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碧,陳 勇,曾白華
(綿陽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四川 綿陽 621000)
TORCH是Nahmias于1971年提出的能引起胎兒先天性宮內感染及圍產期感染,導致先天性畸形或發(fā)育異常的幾種病原體的聯稱。具體包括弓形蟲(Toxoplasma,TOX)、風疹病毒 (Rubella virus,RV)、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 virus,CMV)、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Ⅰ+Ⅱ)。婦女在妊娠期間尤其是孕早期(3個月之內)若被其中一種或幾種病原體感染后,多導致流產、死胎、早產或胎兒先天畸形、智力障礙等嚴重不良后果。TORCH對優(yōu)生優(yōu)育、提高人口素質等有著重要意義。目前國內大多數醫(yī)院多采用TORCH的IgM抗體進行篩查,陰性者排除感染,但IgM抗體試驗影響因素較多,單純使用IgM篩查易出現假陽性。IgG試驗對于排除IgM試驗假陽性有極大幫助[1]。本文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對綿陽地區(qū)1 358例妊娠期婦女同時進行TORCH的IgM和IgG檢測,了解妊娠婦女TORCH感染的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來我院進行產前檢查的孕婦1 358例,年齡19~46歲。
1.2 標本采集和實驗方法 待檢孕婦空腹抽取靜脈血2~3 ml,離心10 min,分離血清待檢。采用邁康準TM-TORCH-IgM/IgG酶聯免疫試劑盒(美國Trinity Biotech公司生產)進行檢測。
1.3 結果判定 ISR值=患者血清樣本OD值/臨界值,ISR值<0.9判為陰性,0.91~1.09判為可疑,>1.10判為陽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算各項陽性率。
2.1 1 358例孕婦血清標本TORCH的IgM/IgG檢測結果 檢測1 358例孕婦血清的TORCH-IgM,陽性率以RV最高,其次為HSVⅠ型,TOX陽性率最低;同時做TORCH-IgG檢測,CMV陽性率最高,其次為HSVⅠ,TOX陽性率最低,見表1。
表1 1 358例孕婦血清標本TORCH的IgM/IgG檢測結果
2.2 TORCH的IgM/IgG檢測的4種篩查結果 lgG(+)IgM(-):以CMV所占例數最多;IgG(-)IgM(+)和IgG(+)IgM(+):RV例數最多;IgG(-)IgM(-):TOX例數最多,見表2。
表2 TORCH的IgM/IgG檢測的4種篩查結果(例)
TORCH感染的血清學檢測是目前用于早期產前篩查,指導優(yōu)生優(yōu)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弓形蟲(TOX)是人畜共患性疾病,最終宿主是貓、犬類動物。孕婦若感染,可引起流產、死胎、無腦兒、腦積水等,其感染率與衛(wèi)生條件、生活習慣、職業(yè)等因素有關;風疹病毒(RV),其傳播途徑為呼吸道,人是唯一宿主,成人多為不顯性感染,臨床癥狀輕微,預后良好。孕婦感染主要引起先天性風疹綜合征(CRS),臨床表現為新生兒白內障、耳聾及心血管系統(tǒng)缺損。孕早期感染后胎兒致畸率顯著大于妊娠24周后[2]。及早診斷和干預,可預防新生兒CRS的發(fā)生;CMV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宮內感染的因素,人是唯一宿主,成人的感染率>90%[3],若孕婦感染CMV,可引起脈絡膜視網膜炎、黃疸、血小板減少、小頭畸形等。HSV分為Ⅰ和Ⅱ型。Ⅰ型為呼吸道傳播,多見于原發(fā)感染,我國婦女感染以Ⅰ型為主,約占感染者的80%以上[4];Ⅱ型為性傳播,主要引起生殖道皰疹。孕婦因HSV原發(fā)感染或潛伏的病毒被激活后,病毒可經過胎盤感染胎兒,誘發(fā)流產、早產、先天性畸形或死胎。這四種病原體先天感染的共同特點是,孕婦首次感染傳染胎兒的概率大于再感染;懷孕早期(<20周)的首次感染對胎兒的危害遠遠高于懷孕后期。
有文獻報道孕婦由于免疫力下降和內分泌失調而容易發(fā)生原發(fā)性TORCH感染,同時既往感染潛伏在體內的病毒也易被激活,發(fā)生復發(fā)感染[5]。巫翠云等[6]研究表明TORCH感染還是導致妊娠不良結局的重要原因。TORCH在宿主感染早期(4~7 d),血清中即可檢出IgM抗體,存在2~3個月,是TORCH早期或急性期感染的診斷指標;IgG抗體出現時間較晚(約感染15 d后),在血清中可存在數年至數十年,表示既往感染。聯合IgM/IgG的篩查,有助于了解孕婦是新近感染、再感染還是既往感染。4種篩查結果的臨床意義:(1)IgG(+)IgM(-)表示既往感染或接種疫苗,有一定的免疫力;(2)IgG(-)IgM(+)表示新近感染或急性感染;(3)IgG(+)IgM(+)表示既往感染或再感染;(4)IgG(-)IgM(-)表示無免疫力,可做預防免疫接種。(2)和(3)均有新近感染的可能性,需做IgM的確認實驗,如采用重復測定IgM、PCR、免疫印跡實驗等排除IgM假陽性。同時多次檢測TORCH IgG由(-)轉(+)或低濃度轉高濃度,或IgM由(-)轉(+)說明為急性感染或再感染。
綿陽地區(qū)1 358例孕婦的TORCH-IgM檢測,TOX、RV、CMV、HSVⅠ及HSVⅡ的陽性率分別為0.15%、1.18%、0.37%、0.44%、0.22%。從感染的情況來看,RV感染率最高,其次為HSVⅠ型,TOX感染率最低。RV和HSVⅠ均為呼吸道傳播,孕婦感染率增高考慮可能與環(huán)境衛(wèi)生和個人衛(wèi)生習慣等因素有關。TOX感染率最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加強動物的免疫接種、減少或避免孕婦與貓、狗等動物的接觸等手段有效的降低了感染率;TORCH-IgG檢測,TOX、RV、CMV、HSVⅠ及HSVⅡ的陽性率分別為6.12%、64.0%、94.7%、92.5%、17.8%。以CMV感染率最高,其次為HSVⅠ型,TOX感染率最低。本文檢測結果與各地文獻報道差異較大[2,6-8]。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有:各地所用檢測試劑不同,試劑的敏感性、特異性不同;其次,各地的經濟文化差異、環(huán)境、衛(wèi)生習慣、文明程度等,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TORCH感染具有潛伏、慢性、易復發(fā)的特點,且臨床多無癥狀或癥狀較輕而易被忽視。因此早期干預至關重要。同時,感染T0RCH并無特效藥,由于感染階段不同,治療手段也有很大的不同,且藥物治療也可能會影響胎兒。對于孕早期及中期檢測出TORCH-IgM陽性建議終止妊娠;對于妊娠晚期或不愿終止妊娠的孕婦應積極治療,并結合超聲波檢查、羊水穿刺檢查等其他檢測技術動態(tài)監(jiān)測提早采取措施,避免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畸胎、早產、流產、新生兒死亡等不良后果的發(fā)生。
[1]倪安平.四種病毒和弓形蟲衣原體支原體感染實驗室檢測的重要性[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3,26(3):133-135.
[2]肖小敏,范 煒,湯小湄.TORCH感染的產前診斷與處理[J].新醫(yī)學,2009,40(3):152-153.
[3]江 婷,劉成程,陳冬梅.TORCH感染的血清學篩查[J].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11,13(4):186-188.
[4]陳貴誠,唐 寧.TORCH系列感染與優(yōu)生優(yōu)育的研究進展[J].廣西醫(yī)學,2001,23(5):1129-1131.
[5]閆存玲,李志玲,劉 平,等.北京地區(qū)孕前和孕早期婦女TORCH感染情況調查[J].檢驗醫(yī)學,2009,24(11):777-780.
[6]巫翠云,邱梅花,潘在興,等.孕期婦女TORCH感染檢測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1.22(23):41-42.
[7]孫宏躍,吳建華,徐廣立.鄭州地區(qū)妊娠婦女TORCH感染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l1,6(36):274-275.
[8]賈 萍,呂 濤,賀 欣.銀川市6056例TORCH監(jiān)測結果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0,32(8):75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