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英
臨床藥師對多重耐藥菌感染的藥學服務
安玉英
目的 了解本院多重耐藥感染的基本情況, 探討臨床藥師對多重耐藥菌的藥學服務。方法 臨床藥師參與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的藥學監(jiān)護, 分析本院多重耐藥菌的狀況, 加強“特殊使用”抗菌藥物的管理。結果 減少抗菌藥物的使用量, 減緩多重耐藥菌的產生及危害。結論 臨床藥師成為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團隊中真正的一員, 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臨床藥師;多重耐藥菌;藥學服務
細菌耐藥不僅帶來臨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療困難, 更為嚴重的是多重耐藥與泛耐藥菌株的流行, 造成感染治療失敗率增加及患者病死率大幅上升。多重耐藥菌感染使患者住院時間大幅度延長, 這將直接影響醫(yī)療技術進步和醫(yī)療質量提高[1]。作者在總結臨床藥學實踐的基礎上探討對其干預的研究。
難治性感染往往是多重藥耐藥菌感染。多藥耐藥菌發(fā)生的原因復雜, 即有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消毒與隔離不到位,又有手衛(wèi)生依從性及環(huán)境衛(wèi)生學等因素, 涉及多個專業(yè)學科,其診治難度較大[2]。老年患者往往病程較長, 易發(fā)生多重耐藥菌感染, 藥敏報告上僅提示1~2種藥物敏感甚至全部耐藥。此時, 應正確解讀藥敏報告, 不能簡單地根據(jù)藥敏結果, 什么藥物敏感就用什么藥, 全耐藥時就認為無藥可用,應結合所培養(yǎng)的病原菌的特點, 可選用某些對該病原菌有效卻未列入藥敏試驗的藥物, 某些藥物盡管藥敏結果提示耐藥, 但仍可選用[3]。例1, 患者男 , 81歲, 因尿頻、尿急伴發(fā)熱4 d及消化道出血, 于6月24日入院, 高血壓病史20余年, 血壓180/100 mmHg。6月24日, 尿常規(guī):白細胞(+++),潛血(+)。血常規(guī):WBC 11×109/L, N 0.57。應用頭孢哌酮/舒巴坦3 g b.i.d.。7月1日痰培養(yǎng)出產ESBLs克雷伯菌, 敏感藥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亞胺培南、頭孢哌酮/舒巴坦、頭孢西丁、阿米卡星。7月5日尿培養(yǎng)出耐萬古霉素的屎腸球菌, 敏感藥物:利奈唑胺, 米諾環(huán)素, 醫(yī)院未有藥。7月10日, 患者病情危重。藥師分析, 磷霉素對細菌細胞膜穿透力強, 聯(lián)合其他抗菌經(jīng)驗性治療多重耐藥的嚴重感染具有較好的療效。楊青等報道[4], 萬古霉素耐藥屎腸球菌僅對氯霉素和磷霉素耐藥率較低, 分別為11.8%、12.5%, 對其余均高度耐藥。藥師建議:磷霉素+ 頭孢哌酮/舒巴坦聯(lián)合治療。7月12日, 患者感染癥狀好轉, 尿培養(yǎng)未見細菌生長, 尿常規(guī):白細胞(-), 紅細胞(-)。本院首次發(fā)現(xiàn)萬古霉素耐藥腸球菌(VRE)。VRE的出現(xiàn)與臨床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和萬古霉素有關。VRE主要通過交叉污染傳播, 可通過醫(yī)務人員的手、VRE污染的醫(yī)療儀器或病房內患者間傳播, 因此應加強預防控制措施, 通過醫(yī)、藥、護、技、感染控制等多方努力,使VRE感染得到控制。
臨床藥師應與微生物室積極協(xié)作, 對本院進行細菌耐藥率分析, 指導臨床合理選用抗菌藥物。本院2008~2009和2010~2011年的鮑曼不動桿菌耐藥率及其耐藥趨勢、程度和速率見表1。2008~2009階段耐藥率用RR1表示, 2010~2011階段耐藥率用RR2表示。階段耐藥率是指一段時期內某種細菌對某種(類)抗菌藥物的耐藥率;階段耐藥的率差值是耐藥性增減程度和趨勢的體現(xiàn), 正值代表耐藥率增加, 負值代表耐藥率降低;階段耐藥的率差比值是耐藥性變化速度或速率的體現(xiàn);階段耐藥的率差合值是細菌總體耐藥趨勢和程度的體現(xiàn), 正值代表總體耐藥率增加, 負值則相反。階段耐藥率及其率差值、率差比值、率差合值4項指標可從多角度描述細菌的耐藥狀態(tài)(耐藥水平、耐藥趨勢、耐藥程度和耐藥速率), 指導細菌耐藥性研究和臨床抗菌藥物應用[5]。
表1顯示, 鮑曼不動桿菌對美羅培南的RR1為41.31%, RR2為89.62%, 耐藥性2年中增加48.31%, 其率差比值是1.17, 說明其對美羅培南的耐藥速度增加較快。對亞胺培南、氨曲南、美羅培南、哌拉西林、頭孢他啶等的耐藥率均在40%以上, 其余依次為頭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階段耐藥的率差比值最小(-0.34), 說明敏感性恢復最快, 臨床聯(lián)合使用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率差和值為207.76, 反映了兩個階段鮑曼不動桿菌對14中抗菌藥物的耐藥趨勢日趨嚴重。
表1 鮑曼不動桿菌的階段耐藥率及其率差值、率差比值和率差合值的變化
規(guī)范合理的應用抗菌藥物是預防控制多藥耐藥菌感染的核心內涵。循證醫(yī)學已經(jīng)證明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是導致多藥耐藥菌產生的重要因素之一[6]。加強“特殊使用類”抗菌藥物應用管理, 主要表現(xiàn)在在經(jīng)治醫(yī)師對無明確指征的患者選用了“特殊使用類”抗菌藥物, 選擇抗菌藥物起點過高, 療程偏長[7]。例如, 患者肺炎并呼吸衰竭, 2011年12月9日入院給予美羅培南0.25 g, i.v.d. q8 h, 12月12日又加用萬古霉素0.065 g, i.v.d. q6 h。12月19日, 臨床藥師介入, 患者血培養(yǎng)出肺炎鏈球菌對多種抗菌藥敏感, 臨床未能及時調整抗菌藥物。與臨床醫(yī)師勾通后, 停用美羅培南、萬古霉素, 換用頭孢藥物,為防治繼發(fā)真菌感染, 加用氟康唑注射液, 同時加強營養(yǎng)支持,促進氣道分泌物排出。后轉上級醫(yī)院, 確認真菌性肺炎。
根據(jù)藥敏譜、抗菌藥物特性和患者的病情協(xié)助醫(yī)師選擇抗菌藥物, 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例:患者, 男, 58歲, 糖尿病腎病IV期, 心、肺、腎等多臟器損害, 肺部感染、尿路感染, 痰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結果為銅綠假單胞菌, 尿培養(yǎng)為大腸埃希菌, 對哌拉西林、環(huán)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頭孢他啶、頭孢曲松、氨曲南等耐藥, 頭孢哌酮舒巴坦中介, 亞胺培南、美羅培南敏感。該患者血肌酐462 μmol·L-1, 計算內生肌酐清除率為11.7 ml·min-1。藥師根據(jù)患者的腎功能損害程度和藥敏結果提供給藥方案:美羅培南0.5 g, q 12 h, 靜脈滴注。醫(yī)師采納了建議, 結果表明, 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有效避免了藥物對腎臟的損害。
[1] 肖永紅.細菌耐藥:挑戰(zhàn)與對策.中國執(zhí)業(yè)藥師, 2011, 8(6):3-7.
[2] 魏瑛琪, 關純 , 邱蔓 , 等. 多學科協(xié)作與多部門聯(lián)動預防控制多藥耐藥菌醫(yī)院感染.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1, 21(12):2595-2596 .
[3] 卜書紅, 張健, 陳書艷, 等.老年感染性疾病的藥物選擇和藥學監(jiān)護.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 2010, 09(2):109-111.
[4] 楊青, 俞云松, 倪語勇, 等.2007年中國CHINET腸球菌屬耐藥性監(jiān)測.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 2009,9(3):175-179.
[5] 王 芹, 薛 波.描述細菌耐藥性變化的新指標.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1(4):282-285.
[6] 曹晉桂, 何曉鋒, 崔霞, 等.預防控制多藥耐藥菌感染的技術環(huán)節(jié)與戰(zhàn)略對策.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1, 21(24):5244-5246.
[7] 徐紅青, 楊燕, 徐勤, 等. 我院111例住院患者“特殊使用”類抗菌藥物應用藥分析.中國藥房, 2011, 22(46):4333-4336.
457000 濮陽市人民醫(y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