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浙江杭州 310058;2.上虞市畜牧獸醫(yī)局)
高致病性禽流感曾在世界各地流行,給養(yǎng)禽業(yè)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我國普遍采用強制免疫方式防控該病[1]。
為有效評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效果,筆者自2006年開始參加實驗室疫病防疫檢測工作?,F(xiàn)將2008-2012年上虞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體水平檢測結果報告如下,以期評估近5年來該市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防控工作情況,為更好地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據(jù)和參考。
1.1待檢血清 2008-2012年每月隨機采自不同鄉(xiāng)鎮(zhèn)養(yǎng)禽戶家禽血樣,其中養(yǎng)殖場戶(包括規(guī)模養(yǎng)殖場及散養(yǎng)戶)521家、家禽交易市場45批次,共計血清樣品5744份。其中2008年抽檢養(yǎng)殖場戶65家、家禽交易市場11批次,計血清樣品992份;2009年抽檢養(yǎng)殖場戶115家、家禽交易市場12批次,計血清樣品1521份;2010年抽檢養(yǎng)殖場戶104家、家禽交易市場10批次,計血清樣品1125份;2011年抽檢養(yǎng)殖場戶155家、家禽交易市場6批次,計血清樣品1302份;2012年抽檢養(yǎng)殖場戶82家、家禽交易市場6批次,計血清樣品804份(詳見表1)。
1.2檢測試劑 高致病性禽流感血凝(HA)試驗和血凝抑制(HI)試驗抗原、陽性血清、陰性血清均由哈爾濱維科生物有限公司生產,由浙江省畜牧獸醫(yī)局實驗室提供,樣品稀釋液及紅細胞懸液自行配制。
1.3檢測方法 依據(jù)國家《高致病性禽流感診斷技術》(GB/T 18936-2003)標準,采用血凝(HA)試驗和血凝抑制(HI)試驗,對血清樣品進行高致病性禽流感抗體效價檢測[2,3]。
表1 2008-2012年上虞市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體檢測數(shù)
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毒株變異,所以采用疫苗種類也有不斷變化,2009年前多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亞型Re-5株單苗,2009年開始使用H5N1亞型Re-4和Re-5株雙價苗,2012年6月起,國家有關部門決定又將Re-5株和rLh-5株分別更換為Re-6株和rLh5-6株。上虞市自2012年底開始多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亞型Re-6株單苗進行免疫接種。本次2008-2012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體檢測結果以H5N1亞型Re-5株免疫抗體水平為主。
1.4結果判定 按照農業(yè)部標準,以紅細胞均勻分散在孔底周圍,傾斜血凝板時不流淌判為完全凝集,紅細胞集中在孔底中央呈圓點,傾斜血凝板時流淌判定為不凝集或血凝抑制。檢查各種對照,陰性血清滴度≤22(1∶4),陽性血清誤差不超過1個滴度,紅細胞對照無自凝現(xiàn)象,試驗成立,進行結果判定。能完全抑制4HAU抗原的血清最高稀釋度判為該血清的血凝抑制滴度。血清的血凝抑制滴度≥24(1∶16),判為免疫合格,否則判為免疫不合格。禽群免疫抗體合格率≥70%判為免疫合格。
2.1總體檢測結果 詳見表2。
表2 2008-2012年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體合格率統(tǒng)計
由表2可知,2008年檢測養(yǎng)殖場戶65家,血樣792份,家禽交易市場11家,血樣200份,共992份,免疫合格821份,合格率82.8%。2009年檢測養(yǎng)殖場戶115家,血樣1274份,家禽交易市場12家,血樣247份,共1521份,免疫合格1289份,合格率84.7%。2010年檢測養(yǎng)殖場戶104家,血樣943份,家禽交易市場10家,血樣182份,共1125份,免疫合格917份,合格率81.5%。2011年檢測養(yǎng)殖場戶155家,血樣1198份,家禽交易市場6家,血樣104份,共1302份,免疫合格1141份,合格率87.6%。2012年檢測養(yǎng)殖場戶82家,血樣755份,家禽交易市場6家,血樣49份,共804份,免疫合格710份,合格率88.3%。
從總體檢測情況看,2008-2012年上虞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體水平檢測合格率達84.9%,超過國家規(guī)定免疫合格率70%的標準,尤以養(yǎng)殖場戶免疫抗體水平合格率較高,達91.8%。但家禽交易市場合格率較低,僅為41.6%。究其原因,由于外來交易家禽比例較大,各地免疫水平參差不一,有關管理部門應加大監(jiān)管力度。
2.2不同疫苗來源的免疫效果檢測 詳見表3、表4、表5、表6。
表3 江蘇南京某公司生產疫苗的免疫效果觀察
表4 黑龍江哈爾濱某公司生產疫苗的免疫效果觀察
表5 山東青島某公司生產疫苗的免疫效果觀察
表6 河南鄭州某公司生產疫苗的免疫效果觀察
2008-2012年上虞市家禽養(yǎng)殖場(戶)采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疫苗主要來自江蘇南京、黑龍江哈爾濱、山東青島和河南鄭州等公司。由表3、表4、表5和表6可知,4家疫苗廠家所生產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均比較理想,合格率都在84%以上,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免疫合格率標準。
2008-2012年上虞市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亞型免疫抗體檢測結果表明,規(guī)模養(yǎng)殖場戶和散養(yǎng)戶免疫效果較好,合格率均在90%以上,惟家禽交易市場采集樣品檢測合格率較低,僅為41.6%(合格率最低為33.0%,最高僅55.8%)。有關管理部門應加強監(jiān)管力度。對4家不同廠家生產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亞型疫苗免疫效果檢測結果較為理想,免疫合格率均在84.9%以上,超過國家規(guī)定的合格率標準。
隨著養(yǎng)禽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高致病性禽流感毒株不斷發(fā)生變異,H7N9禽流感病毒危害人畜健康事件已向人們敲響了警鐘:市場流通環(huán)節(jié)必須加強監(jiān)管,消毒工作必須常抓不懈[4,5]。家禽交易市場流通性較大,必須采取綜合防控措施。
一是必須制定較為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嚴把交易活禽來源關,禁止無證活禽流入市場。
二是嚴格做好市場流通家禽的登記工作,真正做到餐桌之上的家禽也能進行追溯。
三是畜禽交易場所應定期進行嚴格消毒,保持市場環(huán)境整潔。
四是加強市場交易家禽的科學管理,提高交易市場家禽的健康水平。
五是對進入市場后死亡的家禽應嚴格做好無害化處理工作,嚴禁進行宰殺買賣。
六是有關部門應不定期進行免疫抗體檢測以評估流通家禽免疫保護力度等。
生產實踐表明,只有真正做好綜合防控措施,才能較為安全地進行活禽交易。
[1] 甘孟侯.禽流感(第二版)[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2:[8].
[2] 張根祥,劉曉瑛,戚一鳴,等.余姚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體的檢測與分析[J].浙江畜牧獸醫(yī),2009,34(3):28.
[3] 費強,韓曉堂.血凝抑制試驗的質量控制[J].家禽科學,2012(5):41-42.
[4] 劉忠琛,逢金良,劉寶大.非疫苗因素對雞免疫效果的影響[J].湖北畜牧獸醫(yī),2000(2):32.
[5] 池建峰.影響禽流感免疫效果的因素分析[J].湖北畜牧獸醫(yī),2012(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