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軍 鄭繼龍 陳 平 張相春 胡 雪 宋志學 李 峰
(中海油能源發(fā)展鉆采工程研究院)
旅大5-2油田位于遼西凹陷中段,東側緊靠遼西低凸起,屬于遼西1號斷層下降盤上的一個斷塊構造復合斷塊,分為東二上段和東二下段。遼西1號斷層和次生斷層把整個構造自北向南分為3個斷塊(見圖1),即1號、2號和3號塊。
旅大5-2油田主要是三角洲前緣亞相沉積砂體,儲層分布相對較穩(wěn)定,但油水系統(tǒng)較復雜。原油具有密度大、黏度高、硫含量低、蠟含量低、凝固點低等特點,屬重質稠油。儲層滲透率(1 000~4 000)×10-3μm2、孔隙度30%~36%,具有高孔、高滲的特征。具體油藏特征參數(shù)見表1。
表1 東二上段油藏特征Table 1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EdⅡu area
旅大5-2油田于2005年投產,到2012年10月,有55口生產井,17口注水井,油田日產油2 892 m3,年產油82.42×104m3,綜合含水為57.1%,日注水4 940m3,累注水155.8×104m3,月度注采比1.01。
(1)部分井受砂堵影響,產量遞減較快。在地層能量充足、單井控制儲量較大、井況正常的情況下,受原油黏度、防砂方式及開關井激動的影響,東二上段部分井出現(xiàn)砂堵現(xiàn)象,油井產量出現(xiàn)非常規(guī)遞減。
(2)東二上段地下原油黏度在210.0~460.0 mPa·s之間,油水流度比大,層間動用不均衡,注入水/邊水水竄,邊部油井含水上升較快。
(3)邊部稠油區(qū)產量較低。受黏度影響,邊部幾口定向井產能較低,平均比采油指數(shù)為0.5m3/(MPa·d·m)。
針對旅大5-2油田東2塊上段存在的問題,發(fā)揮弱凝膠提高水驅效率技術優(yōu)勢[1],結合聚合物驅“改善油水流度比”和調剖 “改善油藏非均質性”的特點[2],可以有效地解決水驅稠油油藏非均質性和油水流度比較大[3-4]的問題。通過室內試驗,篩選出適合旅大5-2油田東二上段弱凝膠調驅體系并采用多段塞方式注入,具體注入情況見表2。
表2 調驅方案設計統(tǒng)計表Table 2 Profile control projects of weak gel
弱凝膠調驅在旅大5-2油田2號塊東二上段區(qū)塊于2011年先后在A10、A20、B15、A22(見圖2)四個井組進行實施(見表3)。
表3 調驅實施統(tǒng)計表Table 3 Practice statistics of weak gel profile control
3.3.1 注入井調驅效果分析
通過現(xiàn)場動態(tài)資料分析,調驅后注入井注入壓力上升,注入井視吸水指數(shù)下降(見表4)。
表4 注入井調驅效果統(tǒng)計表Table 4 Profile control effects of injection well
表4表明,弱凝膠調驅在4個井組應用過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井組注入壓力上升,最大上升壓力為5.1MPa;井組視吸水指數(shù)下降,最大下降值為31.8m3/(d·MPa)。壓力上升、吸水能力大幅下降,說明堵劑向深部運移,優(yōu)勢水流通道得到一定的封堵,吸水剖面得到調整。
3.3.2 生產井調驅效果分析
實施弱凝膠調驅后,區(qū)塊21口生產井中有14口生產井不同程度出現(xiàn)增油降水效果,受效率達67%,區(qū)塊綜合含水由調驅前67%下降至60%,含水下降7%;產油量也由調驅前470m3/d上升至833m3/d(見圖3);井組平均有效期已超過12個月。截至2012年7月已累積增油6.4×104m3,其中B9井受效情況比較明顯(見圖4)。
弱凝膠調驅在旅大5-2油田2號塊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效解決了目前旅大5-2油田東二上段開發(fā)生產存在的問題。
(1)弱凝膠調驅在旅大5-2油田的實施,注入井注入壓力上升,視吸水指數(shù)下降,區(qū)塊增油6.4×104m3?,F(xiàn)場試驗表明,弱凝膠調驅在旅大5-2油田東二上段實施有效。4井組平均注入壓力上升3.8MPa,視吸水指數(shù)下降20.6m3/(d·MPa)。
(2)弱凝膠調驅能夠有效減緩注入水的指進問題,改善流度比,調整吸水剖面,是一種有效的調驅手段。
(3)弱凝膠調驅在旅大5-2油田成功的實施為海上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蔡明俊,楊懷軍,肖建玲.聚凝體深部液流轉向技術研究與實踐[J].新疆地質,2004,22(2):207-210.
[2]魏蘭竹,代加林,王琳.HPAM/Cr(Ⅲ)凝膠體系控制交聯(lián)技術[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11,(3):263-265,219.
[2]蔡暉,崔政,雷源,等.南堡35-2油田弱凝膠調驅優(yōu)化及實施效果分析[J].石油地質與工程,2010,24(4):101-104.
[4]Moradi-Araghi A,Doe P H.Stability of polyacrylamides in hard brin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C].SPE 13033.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