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友龍
習仲勛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黨員,偉大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黨、我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和領導者之一,國務院原副總理,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第五屆、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在紀念習仲勛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習仲勛同志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和新中國誕生,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頑強奮斗,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輝戰(zhàn)斗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雹倮罱▏骸对诩o念習仲勛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3年10月16日。這段論述高度評價了習仲勛同志的一生。
習仲勛早年參加革命,出生入死、轉戰(zhàn)陜甘,是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和領導者之一。習仲勛1913年10月15日出生于陜西省富平縣一個農民家庭,早年接受革命思想,參加進步學生團體。在民族危亡和家庭苦難中出生成長的習仲勛,從小就向往光明進步,立志改變舊中國面貌。13歲的習仲勛,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15歲時,因參加黨領導的愛國學生運動被關押。在獄中,他立場堅定、斗爭堅決,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②齊心:《憶仲勛——紀念習仲勛同志100周年誕辰》,《人民日報》2013年10月18日。
1930年初,習仲勛受黨組織委派到國民黨西北軍楊虎城部做兵運工作,后任中共營委書記。1932年4月,他組織發(fā)動了“兩當兵變”,任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第五支隊隊委書記?!皟僧敱┳罱K歸于失敗……嚴峻的現實,對年齡還不足十九歲的隊委書記習仲勛來說,精神上的負荷是沉重的”③《習仲勛傳》(上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89頁。。1932年 8 月,習仲勛到照金楊柳坪找到劉志丹、謝子長,劉志丹鼓勵道:“干革命還能有不失敗的時候?失敗了再干嘛!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失敗的次數比你多得多。”①習仲勛:《陜甘高原,革命征程》(油印稿),1986年8月14日。聽完劉志丹的話,習仲勛受到巨大的鼓舞。劉志丹、謝子長率領紅軍陜甘支隊撤離照金時,把游擊隊第二大隊特務隊留下來,讓習仲勛參與領導,開展游擊戰(zhàn)爭。不久,習仲勛任特務隊指導員。1932年9月,他進入渭北革命根據地,任渭北游擊隊第二支隊政治指導員。②王新生:《習仲勛與照金蘇區(qū)》,《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3年第7期。1933年2月,他任共青團三原中心縣委書記,從事武裝斗爭、農民運動和青年工作。同年3月后,與劉志丹等同志創(chuàng)建先后以照金、南梁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1933年4月,中共陜甘邊特委在照金召開第一屆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陜甘邊區(qū)革命委員會,雇農周冬至當選為主席,習仲勛當選為副主席。此后,他歷任中共陜甘邊特委委員,軍委書記和共青團特委書記,游擊隊總指揮部政治委員,革命委員會副主席、主席等職務。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時任紅二十六軍第二團團長的王世泰在六十五年后評論說:“仲勛是陜甘邊區(qū)特委軍委書記和總指揮部政委……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他去過問。凡熟悉這段歷史的同志,都為習仲勛同志扎實的工作作風、任勞任怨的品德、身先士卒的精神所感動,認為他是搞地方工作的一個典范。”③王世泰:《習仲勛同志堅持陜甘寧根據地斗爭片段》(油印稿),1997年4月22日。閻家洼子會議以后,陜甘邊革命委員會根據特委指示,著手召開工農兵代表大會,籌備蘇維埃政府,習仲勛負責籌備,他意識到,要開好工農兵代表大會,首要問題是做好出席大會代表工作。有人質疑大會代表能否選舉好,習仲勛解釋說:“志丹同志說,原始社會都知道選有能力、有本領的人做首領,何況現在的人。先由村上選代表,再選鄉(xiāng)代表,再選政府組成人員?!雹芰曋賱祝骸都o念志丹同志九十誕辰》,載《劉志丹》,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9頁。大會采納了這個意見,確立了代表選舉辦法。1934年11月,他當選為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主席?!爱敃r他才21歲,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娃娃主席’”⑤齊心:《憶仲勛——紀念習仲勛同志100周年誕辰》,《人民日報》2013年10月18日。。他參與領導蘇區(qū)的游擊戰(zhàn)爭,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多次“圍剿”,出生入死,浴血奮戰(zhàn),在不斷排除內部“左”的和右的思想干擾中,壯大了紅軍武裝,鞏固和發(fā)展了革命根據地。他以極大精力領導黨的建設和政權建設,為土地革命戰(zhàn)爭年代紅色政權的鞏固和經濟的發(fā)展,做了許多探索性、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1935年春,陜北、陜甘邊兩塊革命根據地在反“圍剿”戰(zhàn)爭中連成一片,統(tǒng)一為陜甘革命根據地(又稱“西北革命根據地”),習仲勛為中共西北工委領導成員,并繼續(xù)擔任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主席。1935年9月,他和劉志丹同志等一大批領導干部在錯誤肅反中被王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的執(zhí)行者關押。黨中央和毛澤東經過艱苦卓絕的長征到達陜北后及時過問,他們才得以釋放和平反,從而挽救了西北這塊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地,使之成為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和八路軍奔赴抗日前線的出發(fā)點。
“抗日戰(zhàn)爭時期,遵照黨中央、毛主席的重托,習仲勛先后在關中、綏德地區(qū)擔任主要領導職務,把守陜甘寧邊區(qū)的‘南大門’和‘北大門’。他對黨的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工作中表現出來的才能和作出的貢獻,得到黨和人民的高度認可和贊譽?!雹摭R心:《憶仲勛——紀念習仲勛同志100周年誕辰》,《人民日報》2013年10月18日。1936年1月,習仲勛任中共關中特委常委、蘇維埃政府副主席、黨團書記。他到關中后立即根據中央精神和當地實際,糾正執(zhí)行土地政策問題上的偏差。“當時由于在土地政策上侵犯了中農利益,在經濟政策上沒收了商人一些東西,以及‘左’傾機會主義的‘肅反’政策,造成了關中蘇區(qū)群眾的相當恐慌,對外形成赤白對立。黨中央到陜北后,即進行對錯誤政策的糾正。由于干部不能很好掌握政策,在土地政策上又犯了右的傾向?!雹吡曋賱祝骸蛾P中黨史簡述》(油印稿),1943年1月8日。同年6月,習仲勛隨紅軍西征,先后任中共曲環(huán)工委書記、環(huán)縣縣委書記。習仲勛在環(huán)縣工作兩個月,便迅速打開了局面。1936年9月,又受中共中央委派赴關中,守衛(wèi)陜甘寧邊區(qū)南大門,長達6年。9月起任中共關中特委書記、游擊隊政治委員。他重點開展了三方面的工作,即蘇區(qū)與友區(qū)的區(qū)域談判,爭取民團并展開對民團的政治教育工作。與此同時,他十分重視關中特區(qū)的少數民族工作。⑧《習仲勛傳》(上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247-250頁。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習仲勛先后擔任中共關中特委書記、專員公署專員、軍分區(qū)和關中警備區(qū)第一旅政治委員。在習仲勛檔案中存有一份西北局高干會議期間黨組織當時對他所做的鑒定:“習仲勛是關中分區(qū)特委書記、專員及部隊的政治委員,統(tǒng)一領導關中的黨政軍民,堅持保衛(wèi)邊區(qū)和建設新關中,曾獲得顯著成績。凡是關中的人民,無論大人和小孩都知道他,都喜歡他……由于這一切,使得仲勛同志成為黨的寶貴的群眾領袖?!?習仲勛在關中分區(qū)的工作受到人民群眾的贊揚和黨中央、毛澤東的充分肯定。習仲勛曾回憶說:“以后的工作主要是鞏固內部,加強邊區(qū)民主建設,擴大與鞏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為爭取抗戰(zhàn)勝利而斗爭。”①習仲勛手稿,1967年9月28日,轉引自《習仲勛傳》(上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265頁。1942年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黨校校長。他組織領導分區(qū)軍民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軍事、政治和經濟斗爭,貫徹執(zhí)行黨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贏得了黨和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擁戴。1943年1月,毛澤東親筆為他書寫“黨的利益在第一位”的題詞,予以表彰。習仲勛曾回憶說:“毛主席親筆在一幅約一尺長、五寸寬的漂白布上寫了八個大字,上款寫‘贈給習仲勛同志’,下署‘毛澤東’。這個題詞,我長期帶在身邊,成了我努力改造世界觀的一面鏡子?!雹凇读曋賱讉鳌罚ㄉ暇恚?,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334頁。齊心同志深情地回憶道:“黨總支派學生黨員代表到地委請示匯報工作。這時,仲勛親自接見了我和白樹吉。在仲勛宿舍兼辦公室的窯洞里,我第一次看到掛在墻上的毛主席給他的親筆題詞‘黨的利益在第一位’。那題詞是用毛筆寫在漂白布上的。”③齊心:《憶仲勛——紀念習仲勛同志100周年誕辰》,《人民日報》2013年10月18日。同年2月,他調任中共綏德地委書記兼綏德、米脂警備區(qū)和獨立第一旅政治委員?!盀槲迨f群眾服務”,是習仲勛在綏德工作期間經常用來告誡自己的一句話。他深入農村,調查研究,培養(yǎng)典型,總結經驗,領導大生產運動,增強了當地的經濟實力,為鞏固和發(fā)展“三三制”政權做出了很大成績。在整風審干和“搶救運動”中,他抵制和糾正“左”的偏向,保護了干部和群眾?!霸谥賱椎闹苯宇I導下,綏德地區(qū)審干整風的甄別工作進行得扎實、果斷、有力。仲勛在作整風報告時說:‘對黨要忠誠,不要說假話,說假話就會起到破壞運動的作用?!€說:‘我們黨講黨性,我看實事求是就是最大的黨性?!麑憟蟾娼o中央和西北局,建議立即停止‘逼供信’,糾正‘左’的偏向。這在當時的形勢下,是要冒政治風險的,實屬不易?!雹荦R心:《憶仲勛——紀念習仲勛同志100周年誕辰》,《人民日報》2013年10月18日。
習仲勛當選七大代表時,還在關中分委擔任書記。1945年6月,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仲勛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同年8月,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其間,曾擔任爺臺山自衛(wèi)反擊戰(zhàn)臨時指揮部政治委員,參與領導了著名的爺臺山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取得了反頑斗爭的重大勝利??箲?zhàn)勝利后,中共中央在遴選西北局書記一職時,毛澤東說:“要選擇一位年輕的同志擔任西北局書記,就是習仲勛。他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雹荨读曋賱赘锩摹罚本褐泄颤h史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頁。1945年10月,習仲勛擔任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并兼任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政委。這一年,他剛剛32歲。
習仲勛長期主持西北局工作,為奪取西北地區(qū)革命勝利、建立和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夙興夜寐、忘我工作,作出了杰出貢獻??谷諔?zhàn)爭勝利后,習仲勛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委員、陜甘寧野戰(zhàn)集團軍政治委員、西北野戰(zhàn)兵團副政治委員、西北野戰(zhàn)軍副政治委員、西北軍區(qū)政治委員。他受毛澤東指示,領導策動了橫山起義,接應王震率三五九旅中原突圍返回延安。1947年3月中旬后,按照中共中央的戰(zhàn)略部署,他協(xié)同彭德懷指揮了保衛(wèi)黨中央、毛主席和陜甘寧邊區(qū)的戰(zhàn)役,相繼取得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zhèn)“三戰(zhàn)三捷”和隴東、三邊戰(zhàn)斗的勝利。齊心同志回憶說:“西北野戰(zhàn)軍在彭德懷同志和仲勛的指揮下,正確運用‘蘑菇’戰(zhàn)術,在取得延安保衛(wèi)戰(zhàn)勝利后,又接連取得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三戰(zhàn)三捷’,使蔣介石‘三個月解決陜北問題’的企圖化為泡影?!雹摭R心:《憶仲勛——紀念習仲勛同志100周年誕辰》,《人民日報》2013年10月18日。
習仲勛作為我軍優(yōu)秀的政治工作領導者,在整個解放戰(zhàn)爭期間,和彭德懷、賀龍同志,或轉戰(zhàn)西北戰(zhàn)場,或開展新式整軍運動等軍隊政治工作,或組織后方支前,戰(zhàn)勝了十倍于我的國民黨軍隊,為解放大西北、解放全中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習仲勛在主持西北局工作中,和林伯渠一起,為建設陜甘寧邊區(qū)嘔心瀝血,付出了巨大努力。尤其是在陜甘寧邊區(qū)土改中,他深入調查發(fā)現:“土改一到農村,就發(fā)生極左偏向。凡是動起來的地區(qū),多去強調‘貧雇農路線’,反對所謂‘中農路線’,都是少數群眾(不是真正的基本群眾)起來亂斗、亂扣、亂打、亂沒收財物、亂掃地出門?!雹儋Z巨川:《習仲勛:陜甘寧邊區(qū)土改糾偏》,《百年潮》,2008年第6期。他提出了區(qū)別老區(qū)、半老區(qū)、新區(qū)不同情況制定政策和糾正“左”的偏向的意見,得到黨中央和毛澤東的肯定,并轉發(fā)全國各解放區(qū)。毛澤東在轉發(fā)電報上特別批示:“完全同意習仲勛同志這些意見,華北、華中各老解放區(qū)有同樣情形者,務須密切注意改正‘左’的錯誤?!绷曋賱讖耐粮膶嶋H出發(fā)的工作建議,不僅對1947年的土改工作產生了積極作用,而且對新中國成立后進行大規(guī)模的土地改革也發(fā)揮了很好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習仲勛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代主席,西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第一野戰(zhàn)軍暨西北軍區(qū)政治委員,長期實際主持西北黨、政、軍全面工作。他夙興夜寐,殫精竭慮,實現了他“當好西北人民的忠誠勤務員”和“人民的長工”的諾言。②《習仲勛傳》(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1、1-2、8頁。
“當時西北廣大地區(qū)還未解放,彭德懷在前線指揮第一野戰(zhàn)軍挺進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賀龍奉中央之命入川……這一時期中共中央西北局實際上由習仲勛主持全盤工作。”③《習仲勛傳》(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1、1-2、8頁。他堅持黨的正確路線,從實際出發(fā),正確地、積極穩(wěn)妥地領導了西北地區(qū)5省的城市接管、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鎮(zhèn)反和“三反”“五反”及抗美援朝等重要工作。當時,“千頭萬緒,百廢待興。習仲勛夜以繼日地工作著,以非凡的氣魄和智慧推動著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雹堋读曋賱讉鳌罚ㄏ戮恚?,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1、1-2、8頁。
1950年1月19日,西北軍政委員會在西安成立。這是“西北區(qū)各省市高一級的地方軍政領導機關,并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領導地方政府工作的代表機關”⑤《西北軍政委員會組織條例(草案)》,1950年。。擔任副主席的習仲勛在就職典禮的講話中明確闡述了新生政權的施政理念。他說:“西北解放戰(zhàn)爭已經結束,我們就要進入一個和平建設的新時期。西北有三百三十九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漢、回、維、藏、蒙等十余個兄弟民族二千三百五十萬人口,有廣大的農、牧業(yè)和一定的工礦業(yè)基礎,有豐富的地下蘊藏,這些都是建設新西北的極好條件。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的,困難也很大,但依靠我們各族、各界人民的大團結,依靠我們正確地執(zhí)行各項政策,依靠我們艱苦奮斗,我們就完全能夠克服當前的各種困難,有步驟地進入經濟建設高潮和文化建設高潮。建設一個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的新西北?!雹蕖读曋賱孜倪x》,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頁。
西北地區(qū)的土地改革與其他地區(qū)相比具有自身的特點,在這里,土地問題與民族問題聯系在一起,數量很大的牧區(qū)和半農半牧區(qū)同農耕區(qū)情況截然不同,因而土地改革的任務極為艱巨,更為復雜。作為西北地區(qū)土地改革委員會主任的習仲勛為此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艱辛努力。1949年冬,習仲勛接到中共中央征求開展土地改革時間安排意見的電報后,即對西北地區(qū)的土地改革做了初步設想和籌劃:計劃1950年秋后,先在陜西大部分地區(qū),甘肅、寧夏部分地區(qū)和青海個別地區(qū)進行;1952年春耕前完成陜甘寧三省,基本完成青海土地改革工作。這個計劃得到了中央批準。習仲勛按照計劃逐步推進土地改革,他要求“許多事情要在土地改革前逐步做好,土改時便不會拖時過長”⑦彭德懷、習仲勛、張治中:《關于西北地區(qū)土改、減租工作簡況給周恩來的報告》,1951年3月16日。,即“做好剿匪、反特務、反惡霸、減租等工作中,發(fā)動了群眾,進入土地改革,而不是等到土地改革時才去發(fā)動群眾?!雹嗔曋賱祝骸对谖鞅避娬瘑T會第三次會議上的報告》,1951年3月24日。各地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和西北局的指示,掌握好土地改革的總路線和總政策,尤其是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不僅鼓勵了地主,更重要的是穩(wěn)定和保護了中農。在推進土地改革的進程中,習仲勛及時糾正了“過分強調貧雇農、放松中農的傾向”,“亂打、亂捆地主”等偏差,有力地推動了土地改革工作。1950年冬,在習仲勛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精心組織領導下,陜甘寧部分地區(qū)七百余萬人口首批土地改革工作順利完成。
習仲勛還親自兼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在西安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會上發(fā)表了題為《建設新中國,爭取世界和平,團結在毛主席的旗幟下前進》的講話,提出要建立“一個廣泛的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盡快經過各界代表會議及其他適當組織形式,實現西北人民的大團結,共同擔負起解放和建設大西北的偉大使命。”①《習仲勛傳》(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5、114頁。習仲勛以他豐富的經驗,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大顯身手。他十分注意同宗教領袖、上層人士交朋友,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團結廣大少數民族干部,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為了解決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他指出:“新民主主義的政治就是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的合作共事,而不是我們一黨包辦,是人民民主專政,而不是無產階級專政或共產黨專政。無產階級及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經過發(fā)揮自己的領導作用來實現的,這就是要承認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在政權中大家有份,善于在和大家合作共事中,提出代表全體人民利益的正確主張,獲得大家的真誠擁護,而將大家團結在自己的周圍?!雹诹曋賱祝骸对谖鞅避娬瘑T會第二次會議黨員干部會上的講話》,1950年7月7日。這段論述是有遠見卓識的,對于西北地區(qū)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早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就十分重視西北地區(qū)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方針政策。習仲勛是創(chuàng)造性地執(zhí)行這些方針政策的杰出領導人,因而,他為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
習仲勛在統(tǒng)戰(zhàn)工作中,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大膽而妥當地解決了復雜的民族宗教問題,團結爭取了一批少數民族宗教界上層人士,為鞏固新生政權,建立新的社會秩序,進行大規(guī)模的經濟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為了搞好西北的經濟工作,習仲勛在各有關部門各省市財經負責人會議上作了《為統(tǒng)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而斗爭》的講話,統(tǒng)一了大家的思想,接著,又以西北軍政委員會的名義,先后發(fā)出了《關于貫徹政務院統(tǒng)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為執(zhí)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于全國倉庫物資清理調配的決定的通令》和《為貫徹政務院關于實行國家機關現金管理的決定》等文件,在西北地區(qū)認真貫徹落實?!坝捎谥泄仓醒胛鞅本趾臀鞅避娬瘑T會采取一系列的正確措施,西北地區(qū)的財政狀況明顯好轉,各項稅收顯著增加。”③《習仲勛傳》(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5、114頁。習仲勛曾描繪過西北經濟的發(fā)展圖景,他指出:“戰(zhàn)爭結束后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建設,在建設事業(yè)中又是以工業(yè)建設為重心,以便經過一定時期,將西北由一個在經濟上散漫、落后的農牧區(qū),改變?yōu)楣I(yè)經濟起領導作用的先進地區(qū)。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有正確的步驟。恢復與發(fā)展現有的公私企業(yè),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有計劃地建設新的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這種新的大工業(yè)經濟,必須是用最新式技術裝備建立起來的,其中又以重工業(yè)為主?!雹堋读曋賱孜倪x》,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頁。隨后,中共中央西北局召開會議決定經濟建設方面以“鐵路、石油、煤、電、紡織五項為重點”,西北軍政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西北區(qū)經濟建設三年計劃草案提要》(1951-1953年)提出了石油、煤炭、電力、紡織、交通等行業(yè)的具體目標,還提到籌備建設鋼鐵、輪胎、硫酸、皮革、造紙等工礦業(yè)。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和習仲勛的大力爭取下,西北石油工業(yè)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得到長足發(fā)展,并成為帶動西北經濟發(fā)展的龍頭產業(yè)。
習仲勛在主持西北工作期間,正確貫徹執(zhí)行中共中央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一切從西北實際出發(f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受到中央的高度關注。1952年初,毛澤東曾問薄一波:“你講講,習仲勛這個同志怎么樣?”薄一波脫口而出:“年輕有為?!甭犕?,毛澤東不假思索地說:“如今他已經‘爐火純青’。”⑤《習仲勛革命生涯》,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頁。這四個字,是毛澤東對習仲勛的充分肯定和他在西北工作的高度評價。1952年8月7日,中共中央決定習仲勛和幾個大區(qū)的主要負責人調中央工作。習仲勛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了養(yǎng)育他的西北故土,踏上了參與中央工作新的征程。
綜上所述,習仲勛為解放大西北、建設大西北建立的功勛永不磨滅、永載史冊。他的光輝業(yè)績和卓越貢獻,特別是對西北革命和建設所做出的貢獻,深深銘記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中。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