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偉 ,楊久俊 ,王 曉 ,張茂亮 ,韓玉芳 ,羅忠濤
(1.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南鄭州 450052;2.天津城市建設(shè)學院;3.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設(shè)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鋁土礦資源豐富,但大都是高鋁高硅的中低品位鋁礬土礦,礦物組成以一水硬鋁石為主[1]。由于中國鋁土礦資源的特點,氧化鋁的生產(chǎn)多采用燒結(jié)法及聯(lián)合法生產(chǎn)工藝。氧化鋁工業(yè)尾礦中會產(chǎn)生大量赤泥,每生產(chǎn)1 t氧化鋁會附帶產(chǎn)出0.8~1.5 t赤泥[2]。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氧化鋁生產(chǎn)國,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2009年氧化鋁產(chǎn)量已達2378萬t,約占全球總產(chǎn)量的30%,赤泥累計堆積量已達2億t。隨著氧化鋁工業(yè)的發(fā)展和鋁土礦品位的下降,赤泥產(chǎn)出量將愈來愈大,巨大的產(chǎn)出量使赤泥處理問題在中國顯得尤為突出。筆者針對中國長城鋁業(yè)鄭州分公司產(chǎn)出的燒結(jié)法赤泥的資源特性進行系統(tǒng)研究,為有針對性地對赤泥選擇不同的綜合利用途徑提供參數(shù)和依據(jù)。
原料:選取中國長城鋁業(yè)鄭州分公司排出3個月左右的赤泥。赤泥經(jīng)管道從鋁廠排至赤泥堆場,采集樣品時沿赤泥管道的排出口向堆場中心,依次選取10個點挖取赤泥,去除表面0.05 m赤泥,各處挖取20 kg赤泥,并將赤泥混合。
儀器:PHS-25B型數(shù)字酸度儀;DBS-300型頂擊式標準篩振篩機;LS-C激光粒度分析儀;X′Pert PRO MPD型X射線衍射儀;JSM-6700F型掃描電子顯微鏡;GEM60型高純鍺γ譜儀。
1)參照 JTG E40—2007《公路土工試驗規(guī)程》對赤泥的含水率、密度和pH進行測定;參照GB/T 14684—2001《建筑用砂》中的篩分法對赤泥的顆粒級配進行分析;參考GB/T 16399—1996《粘土化學分析方法》對赤泥的主要化學成分進行測定。
2)采用激光粒度分析儀對赤泥的比表面積進行測定;采用X射線衍射儀對赤泥的主要礦物成分進行分析;采用掃描電鏡對赤泥的微觀結(jié)構(gòu)進行分析;采用高純鍺γ譜儀對赤泥的放射性進行檢測。
3)依據(jù)GB/T 12957—2005《用作水泥混合材料的工業(yè)廢渣活性試驗方法》,通過28 d抗壓強度比的方法評價赤泥的活性。
表1 赤泥的物理性能
赤泥含水率影響赤泥脫堿處理及綜合利用時的加水量。試驗結(jié)果表明,風干后赤泥依然擁有較大含水率(28.1%)。這可能是因為赤泥顆粒較細,且赤泥顆粒中含有較多容易吸水的物質(zhì),導致赤泥具有一定的保水性。
密度與赤泥元素含量息息相關(guān),是赤泥粉體重要物理性能之一。表1表明赤泥密度為2.99 g/cm3。
pH與赤泥的形成過程和化學成分密切相關(guān),檢測結(jié)果顯示赤泥pH較高,呈強堿性。這可能是因為赤泥在溶出時經(jīng)堿液浸泡,使得赤泥中殘留一定量KOH、NaOH等可溶性強堿。另外,赤泥顆粒表面吸附的離子類型對其pH也有一定的影響[3-5]。
烘干后的赤泥為砂狀顆粒,通過篩分試驗發(fā)現(xiàn)赤泥的粒徑主要集中在0.15~0.6 mm,其顆粒級配曲線見圖1,經(jīng)計算其細度模數(shù)為1.5,略小于細砂。
圖1 赤泥顆粒級配
赤泥原樣的比表面積較小,僅為183.6 m2/kg,小于硅酸鹽水泥的細度要求(>300 m2/kg)。經(jīng)球磨機粉磨后的赤泥比表面積明顯增大,為赤泥原樣的7.8倍,這說明赤泥顆粒間粘結(jié)力較弱,很容易通過機械力分散,具有易磨性。
圖2是赤泥掃描電鏡照片。從圖2可以看出,許多不規(guī)則的小顆粒粘結(jié)成致密的團聚體,顆粒粒度僅幾微米到幾十微米。這可能是赤泥顆粒表面部分游離氧化物的膠結(jié)作用形成的[6-7]。
圖2 赤泥的微觀結(jié)構(gòu)照片
赤泥的放射性是限制其綜合利用的另一關(guān)鍵因素。試驗主要采用GEM60型高純鍺γ譜儀針對赤泥中的放射性元素鈾-238、鐳-226、釷-232和鉀-40等進行分析,并通過比活度和內(nèi)、外照射指數(shù)評價其放射性大小。檢測結(jié)果見表2。從表2看出赤泥的主要放射性來源是釷-232,且赤泥的外照射指數(shù)為2.12,大于GB 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關(guān)于建筑主體材料天然放射性核素鐳-226、釷-232、鉀-40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時滿足IRa≤1.0、Ir≤1.0的要求。因此赤泥若用于建筑材料,必須采取相應的放射性核素屏蔽措施。
表2 赤泥的放射性
表3是赤泥和硅酸鹽水泥熟料化學成分對比。表3表明,赤泥的主要成分是CaO和SiO2,其次是Fe2O3和Al2O3,這些與水泥的主要化學成分相符;堿含量 R2O(Na2O+0.658K2O)為 4.2%,大于 GB 175—1999《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中硅酸鹽水泥熟料關(guān)于堿含量的要求;鈣鋁比為5.47,鈣鐵比為3.62,與水泥熟料的成分相比均應做相應的調(diào)整[8]。
表3 赤泥和硅酸鹽水泥熟料化學成分對比 %
圖3是燒結(jié)法赤泥XRD譜圖。從圖3看出,赤泥的主要礦物組成為鈣鈦礦、硅酸二鈣、霞石和方解石等。霞石或方解石可能是氧化鋁生產(chǎn)過程中加入生石灰或通入CO2后煅燒結(jié)果所致。此外,不同堆存時間的赤泥,其礦物組成也有一定的區(qū)別。通常,隨著堆存時間的延長,硅酸二鈣的特征峰會越來越不明顯,而霞石的特征峰則有增加的趨勢,其他礦物的特征峰沒有明顯的變化。另外據(jù)資料顯示[9],燒結(jié)法赤泥中還含有少量的赤鐵礦、鐵鋁酸鈣固溶體、硅酸鎂鈣、含水鋁硅酸鈉等礦物成分,而該譜圖中沒有顯示可能是由于有些礦物的含量較少,有些礦物呈膠狀,也有些礦物是因為特征峰的重疊導致難以分辨。
圖3 燒結(jié)法赤泥XRD譜圖
赤泥的活性與其表面功能團的化學行為有關(guān),表面功能團在顆粒吸附、解吸、酸堿等化學反應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由于表面功能團很難定量測定,因此用28 d抗壓強度比K來表征赤泥的活性,K=摻赤泥的試樣28 d抗壓強度/硅酸鹽水泥28 d抗壓強度。摻赤泥試樣28 d抗壓強度為33.2 MPa,硅酸鹽水泥28 d抗壓強度為43.6 MPa,因此K等于76%。K等于76%符合GB 12958—1999《復合硅酸鹽水泥》中活性混合料28 d抗壓強度比K≥75%的要求,因此赤泥屬于活性摻合料。若能適當降低赤泥的放射性,赤泥將可以大摻量用于建材行業(yè),可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
通過大量試驗系統(tǒng)研究了中國長城鋁業(yè)鄭州分公司排出的燒結(jié)法赤泥的資源特性,得出結(jié)論:1)赤泥為土黃色砂狀顆粒,含水率較大,自然風干后仍為28.1%,容易吸水;赤泥的密度為2.99 g/cm3;赤泥中含有大量堿性物質(zhì),pH較高,為12.62,屬于強堿性污染物。2)赤泥顆粒分散不均勻,整體細度較小,細度模數(shù)為1.5,小于細砂,主要粒徑集中在0.15~0.6 mm;赤泥的比表面積較小,為183.6 m2/kg,有易磨性,粉磨20 min后比表面積為1440 m2/kg;赤泥由許多不規(guī)則小顆粒粘結(jié)團聚成大顆粒。3)赤泥放射性核素含量較高,其內(nèi)、外照射指數(shù)分別為0.96和2.12,其放射性來源主要是釷-232。4)赤泥化學成分以CaO、SiO2、Al2O3和Fe2O3為主, 這 4種組分含量之和約為85%。赤泥礦物成分主要為鈣鈦礦、硅酸二鈣、霞石和方解石等,還含有少量赤鐵礦、鐵鋁酸鈣固溶體、硅酸鎂鈣、含水鋁硅酸鈉等礦物成分。另外赤泥還具有一定的潛在活性,其28 d抗壓強度比K≥75%,表明其為活性摻合料。綜合以上分析發(fā)現(xiàn),赤泥的物質(zhì)組成使其適合用于建材行業(yè),尤其是作為水泥原料,但限制赤泥綜合利用的關(guān)鍵因素有2個,即堿含量較大和放射性核素超標,因此降低赤泥的堿含量、屏蔽其放射性核素是解決赤泥綜合利用途徑的核心問題。
[1]畢詩文,于海燕.氧化鋁生產(chǎn)工藝[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1-5.
[2]楊志民.我國氧化鋁生產(chǎn)的綜合回收與利用[J].世界有色金屬,2002(2):35-38.
[3]Fang H Y,Evans J C.Long-term permeability tests using leachate on a compacted clayey liner material[C]//West Conshohocken of USA:ASTM Symposium onFieldMethodsfor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and Their Standardization,ASTM STP.1988:75-78.
[4]侍倩,李翠華.酸、堿對粘土物理性質(zhì)的影響的試驗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1,34(5):84-87.
[5]Steele R,Hu Z X.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C]//Philadelphia of USA:Envo Publishing Company.1987:301-309.
[6]Garau G,Castaldi P,Santona L,et al.Influence of red mud, zeolite and lime on heavy metal immobilization,culturable heterotrophic microbial populations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a contaminated soil[J].Geoderma,2007,142(1/2):47-57.
[7]Cengeloglu Y,Tor A,Ersoz M,et al.Removal of nitrate from aqueous solutionbyusingredmud[J].Sep.Purif.Technol.,2006,51:374-378.
[8]韓玉芳,楊久俊,王曉,等.燒結(jié)法和拜耳法赤泥的基本特性對比及利用價值研究[J].材料導報,2011,25(11):122-125.
[9]劉作霖.赤泥脫堿的性質(zhì)及其利用[J].輕金屬,1979(4):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