范模式:包括移動學習管理機制及平臺的建立、移動終端的選擇、移動學習策略的擬訂。
4.建立行政體系的配合與獎勵機制:在推動移動學習的初期,技術及教學模式的建立,都需學校的支持,包括行政、支持、教學及研發(fā)之人力、經費、相關資源等。學校應委派移動科技導入教學的專職人員或團隊,并制定編制與工作職責,來協(xié)助教師。同時,對于推動移動學習的教師,要提供一定程度的獎勵?,F實中,透過修改學校現有的法規(guī)及授課辦法,提供教務行政程序的協(xié)助及獎勵機制,是移動學習發(fā)展的重要的一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