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友誼,尚俊甫(陜西省安康市鎮(zhèn)坪縣醫(yī)院,陜西 安康 725600)
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急性病癥,該病發(fā)病急,死亡率高達50%以上,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重視[1]。該病主要是由于血壓升高導致頭部血管病變脆化破裂導致,高血壓腦出血在我國的發(fā)病率較高,且南方高于北方,男性多于女性。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而對于手術時機暫無準確定論?,F(xiàn)將不同時間接受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的治療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0年7月~2011年11月3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經(jīng)過頭顱CT及MRI檢查全部確診為高血壓腦出血,男21例,年齡41~69歲,女17例,年齡47~65歲。患者的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均正常,且無其他慢性病,均排除動脈瘤、外傷性出血的可能性。將38例患者隨即分為治療組20例與對照組18例,治療組的手術時間為出血后6 h以內,對照組的手術時間大于出血后6 h。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身體狀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根據(jù)頭顱CT及MRI輔助檢查確定穿刺點,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并對局部頭皮進行消毒,用電動顱鉆在穿刺點鉆出直徑1.5 cm的骨孔,并將帶導芯引流管刺入血腫腔,直至有陳舊性血液流出時,用配有肝素的生理鹽水約500 ml對血腫腔進行反復沖洗,有部分血腫流出后連接引流袋和引流管,保持引流狀態(tài)[2]。若引流管內有新鮮血液流出,則使用適量巴曲亭止血,并且夾閉2 h后再次引流,若引流管內無新鮮血液流出,則可向血腫腔內注入3萬U尿激酶。術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情況,控制血壓降低的速度,術后3~7 d則可拔除引流管。
1.3 評價標準:顯效:患者術后恢復好,能夠正常工作生活,僅有或無視神經(jīng)損傷;有效:術后恢復尚可,可以正常生活,但存在不同程度的視神經(jīng)損傷;無效:術后恢復較差,僅存在或無意識以及死亡。
治療組顯效13例,有效5例,無效2例,再出血2例,總有效率90%,再開顱1例;對照組顯效8例,有效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66.7%,再出血1例,再開顱1例。兩組間總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觀察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組間再開顱及再出血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例)
高血壓腦出血主要是由于機體內長期血壓處于較高的狀態(tài)以及腦部動脈硬化導致腦內的小動脈發(fā)生一系列病理改變進而破裂出血,臨床表現(xiàn)一般以肢體癱瘓、意識模糊、眩暈以及突然性頭痛等癥狀出現(xiàn),病死率較高,且多見于中老年人[3]。對于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可按出血體積大小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對于出血體積較小的患者,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對于出血量較大的患者,一般采用手術清除血腫治療。本次采用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該手術技術相對容易操作,只需要局部麻醉并穿刺,對患者造成的身體創(chuàng)傷及心理壓力都較小,且治療效果理想。關于手術時機的選擇問題本次觀察共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在出血后6 h內進行微創(chuàng)手術,對照組在出血6 h進行手術。統(tǒng)計結果表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腦出血后6 h左右顱內血腫將會導致周圍組織水腫,進而造成腦組織壞死,且逐漸加重[4]。
綜上所述,高血壓腦出血后6 h以內為最佳手術治療時間,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治療,將會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 馬 逵,王富元,孫維曄,等.幕上型高血壓腦出血微侵襲手術治療方式選擇[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6,12(2):37.
[2] 羅 靜,姚慶寧,唐協(xié)林,等.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開顱術后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9):371.
[3] 王忠誠.神經(jīng)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864.
[4] 李玉俊,張建新,鄭金釵.微創(chuàng)技術治療顱內血腫45例臨床體會[J].臨床薈萃,2002,17(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