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
當看到那些精美絕倫的藝術品時,我們常常會用“鬼斧神工”四個字來形容?!肮砀窆ぁ边@個成語是形容技藝精湛,好像不是人力、人手能做到的。
美國西部的科羅拉多高原,就有這樣一群雕塑,真正稱得上“鬼斧神工”。因為它們不是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而是大自然的奇妙之手雕塑的,它們千姿百態(tài),絕無雷同之處。這些奇異的雕塑在阿切斯,英語“ARCHES”(阿切斯)就是石拱的意思,在200多平方千米的范圍內(nèi),聚集著2000多個天然拱形巖石。所以,地名就叫“阿切斯”,現(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成了國家公園,供人們參觀游覽。
走進國家公園的大門,你別指望有林蔭大道,有的只是高大的褐紅色石壁山崖,刀切斧劈似的(題圖)。穿過峽谷,眼前一亮,一組林立的怪石闖進人們的眼簾,“濃妝艷抹”,暗紅色的石頭,奇形怪狀,有的像等著丈夫歸來的妻子;還有的像大大的猴子腦袋,千奇百怪(圖1)。
順著公園里的道路前進,一彎一景,一景一拱,大大小小的拱形巖石撲面而來。有著名的“雙拱”(圖2),從前方看,兩個拱形好像連環(huán)套,套在一起,是誰的大手筆如此奇妙呀?
再轉過一道彎,便來到一片朱紅色石壁前。午后的陽光將石壁照得通紅通紅,好像熊熊火爐里的爐壁。石壁上赫然一道巖石拱門,仿佛人工雕琢而成。奇怪的是,拱門下的石地也下凹成“反拱形”,上下拱形,就像是只“眼眶”,人站在“眼眶”中顯得那么渺小,那么有趣(圖3),讓人深深體會到大自然的偉大和神奇。
再向前走,便來到世界上跨度最長的拱形巖石——纖拱。它有91.8米長,40多米高。為什么叫纖拱呢?因為巖拱的最細處不到半米厚。遠遠望去,纖細而苗條,就像兩只蜥蜴伸著細長的舌頭,連接在一起(圖4)。這種完全脫離山體的纖拱,可能不久以后就會消失,因為自然界中的風呀、雨呀、微生物呀,都對它有腐蝕作用。
阿切斯不光有光怪陸離的巖拱,還有令人心驚肉跳的“平衡石”。你瞧這塊石頭上面頂著一塊大石頭,好像“海獅頂球”(圖5),兩塊石頭只有很小的接觸面,任憑風吹雨打,卻屹立不倒,讓人嘖嘖稱奇。
是什么原因讓阿切斯擁有這么多奇特的巖拱呢?原來,這里幾億年前是海底,當?shù)貧み\動大海撤離時,來不及撤退的海水便蒸發(fā)成厚厚的鹽層。隨后,從山上沖下來的砂石與鹽層混合,堆積成鹽丘。1000萬年前,風雨和河流開始侵蝕這些砂與鹽組成的砂巖,鹽便慢慢溶解,砂巖從內(nèi)部剝落崩塌,缺口慢慢變大,形成了今天的拱形巖石。
阿切斯,地球滄海桑田變遷的標本,大自然的雕塑作品,不禁讓人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