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俠
教師對學生恰當?shù)恼Z言評價,能激勵學生積極向上,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以及豐富的想象。相反,如果教師沒有顧及學生的立場和感受,給予不恰當?shù)脑u價,就會嚴重挫傷學生心理,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探索欲望。總之,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可忽視。
【案例一】
教師:請同學們找一找《師恩難忘》一文中,哪些詞最能體現(xiàn)田老師的教學特點?
學生:“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引人入勝”。
教師:非常正確,就是這幾個詞!
【點評】
不難看出,這位教師已經(jīng)把自己當成了“裁判長”,對學生的認知能力發(fā)出了毋庸置疑的絕對評判。無形中,教師就擁有了對教學內(nèi)容的絕對控制權。如此評判,除了讓學生提心吊膽地揣摩教師所設問題的意圖來投教師所好之外,沒有留給學生自主構思的空間,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知識現(xiàn)狀、情感體驗、技能與方法。
成功的教師,總是善于啟發(fā)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并能注重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交流的勇氣和自信,同時也能讓學生享受到參與課堂互動的快樂和幸福。
【參考設計】
你真是一個善于觀察、思考的男孩,能把你找到這個答案的秘訣告訴大家嗎?我們一起分享。
【案例二】
教師:周彪同學的朗讀節(jié)奏有些快,感情也不太充沛,而且也沒有做到抑揚頓挫,總體效果不理想,哪位同學能超越他?
全班同學默不作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經(jīng)過一番思想斗爭,最后有三五個同學在猶豫中慢慢地舉起了手。
【點評】
這位老師的評價或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或許是為了尋找能夠準確把握本課情感并恰當表達渲染,或許是為了給這位學生適合的評價,并借機引出下一位同學??墒沁@樣的評價,會大大挫傷那位朗讀的同學的自信,他以后還有勇氣參與朗讀嗎?而那些朗讀能力不出色的同學難道不會因此而生畏嗎?
成功的教師,總是能換位思考,想學生所想,善于用鼓勵的語言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善于用細膩周密的心思去呵護學生的自尊,善于用體貼的動作去親近學生。
【參考設計】
周彪同學剛才的朗讀比較流利,但是為了讓他的朗讀水平再上一個臺階,現(xiàn)在,請大家為他提出寶貴的意見。
【案例三】
學生:《黃鶴樓送別》的第二節(jié)“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云,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
教師: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班的同學眼光特別敏銳,不放過任何可疑的問題。哪位同學能幫他解開疑惑?
【點評】
表面上看,老師的這一段評價充滿了智慧與機智,老師既對學生的質(zhì)疑加以肯定與贊賞,又注重調(diào)動其他同學的思維,達到生生互動的效果,但如果細細琢磨一下,教師用詞也有不妥之處:首先,“你們班”疏遠了師生距離,缺少親切感。其次,“我”并沒有與孩子們?nèi)跒橐惑w參與課堂,與學生對話的只是一個職業(yè)化的“老師”。
【參考設計】
我發(fā)現(xiàn)咱們班同學眼光特別敏銳,特別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哪位同學能幫他解開疑惑?
【案例四】
學生:這次的作文《我的媽媽》,您要求我們寫媽媽如何關心我們,愛護我們,給我們溫暖的事例,可是,我的媽媽卻只顧打麻將、抽煙、喝酒,實在找不到她關心、疼愛我的事情,我能寫一篇呼喚媽媽愛我、愛家、愛生活的作文嗎?
教師:那怎么能行?不按要求寫就不是一篇好作文。這樣吧,你把爸爸關心你的事就當成是媽媽做的。
【點評】
通過以上師生有關作文的對話,我們仿佛看到一個嚴謹認真的語文老師。對待學生寫作很有一套,能指導學生靈活運用,以不變應萬變。可反過來思考一下,這是一次平常的作文訓練,這種訓練應該是寫真實的生活,讓學生有感而發(fā)。本次作文既不是比賽,也不是升學考試,務必按要求寫,否則就跑題。我個人認為:老師了解到該學生的家庭狀況后,應該鼓勵該生去喚醒這位不關心孩子的媽媽。這樣既能讓該生生活在溫暖的家庭里,享受母愛,又教育了她的母親,同時,該同學再寫這類作文也就有事可寫、有情可抒,豈不是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設計】
可以呀!你的想法很好,我相信你會成功!把你對媽媽的關心、對媽媽的愛以及對媽媽的期待都寫出來,媽媽一定會給你一個驚喜和一個溫暖的家。
從以上幾例觀之,教師評價語言的“冷”與“暖”,直接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語言的運用當慎之又慎。
(作者單位 江蘇省豐縣東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