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接觸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心理發(fā)育不利。心理的成長離不開對真實世界的正確認知,只有讓孩子置身于現(xiàn)實世界當中,多看多聽,才能使其在成長中漸漸形成正確的是非判斷。而目前,孩子的成長時間過多地被電子產品霸占,有的家長甚至用iPad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換取一時的清靜,用虛擬電子世界代替了親子間良好的溝通和交流。長期與現(xiàn)實世界脫節(jié),可想而知,孩子的心理也會與周圍脫節(jié),而一旦錯過心理成熟最好時機,后期將很難彌補。
——趙兵輝(據(jù)《南方日報》)
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只有向改革要成效。具體的改革包括兩方面。一是打破現(xiàn)有的以縣財政為主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建立強化省級財政統(tǒng)籌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只有實行省級財政統(tǒng)籌,才能盡快縮小地區(qū)、城鄉(xiāng)的差異。二是打破原有行政主導的教育撥款方式,建立國家和地方教育撥款委員會,負責教育撥款預算,并監(jiān)督政府撥款。推進義務教育均衡,需要增加教育投入,并以均衡為發(fā)展教育的首要目標配置資源。
——熊丙奇(據(jù)《中國經濟周刊》)
真正的教育,并不等同于周而復始的上課、作業(yè)、考試,應當是讓孩子在藍天下快樂成長、自由呼吸;給孩子們放假,是孩子成長規(guī)律決定的,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一種形式。如果我們做不到“因為天氣實在太好”而給孩子放假,那么,至少應該把本來屬于孩子的假日還給孩子!
——袁新文(據(jù)《人民日報》)
“百頁圖書用高檔絲綢包好”“書簽用金線打造”——這些在圖書交易博覽會上屢見不鮮的豪華圖書,往往被人拿來收藏、拿去送禮,閱讀和學習的實用性和功能性反而成了次要因素。過度包裝不僅嚴重浪費各種資源,也帶來了書價大幅上升?!坝袝蛔x”不僅指向閱讀習慣的式微,也折射出出版的巨大浪費。出版者們需要明晰:只有“為讀者出書”,有效避免圖書出版浪費,才能創(chuàng)造真正的文化繁榮。
——陳佳冉(據(jù)《光明日報》)
人跟人的想法不一樣,像李嘉誠會想把事業(yè)交給孩子做,但是我不會把新東方交給我的孩子。新東方是一個上市公司,我覺得我要交給一個有才能的人去做,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做自己適合的事業(yè)。李嘉誠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讓其變成商業(yè)精英。我看過一個家族企業(yè)的小女孩,年紀不大,但是已經被培養(yǎng)得很有商業(yè)頭腦。每個人做法不一樣,關鍵是你的孩子要有獨立的思考、獨立的人格、獨立的人品,他的成績好不好,這不是我們要關注的。所以我最反感的就是把孩子培養(yǎng)成官二代、富二代。我的孩子就最喜歡到艱苦的地方去體驗生活。
——俞敏洪(據(jù)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