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霞,武 剛
(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心內(nèi)二科,烏魯木齊 830000)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1]?;几哐獕汉?,患者容易引起心、腦、腎的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其中冠心病是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且隨著年齡和高血壓史的增長,其并發(fā)病率越來越高[2]。氨氯地平和吲達帕胺均是目前臨床一線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有文獻報道均可以應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治療[3-4],但單獨效果不佳,本文在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觀察了吲達帕胺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療效,為臨床更有效地用藥提供充分的依據(jù)?,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同期本院收治的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入選標準:(1)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關(guān)于高血壓診斷標準及WHO關(guān)于冠心病診斷標準[5];(2)坐位舒張壓大于95mm Hg,坐位收縮壓大于160mm Hg;(3)近2周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在每周3次以上,靜息心電圖有明顯的缺血性ST段變化;(4)曾服用降血壓或抗冠心病藥物者,停用藥物1周;(5)自愿接受并配合醫(yī)生的診治。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伴有糖尿病、腎功能不全、腦卒中、妊娠、對藥物有過敏史等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齡43~81,平均(51.6±11.8)歲;病程2~13年,平均(7.7±4.5)年。治療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45~83歲,平均(55.1±9.1)歲;病程3~15年,平均(6.4±3.7)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治療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5mg/次、1次/d,吲達帕胺緩釋片(施維雅制藥有限公司)1.5mg/次、1次/d。對照組給予硝苯地平控釋片30mg/次、1次/d。1個療程均為6周,治療期間如有患者出現(xiàn)心絞痛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北京益民藥業(yè)有限公司)0.25~0.5mg。
1.2.2 觀察指標 1個療程后,分別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的血壓:測量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各3次,取平均值。另外檢測治療前后的血脂:取患者空腹靜脈血,離心分離血清,應用DXC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濃度脂蛋白、低濃度脂蛋白含量。
1.2.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衛(wèi)生部規(guī)定的《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草案》中高血壓療效判定,顯效:舒張壓下降超過10mm Hg并降至正?;蛳陆党^20mm Hg;有效:舒張壓下降低于10mm Hg,但降至正?;蛳陆?0mm Hg以內(nèi);無效:不符合以上兩項標準。硝酸甘油片用量比較,顯效:用量減少超過80%;有效:用量減少超過50%;無效:用量減少小于50%或沒有減少反而增加。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壓、血脂指標變化情況()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壓、血脂指標變化情況()
*:P<0.05,與對照組比較。
組別 n 時間點 收縮壓(mm Hg)舒張壓(mm Hg)總膽固醇(mol/L)三酰甘油(mol/L)高濃度脂蛋白(mol/L)低濃度脂蛋白(mol/L)對照組 28 治療前 176.9±9.7 100.6±8.3 6.27±1.05 3.57±0.25 0.85±0.11 5.27±0.64治療后 139.4±12.1 94.6±9.6 5.80±0.82 3.27±0.25 1.14±0.12 4.97±0.35治療組 40 治療前 179.1±10.3 104.4±9.5 6.33±0.85 3.40±0.36 0.88±0.10 5.37±0.47治療后 120.4±13.0* 82.7±7.1* 4.40±0.75* 1.53±0.70* 1.40±0.15* 3.87±0.51*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結(jié)果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降壓效果比較 治療組顯效27例,有效7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5.0%;對照組分別為7、11、10例,總有效率為63.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1,P=0.038)。
2.2 血壓及血脂變化情況 兩組用藥前后高血壓患者血壓及血脂變化情況,見表1。
2.3 兩組硝酸甘油片用量情況比較 治療組顯效9例,有效26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7.5%;對照組分別為2、12、14例,總有效率為50.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5,P=0.001)。
2.4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治療組中不良反應發(fā)生2例,其中頭痛1例、過敏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對照組中頭痛1例,水腫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1%。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40,P=0.548)。
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仍呈增長態(tài)勢,每5個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壓,估計目前全國高血壓患者至少2億,但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較低[6]。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的危險因素,致死率極高,近幾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成為了主要的死因,所以要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高血壓,降低冠心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減少病死率[7-9]。
苯磺酸氨氯地平作為長效二氫吡啶類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從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壓;解除冠狀動脈痙攣,具有顯著的降壓作用,降低心肌氧消耗,減少心肌缺血的范圍,增加缺血心肌關(guān)注,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10-11]。長效鈣離子拮抗劑具有療效顯著、降壓作用平穩(wěn)、維持時間長、服用方便、不良反應小等優(yōu)點。吲達帕胺是具有吲哚環(huán)的磺胺衍生物,它是一種利尿劑,主要是通過抑制遠曲小管皮質(zhì)部再吸收作用,保鈉排鉀,達到利尿作用,另外通過鈣離子的跨膜轉(zhuǎn)運調(diào)節(jié)作用,改變血管平滑肌的松弛程度,減少外周血管阻力,從而起到降壓的效果[12-13]。由于原發(fā)性高血壓(EH)患者大多數(shù)需要聯(lián)合兩種及以上藥物才能使血壓達標,不同類型的降壓藥聯(lián)合應用可以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減輕不良反應,患者容易接受,并可長期堅持用藥[14-15]?;颊邌为殤美騽┬Ч熜Р焕硐?,吲噠帕胺片聯(lián)合氨氯地平片使用效果較好。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無明顯差異,經(jīng)過6周治療后,治療組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治療組的硝酸甘油片用量減少總有效率明顯大于對照組,這說明治療組改善心臟功能,控制了心絞痛發(fā)生,降低了硝酸甘油片用量;治療組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濃度脂蛋白、低濃度脂蛋白含量變化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這些血脂指標與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相關(guān)[16],也就證實治療組改善血脂情況較對照組效果好;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說明兩組控制不良反應效果一樣,安全性無差異。
綜述所述,吲達帕胺聯(lián)合氨氯地平片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臨床療效良好,聯(lián)合降壓效果較好,改善心絞痛情況,有效控制病情,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鄭建良.阿折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對老年輕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動態(tài)血壓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1,33(20):3092-3093.
[2]劉艷,曹桂蓮,陳愛芳.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shù)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guān)性[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0,18(7):563-565.
[3]任萬軍.貝那普利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療效觀察[J].四川醫(yī)學,2012,33(7):1277-1278.
[4]李汝奎.吲達帕胺治療高血壓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26(24):1277-1278.
[5]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第三版)2010年修訂版[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21-722.
[6]王可,董平栓,楊旭明,等.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脈造影特點[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20(31):4042-4043.
[7]陳新石.高血壓患者控制高血壓同時降低膽固醇(聯(lián)合使用絡活喜和立普妥)可降低冠心病死亡和心肌梗死發(fā)作的風險[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7,87(10):717-719.
[8]張江麗,韓清華.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壓特點及與心血管事件的相關(guān)性研究[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7(2):141-143.
[9]翚崇柳,凌政,呂海權(quán),等.頑固性高血壓合并冠心病PCI后有效降壓12例臨床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2,10(9):1409-1467.
[10]葉迎春,雷小光,何成章,等.復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單劑量與多劑量人體藥動學研究[J].中國藥房,2010,21(2):130-133.
[11]任海舟,劉樹琴,劉以林.氨氯地平與地爾硫卓緩釋片聯(lián)合治療顯著改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9,17(9):817-818.
[12]許蓮芳,韓綱.貝那普利與吲達帕胺聯(lián)合治療高血壓性心臟病50例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5):591-593.
[13]陳大為.依那普利和吲達帕胺聯(lián)合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性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6):63-64.
[14]方海濱,梁慧,馬利祥,等.復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病療效和依從性觀察[J].疑難病雜志,2010,9(9):689-690.
[15]方海濱,梁慧,譚強,等.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療效觀察[J].人民軍醫(yī),2010,53(9):675-676.
[16]董艷玲,王鐵建,李瑤宣,等.血脂、纖維蛋白原與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guān)性研究[J].山東醫(yī)藥,2008,48(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