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錫志
貴刊2013年第二期刊登了本人撰寫的親歷記《“文革”中一次充滿火藥味的新聞采訪》。一個多月來,由于一些報刊予以轉載,貴刊編輯給我打來四次電話,告知有幾位老同學、朋友聯系我,希望了解近況。
通過電話信息,其中有兩件十分感人的真情追蹤:一是四十多年失去聯系的幾位老同學通過貴刊發(fā)表的那篇文章,重新知曉了本人近況,憶往撫今,倍感親切。一位新疆的老同學是從《世紀》雜志上發(fā)現的,另兩位四川的老同學是在《文摘周報》上看到的。我們相互的失散是在1968年、1969年。當時待分配的一批大學畢業(yè)生,根據政策,得到了等待已久的就業(yè)分配,去了祖國最需要的邊遠地區(qū),加之斗爭的風云變幻,運動不斷,失去聯系。我從部隊回到地方,竟遭到“混入黨內”清洗,境遇極差,自顧不暇。四十多年過去了,都已年過古稀,發(fā)現了某同學的健在,興奮、激動之情真是難以言表!二是文章中被采訪的主人公,救車英雄蔣榮友的女兒,人已中年的蔣華女士,現在四川南充市經營一家化妝品牌店,她說其同事從《文摘周報》上看到父親蔣榮友在“文革”中的救車壯舉,立即告訴了她,而她和弟弟幾十年來從不知道父親的這段光榮往事。而其父的回答十分淡定:“在危險面前,憑良心憑年輕做了件好事,何必過于聲張嘛?!彼氖昵暗哪嵌涡侣劜稍L還勾起了年近古稀的蔣榮友的不少回憶,他高興地表示一定要設法再見一次當年的記者,敘談并相互祝福安度晚年。
以上這些讓我興奮的好事接踵而至,使本人十分感慨:貴刊編輯部的求實精神、負責態(tài)度,促使編者、讀者間的互動,充分體現了貴刊為大眾服務,為讀者奉獻的精神。我發(fā)自內心地感謝你們——《世紀》雜志社,感謝真情為讀者服務的編輯老師!
祝愿《世紀》這本優(yōu)秀期刊通過求真務實,傳播正能量,更上一層樓,越辦越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