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寧蘇琴
(延安大學西安創(chuàng)新學院,陜西 西安 710000)
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語言學習更為成功、更為自由、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為或行動”。[1]國內(nèi)外學者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對學習策略進行了大量研究。如 Oxford[1]、O’Malley&Chamot[2]等對學習策略進行了定義和分類;W en&Johnson[3]等對觀念與策略、策略與成績的關(guān)系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對外語教學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然而,國內(nèi)學習策略的研究多以英語專業(yè)學生為對象,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研究并不多見,對獨立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研究就更少了。相對于一、二本學生,獨立學院的學生在語言基礎、學習動機、自主學習意識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4]。研究獨立學院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學習策略使用情況,為進一步的教學改革提供依據(jù)。本研究以延安大學西安創(chuàng)新學院二年級非英語專業(yè)的29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試圖了解學生學習策略使用的總體現(xiàn)狀,分析不同水平學生策略使用的差異性以及分析策略使用與學習成績的相關(guān)性。
英語學習策略調(diào)查問卷。問卷分兩部分:一是學生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齡等。二是學習策略問卷,本研究采用目前公認比較有效的Oxford(1990)語言學習策略調(diào)查表(SILL)。該量表由記憶策略、認知策略、補償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六個分量表構(gòu)成??偭勘淼男哦认禂?shù)是0.916。問卷共50個題,采用句子陳述形式,用了1-5級量表計分,從“幾乎完全不符合”到“幾乎完全符合”。要求受試者根據(jù)題項陳述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程度選擇相應的等級。
英語學習成績。本調(diào)查的英語學習成績采用的是2012年下半年英語期末考試成績。該試卷由我校幾位具有豐富大學英語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共同命制,題型和分值參考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要求。本次考試后采用流水改卷,學生成績真實可靠。
290份問卷于2013年3月在課堂發(fā)給學生填寫,回收問卷270份,除去13份無效問卷,實際收回有效問卷257份。其中男生93份,女生164份。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了SPSS11.7。首先,調(diào)查學生學習策略使用的總體情況;然后,用獨立樣本T值檢驗分析高分組和低分組在策略使用上的差異。最后,用Pearson相關(guān)分析法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算出策略與成績之間的相關(guān)系數(shù)。
總體上看,獨立學院學生英語學習策略使用的情況很不理想。Oxford[4]認為,平均值在1.0-2.4屬于使用頻率較低;2.5-3.4屬于中等;3.5-5.0屬于較高。從本次調(diào)查的結(jié)果來看,策略使用總的平均值為2.6691,策略使用處于中等偏低水平。使用頻率最高的是補償策略,最低的是記憶策略。補償策略使用的頻率最高,說明雖然獨立學院的學生語言基礎薄弱,但為了彌補讀寫中語言知識的不足,他們會努力借助補償策略來克服學習中的障礙。盡管在學習過程中遇到諸多困難,他們能夠努力調(diào)整情感,克服學習中緊張和焦慮心理,積極尋求幫助,因此相對較多的使用情感策略。值得注意是記憶策略使用的頻率最低,進一步分析看出,記憶策略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是新舊知識聯(lián)系、按照讀音規(guī)則記單詞等方法,而聯(lián)想、運用形象等方法使用頻率較低,說明學生記憶方法單一,缺乏對記憶策略的全面了解,因而平均值較低。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可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較多采用任務型、交際型教學方法,較少向?qū)W生傳授詞匯記憶方法。二是學生沒有意識到記憶方法的重要性,很多學生課后只是機械地背記單詞,不愿意花時間嘗試更為有效的記憶策略。正如Lanson&Hogben[5]在研究中指出,學生似乎更依賴于一套不太費力氣的策略,較少使用涉及具體的內(nèi)部信息的有效策略。
為了驗證不同水平學生在策略使用上的差異,對高分組和低分組學生策略使用情況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梢钥闯?,在六大類策略使用均值上高分組均高于低分組,說明前者更加頻繁地使用各種學習策略,策略使用意識強。其中兩組在元認知策略、記憶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認知策略的使用上都存在顯著差異(P<0.05),在元認知策略上差異最顯著(P=.000)。這與文秋芳[6]對英語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研究結(jié)果一致,她認為成功的學習者和不成功的學習者在學習方法上最重要差別體現(xiàn)在管理策略(元認知策略)的使用上。
表1 學習策略與學習成績的Pearson相關(guān)系數(shù)
表2 學習策略和學習成績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jié)果
a.預測變量:元認知策略
從表1看出,除補償策略外,其它五種策略均與學習成績呈顯著相關(guān)性,其中元認知策略的相關(guān)性最顯著。表2多元回歸結(jié)果表明,只有元認知策略對學習成績有預測能力(t3.021>2,P0.003<0.05)。這說明,獨立學院學生使用元認知策略越多,他的考試成績也會越高。這個結(jié)果提示:對獨立學院的學生而言,元認知策略是對學習成績影響最大且有預測性的學習策略。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學生使用頻率最高的補償策略卻對英語成績沒有影響??赡苁菍W生學習策略的使用缺乏系統(tǒng)性。例如,在口語交際中,當想不起來準確的單詞時,學生會用同義詞或短語代替以使交際順利進行,但是符合這個語境的準確用詞學生卻沒有習得,因此這種策略沒有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
本研究對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有諸多啟示:首先,策略使用意識淡薄、使用技能的缺乏已成為獨立學院學生英語學習的最大障礙,有必要加強學習策略培訓。其次,策略培訓前,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提高策略使用意識,使學生明確策略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這樣他們才能更為主動地學習和應用各種策略。教師可以從與學習成績顯著相關(guān)且有預測力的元認知策略入手展開訓練。通過元認知策略訓練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了解自身的認知特點,提高其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在此基礎上,訓練其它相關(guān)的學習策略,如學生使用頻率較低但對語言學習有重要影響的記憶策略。在課堂中教師要努力改進詞匯教學方式,注重記憶方法的訓練,增加學生策略的選擇范圍。在訓練過程中,加強學生的主體體驗,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1]Oxford R.1990.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Rowley,Mass:NewburyHouse.
[2]O’Malley,J.M.&A.U.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Wen&Johnson L2 Learner Variables and English Achievement:A Study of Tertiary-level English Majors in China.Applied Linguistics1997
[4]蔡小忠.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5,5(4):66-67.
[5]Lanson.M.J.&D.Hogben.Learning and recall of 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effect of a key-word strategy for immediate and delayed recall[J].Learningand Instruction.1998.
[6]文秋芳.英語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學習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