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禮
畢業(yè)典禮上,老師最后給我們出了一道題:假如銀行每天都給你一筆錢,總數(shù)是8萬元,要求你在一天結束之前花完它,否則銀行將追回余款。不過,無論你能否用完這筆錢,當?shù)诙靵砼R的時候,你仍然會再次收到8萬元。如此循環(huán)往復。只是,銀行方面有權在某一天終止這項服務,但你不會知道具體的日期?,F(xiàn)在的問題是,在有效期內你會怎樣支配這筆錢?
有人開始竊笑,堂堂一位大學教授,怎么會想出這么無聊的題目。但大家還是回答了,有人說把錢用于旅游,有人說把錢用于美食,也有人說可以去搞投資或者發(fā)展慈善事業(yè)。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個女生傷透了腦筋,最后卻說還是干脆不要這筆錢的好,每天為了花錢而絞盡腦汁,太痛苦了。大家笑起來,說這種痛苦叫幸福,只可惜這只是假設。
老師收斂笑容,正色道:“這可不是假設,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這筆財富。其實這筆‘巨款還有個零頭,精確地說應該是86400元,也就是我們每天所度過的時間:24×60×60=86400秒!好好享用這筆巨款吧,它對你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講臺下頓時鴉雀無聲,所有學生都琢磨著這個題目,陷入了思考和感嘆。老師的良苦用心,我們都領會到了。
(摘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