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俊鵬
(北京化工大學理學院有機化學系 北京100029)
手性是有機化學的重要概念,但在本科高等化學實驗中引入手性的實驗并不是很多,其中一個比較合適的實驗是1-聯(lián)-2-萘酚的合成與拆分。
1,1'-聯(lián)-2-萘酚的合成與拆分已有多種方法[1-3]。其中報道拆分效率最好的是N-芐基氯化辛可寧。
雖然N-芐基氯化辛可寧可以實現(xiàn)接近100%的拆分效果,但需要先進行辛可寧和氯化芐反應制備后,再用于拆分;而原料辛可寧價格昂貴,不易獲得。另外,N-芐基氯化辛可寧的相對分子質量大,實驗中拆分劑用量較大??紤]到這些因素,N-芐基氯化辛可寧實際上并不太適用于大量學生開展實驗。
我們希望選擇一種廉價易得的拆分劑,改進1,1'-聯(lián)-2-萘酚的合成與拆分,以利于在教學中將其作為常規(guī)實驗開展。我們就此問題進行了檢索,參照文獻[4]進行了預實驗,以L-脯氨酸和N,N-四甲基乙二胺為拆分劑,在甲醇中長時間回流,發(fā)現(xiàn)沒有晶體生成或晶體生成很慢,拆分效果不理想。而文獻中報道的以光學純的1-苯基-2-丙胺作為拆分劑也因為價格的問題不宜采用[5]。
最終參照文獻[6],僅采用L-脯氨酸作為拆分劑,在CH2Cl2中回流反應1.5小時,再經過后處理,可分別得到S-和R-對映體過量的1,1'-聯(lián)-2-萘酚,反應現(xiàn)象明顯,實驗重現(xiàn)性很好。迄今已在北京化工大學應用化學系連續(xù)3屆開設本實驗。經過3屆學生的探索,我們規(guī)范了每一步的操作,使該實驗成為一項較完善的常規(guī)本科高級有機化學實驗(圖1)。
圖1 1-聯(lián)-2-萘酚的合成及拆分示意圖
實驗共分成4個單元,每個單元可在4~5學時內完成。
在裝有機械攪拌、溫度計和回流冷凝管的500mL三口圓底燒瓶中,加入100mL水,再加入經過研磨并過160目標準篩(原料粒徑小于0.16mm)的14.4gβ-萘酚(0.10mol),升溫至70℃。加入150mL溶有29.7g FeCl3·6H2O(0.11mol)的水溶液。隨著反應進行,反應液由黃褐色懸濁液變?yōu)闇\黃綠色懸濁液。
用薄層色譜監(jiān)測反應進行的程度。吸取約0.5mL反應懸濁液,加入到1.5mL塑料離心管中,滴加10滴乙酸乙酯,充分振蕩,懸濁液變清。取上層有機相用薄層色譜監(jiān)測,用V(石油醚):V(乙酸乙酯)=2:1展開劑展開。在薄層板上Rf值=0.7的位置附近出現(xiàn)兩個點,前一個點是原料β-萘酚,后一個點是產物。產物點有微弱的藍色熒光。約1.5~2小時,原料可以完全轉化為產品,停止反應,抽濾,濾餅壓緊后充分水洗,晾干后產品質量大于13.5g,粗收率>95%。
我們對反應過程進行了兩點改進。①對β-萘酚過篩處理。由于原料β-萘酚和產物1,1'-聯(lián)-2-萘酚不溶于水,反應為非均相反應,即原料的顆粒越小,反應速率越快。由于過篩處理后的β-萘酚粒徑均一,可使反應終點同時到達。②采用薄層色譜監(jiān)測反應的進行。文獻中為1小時后停止反應,并不進行薄層色譜的監(jiān)測[3]。我們對此進行過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反應在1小時內無法完全轉化。采用薄層色譜是監(jiān)測該反應的直觀有效方式。
利用上述方法合成的1,1'-聯(lián)-2-萘酚為淺黃色或淺灰色粉末狀產品,可以通過重結晶進一步提高純度,并改善產品的外觀,得到無色晶體狀產品。
我們設計了一個上下都帶磨口的特殊的錐型漏斗,上口為29#或34#的較大磨口,下口為19#或24#的較小磨口。使用時,將折好的合適大小的花形濾紙從上磨口塞到漏斗中,通過非常簡便的方法實現(xiàn)了重結晶過程的快速熱過濾,裝置如圖2所示。
將約13.5g粗品1,1'-聯(lián)-2-萘酚加入到250mL錐形瓶中,加入約140mL甲苯及3粒沸石,安裝熱過濾漏斗,緩慢加熱沸騰(圖2(b))。這時,錐形瓶中的甲苯蒸氣上升,蒸氣將花形濾紙包裹,并將熱過濾漏斗加熱。待1,1'-聯(lián)-2-萘酚完全溶解后,降溫,用三角漏斗向錐形瓶中加入1g粉末狀活性炭和幾粒沸石,再次加熱回流10min。將熱過濾漏斗取下,安裝到一個新的錐型瓶上,將已回流脫色的1,1'-聯(lián)-2-萘酚的甲苯溶液通過三角漏斗加入到花形濾紙中進行熱過濾(圖2(c))。由于熱過濾漏斗已被充分加熱,在熱過濾過程中,產品不會析出。通過熱過濾得到淺褐色溶液。
所得的甲苯溶液在降溫過程中很快在瓶底析出無色片狀晶體,靜置1小時左右,結晶過程基本完成;也可以放在冰箱中冷凍,使結晶更完全。抽濾,壓緊濾餅,用少量甲苯洗滌,盡量抽干后晾干或烘干濾餅,得到無色晶體約12g。母液用旋轉蒸發(fā)儀除去大部分甲苯后,又析出部分晶體,處理后得到約0.8g淺黃褐色晶體。
圖2 改進的重結晶裝置和重結晶過程
這種重結晶的方法適合于結晶過程中析出非??斓奈镔|。一些很難用普通熱過濾完成的操作,用這種方法可以順利完成。對于在熱過濾中特別容易析出的晶體,可以在回流條件下進行熱過濾,效果更好。
我們按照Periasamy的方法進行實驗[6],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實驗步驟如下。
將外消旋1,1'-聯(lián)-2-萘酚和分析純L-脯氨酸分別研磨并過160目標準篩備用。在250mL圓底瓶中加入 7.15g 外消旋 1,1'-聯(lián)-2-萘酚(25mmol)、2.88g L-脯氨酸(25mmol)和 100mL CH2Cl2。兩種原料均難溶于CH2Cl2,反應體系是懸濁液,機械攪拌或磁力攪拌加熱回流。經15min左右,體系開始變成乳白色懸濁液;繼續(xù)加熱回流1.5h,停止反應。抽濾得到濾液和濾餅,將濾液旋干,得到固體剩余物。
將濾餅用80mL乙酸乙酯和50mL 1mol·L-1的鹽酸混合液進行處理,得到澄清透明的分層溶液;用250mL分液漏斗分出水層,再用50mL 1mol·L-1的鹽酸溶液洗滌乙酸乙酯層兩次。L-脯氨酸由于易溶于酸性水溶液而被除去。用無水硫酸鈉干燥分出的乙酸乙酯層,旋干,產品晾干后得到S-對映體過量的1,1'-聯(lián)-2-萘酚3.0~3.5g。按照和濾餅相同的處理方法,對固體剩余物進行處理,得到3.0~3.5g R對映體過量的 1,1'-聯(lián)-2-萘酚。
L-脯氨酸是一種常用的光學純物質。在溶劑中,S-1,1'-聯(lián)-2-萘酚容易和L-脯氨酸形成共結晶沉淀,而R-1,1'-聯(lián)-2-萘酚不容易和L-脯氨酸共結晶,而留在母液中。正是通過這種共結晶動力學性質上的差異,實現(xiàn)了對于外消旋聯(lián)-2-萘酚的拆分。
我們對本實驗做了以下的探索和改進。Periasamy的文獻中報道了使用甲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腈等多種有機溶劑的實驗結果[6]??紤]到聯(lián)-2-萘酚在甲醇中的溶解度很好,不易析出結晶,而且甲醇毒性較大,故本實驗不采用甲醇為溶劑;文獻中使用的三氯甲烷和乙腈需要長時間回流,才能得到較好的結果,本實驗也未采用;最終選用二氯甲烷作為溶劑。由于外消旋的聯(lián)-2-萘酚和L-脯氨酸在二氯甲烷中的溶解度都比較差,我們同樣對原料過160目標準篩,以加快反應速率。文獻方法需要回流3h,而我們的實驗方法只需進行1.5h回流,即可得到很好的拆分結果。
通過測定所拆分的1,1'-聯(lián)-2-萘酚產品的旋光度,可以計算產品的比旋光度,通過與文獻值的比較,可以計算出產品的光學純度。
本科實驗中較少使用旋光儀。在本實驗中,我們增加了使用旋光儀的實驗內容。先用L-脯氨酸(以水為溶劑,和蔗糖(以水為溶劑,)作為光學純的物質來熟悉旋光度的測定。配制不同濃度的L-脯氨酸和蔗糖的溶液,測定其旋光度,并按式(1)計算其比旋光度在測定過程中,向學生介紹旋光度在一定條件下與溶液的濃度及旋光管的長度近似成正比,并用實驗結果進行驗證。
光學純的 R-和 S-1,1'-聯(lián)-2-萘酚的比旋光度(THF)為+34.5°和-34.5°[6]。分別稱取 2.000g 制備的對映體過量的R-和S-1,1'-聯(lián)-2-萘酚以及外消旋的樣品,用容量瓶配成25.00mL溶液,測定其旋光度α,通過式(1)計算比旋光度;然后按式(2)計算樣品的光學純度。
相比于手性高效液相色譜法,用比旋光度的方法測定樣品的光學純度存在較大偏差。但是這種方法簡單易用,對于證明拆分效果已經足夠了。一般情況下,經過一次拆分,樣品的光學純度可以達到40%~60%。我們也嘗試了進行第二次拆分,所得的S-對映體過量樣品的光學純度可達到80%甚至90%以上。
本文介紹了一個改進的1,1'-聯(lián)-2-萘酚的合成與拆分的實驗,用L-脯氨酸替代N-芐基氯化辛可寧作為拆分劑,實驗現(xiàn)象明顯,重現(xiàn)性很好。本實驗能綜合訓練學生的薄層色譜監(jiān)測、重結晶、萃取、旋轉蒸發(fā)儀的使用、溶液的配制和旋光儀的使用等多種操作技能,是一個適合在本科高年級開設的高等有機合成實驗。
[1]戴日強,黃春林.化工技術與開發(fā),2007,36(6):24
[2]鐘增培,曹承君,朱良.有機化學,1999,19(5):448
[3]王洋.大學化學,2002,17(3):42
[4]施秀芳,張明杰,杜偉奇.有機化學,2003,23(2):192
[5]許遵樂,石中平,涂敬仁,等.合成化學,1993,1(1):31
[6]Periasamy M,Venkatraman L,Thomas K R J.J Org Chem,1997,62(13):4302
[7]Ding K L,Wang Y,Zhang L J,et al.Tetrahedron,1996,5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