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采石場的再生問題是近年來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課題,位于城區(qū)或近郊的廢棄采石場地用來進行開發(fā)建設是解決其再生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采石場由于人工開采而形成了特殊的場地形態(tài),對場地內典型地貌區(qū)域進行保留或合理的利用,既有助于形成特殊的環(huán)境氛圍,又表現了對場所精神的尊重。該文基于對國內外眾多再生建設實踐案例的分析,歸納了采石場地內特殊地貌的形態(tài)種類與特征,并分別從建筑與景觀兩方面,圖示化總結了對應地貌的再生設計方法,旨在為今后廢棄采石場的再生建設提供啟示與借鑒。
(張宇,李汀蕾)
該文針對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通行能力及道路紅線寬度方面進行宜居城市道路橫斷面布置形式標準研究:以機動車道一條通行能力為基礎,考慮各種影響因素,計算得出不同等級、不同車道的通行能力標準;以規(guī)范規(guī)定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通行能力為基準,綜合設施所處地位和服務水平,確定出不同等級、不同橫斷面下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通行能力標準;綜合考慮交通流運行、交通安全、道路綠化等影響因素,確定出不同等級、不同斷面形式下道路的最小紅線寬度;從通行能力標準和最小紅線寬度兩方面為宜居城市道路橫斷面的布置提供了選擇標準。
(曾偉,董彪,趙娟娟,王朝輝)
為了解高強混凝土柱小偏心受壓性能的尺寸效應,進行了3組不同幾何尺寸的高強混凝土柱小偏心受壓破壞試驗,其截面幾何尺寸分別為200 mm×200 mm、400 mm×400 mm、800 mm×800 mm,對比分析了其破壞形態(tài)、承載力、變形能力及截面應變分布規(guī)律,揭示了其尺寸效應規(guī)律。研究結果表明,高強混凝土柱的小偏心受壓破壞形態(tài)和橫截面應變分布規(guī)律基本相同,其尺寸效應不明顯;高強混凝土柱的小偏心受壓承載力和變形能力存在明顯尺寸效應,隨著截面尺寸的增大,其極限承載力的安全儲備量減小,變形能力減弱。
(杜修力,張海芳,張建偉)
冷彎薄壁型鋼組合截面構件以其靈活的組合形式和良好的力學性能在低層和多層住宅體系中被廣泛應用,但相關的研究成果和設計規(guī)范仍較為缺乏。介紹了組合截面構件的特點和在工程中的應用,總結了此類截面構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規(guī)范設計建議,綜述了國內外學者針對冷彎薄壁型鋼組合截面構件的試驗和理論研究現狀,并指出了現今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發(fā)展方向。
(趙一婕,張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