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云
瑞典有一項電器設計大賽名為“設計實驗室”,其宗旨是“引領未來家電生活”。這項大賽的參賽對象是世界各地的大學生。2012年度大賽的主題是“體驗設計”,主題要求大學生在電器設計時要有跨域的理念,盡量從其他行業(yè)的設計中汲取靈感,設計出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具有多重感官體驗的新潮家電。結果,有10項設計獲得評委會的高度認可,最終有3項設計分獲一二三等獎,其他7項則獲入圍獎。
1.懸空凈化球大賽一等獎。該球表面涂有熒光涂料,白天可吸收太陽能,夜間則發(fā)出藍盈盈的光,看上去就像一只只螢火蟲。球中裝有過濾劑和芳香劑,能夠過濾室內的空氣并使之芬芳四溢。該球使用氦氣飄浮,創(chuàng)意來自我們常見的氣球,需要更換時會飄落至地面。
2.格子冷藏墻大賽二等獎。這堵墻看上去像一片平面版的蜂窩,實際上可以起到冰箱的作用。每個蜂窩格可以單獨打開,讓少量食物冷藏其中;也可以成片打開,儲存大量食物。這款冷藏墻還通過微型電腦達到智能節(jié)電的目的,功率隨占用格子的數量而改變,格子占用少就耗電少,沒被占用會停止運行。
3.味道指示器大賽三等獎。廚師們在烹飪菜肴時,有時需要嘗一下味道,這讓食客們感覺不爽。味道指示器看上去像是一把湯勺,實際上可以幫助廚師們顯示菜肴的味道,包括成度、甜度、酸度、辣度等多個指標,然后通過無線傳輸的形式傳輸到電腦上顯示出來。
4.自主攪拌器烹飪某些食物需要有人守在鍋邊不停地攪拌,而挪威科技大學學生設計的這款自主攪拌器可以自動攪拌食物。不過,采用這種攪拌器的爐灶必須是電磁爐,因為自主攪拌器的設計原理是利用電磁爐的磁場,而不是外接電源。磁場的作用不僅可幫助攪拌器動起來,而且可以自主保持平衡,無需人親自動手。
5.多功能智能吊燈這款平板狀吊燈可變換顏色和亮度,以營造出用戶最喜歡的用餐氛圍。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它可掃描用戶每日的飯菜,建立詳細的膳食檔案,給予用戶合理的膳食建議,列出用戶可能需要的菜譜。這款吊燈實際上還是一個液晶顯示器,所有膳食建議都能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顯示在上面。
6.烹飪罐這個像化學儀器的烹飪罐可以使一些食物在其中進行解凍、打泡、粉碎、煮沸等過程,最終變得十分細膩且松軟可口。整個過程具有“魔術”般的觀賞性,用戶可以透過烹飪罐中部的玻璃壁進行欣賞。
7.智能音樂餐盤想知道自己所吃的食物會奏出怎樣的音樂嗎?這款餐盤可以把其中的食物信息無線傳輸給智能手機,專用的軟件會把不同的食物轉化為不同的音符,從而合奏出一曲“食物交響樂”。聽著這樣別致的樂曲,用餐過程會變得妙趣橫生。
8.泡沫調料罐這種泡沫調料罐中裝有多種天然調料。它可根據你選擇的口味,通過納米技術把這些調料按照不同的成分和比例自動進行調制,最終配制出用戶所需味道的泡沫狀調料。
9.智能儲食器這種樹狀智能儲食器的每個“枝頭”都可掛一個罐子,“枝頭”上的傳感器可以檢測罐中食物的數量和新鮮程度,并把相關信息無線傳輸給用戶的智能手機。用戶還可以遙控儲食器,讓它自動加熱或烹煮某個罐子中的食物。
10.記憶咖啡壺中國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的一位大學生設計出一款記憶咖啡壺。通過掃描掌紋,它可以記住用戶對咖啡口味的偏好,如濃度、甜度等,下次再次掃描掌紋,它就可以烹煮出一杯個性化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