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柯
縱隔腫瘤是胸外科十分常見的腫瘤,主要的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筆者對我院進行手術治療,并經病理證實為原發(fā)性縱隔腫瘤的患者45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原發(fā)性縱隔腫瘤的外科診治方法,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45例病例均為我院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收治并進行手術治療的原發(fā)性縱隔腫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進行術中病理確診為原發(fā)性腫瘤,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2~75歲,平均46.64±12.37歲;其中21例患者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占46.67%;24例患者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占53.33%。病理分型:16例患者為胸腺腫瘤、8例患者為畸胎類腫瘤、5例患者為神經源性腫瘤、2例患者為支氣管囊腫、1例患者為心包囊腫、1例患者為非特異性囊腫、2例患者為食管囊腫、3例患者為胸骨后的甲狀腺腫、3例患者為生殖源性腫瘤、4例患者為胸腺增生。
1.2 臨床表現(xiàn) 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包括:胸痛、胸悶;咳嗽、咯痰;氣促;聲音嘶啞;咯血等。
1.3 排除標準 排除標準:排除縱隔轉移性腫瘤的患者;排除腫瘤未侵襲縱隔的患者;排除全身情況比較差的患者;排除不愿參加此項研究的患者。
1.4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經胸部手術治療,其中9例患者使用后外側開胸切口,12例患者使用胸骨正中切口,14例患者使用前外側切口,3例患者使用頸胸聯(lián)合切口,4例患者使用胸骨正中次全劈開切口,4例患者使用腋下小切口。其中32例患者進行腫瘤全切除治療,13例患者進行腫瘤姑息性切除治療;其中8例患者同時進行肺葉切除治療,5例患者同時進行心包部分切除治療。所有患者均無手術死亡發(fā)生。其中惡性腫瘤患者于術后2~3周給予放、化療治療,持續(xù)治療3~4個療程,并且每3個月進行一次胸片和CT的復查。
表1 患者的手術類型(例,%)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與分析,全部數(shù)據(jù)資料用 n/%表示,采用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所有45例患者均給予隨訪,隨訪時間為1~5年,其中良性腫瘤的患者術后均未發(fā)現(xiàn)復發(fā);胸腺瘤伴有重癥肌無力的患者,術后半年內7例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2例患者術后繼續(xù)給予藥物口服治療1.5年后,患者的重癥肌無力癥狀得到明顯緩解。惡性腫瘤患者共11例,其中1例患者發(fā)現(xiàn)肺部轉移、1例患者發(fā)現(xiàn)腦部轉移,所有患者均繼續(xù)給予放、化療治療,均未再次手術,并且患者的近期療效較好。術后3例患者發(fā)生死亡,其中l(wèi)例患者由于術后發(fā)生遠處多發(fā)性轉移,由于發(fā)生多器官衰竭而死亡,2例患者由于術后腫瘤的急性復發(fā)死亡,分別為術后4個月和19個月。
患者的術前準備,原發(fā)性縱隔腫瘤患者手術前給予常規(guī)手術準備,如果患者為胸腺瘤伴重癥肌無力,則需要在術前術后給予患者抗膽堿酯酶藥物治療。如果患者伴有高血壓、糖尿病以及甲狀腺等癥狀,則需要首先控制患者的合并癥,待癥狀得到控制后,再進行手術治療。如果患者伴有感染,則需要首先控制患者的感染,再進行手術,以減少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
原發(fā)性縱隔腫瘤患者在確診后,只要沒有手術禁忌證,則需要立即給予手術治療,以減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如果患者發(fā)生廣泛的轉移,則放棄手術治療,僅給予放、化療治療。
原發(fā)性縱隔腫瘤常常會侵襲患者的血管或者對血管造成壓迫,從而導致患者的靜脈回流受阻。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為人造血管重建或者心包重建,以恢復血管的連續(xù)性。包括:①首先在患者受到侵襲的血管旁建立轉流,并對受侵的血管進行阻斷,然后將患者受到侵襲的血管切除,并于腫瘤切除后,進行血管的重建。在重建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血流情況,如發(fā)現(xiàn)回流障礙,則需要立即進行處理。②如果患者的血管受到損傷,同樣給予人造血管重建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給予患者抗凝治療。
原發(fā)性縱隔腫瘤患者如果術前懷疑為惡性腫瘤,并且腫瘤向周圍延伸,同時可能與周圍的器官存在嚴重的粘連,則首選胸骨正中切口治療,可以有利于對患者的縱隔脂肪進行清除,還可以有效的避免損傷患者的血管和神經[2]。
原發(fā)性縱隔腫瘤患者如果腫瘤的體積比較大,則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佳的手術治療方法[3]。①包膜完整的實性腫瘤患者,沿包塊的包膜進行分離,然后將腫瘤完整切除。如果患者的腫瘤體積過大,則可以先阻斷腫瘤的滋養(yǎng)血管,然后再對腫瘤進行分塊切除。②如果患者的腫瘤為囊性,則首先對囊腫進行減壓,待患者的腫瘤明顯縮小后,再將腫瘤徹底切除。③如果患者的肺組織、心包或者縱隔組織由于受到侵襲或者受到長期的壓迫,需要同時將患者的肺葉、心包或者縱隔組織切除。術后為了防止腫瘤的復發(fā),需要給予患者有效的放化療治療。
綜上所述,原發(fā)性縱隔腫瘤一量確診后,需要盡早給予手術治療,并且術后給予患者綜合性治療,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1] 喬保安.原發(fā)性縱隔腫瘤的臨床診治分析.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10,4(6):167-168.
[2] 劉高利,張曉明,譚焱,等.原發(fā)性縱隔腫瘤的診斷和外科治療.臨床外科雜志,2008,16(5):332-333.
[3] 嚴振球,楊曉曰,賀端清,等.縱隔巨大腫瘤的外科治療.臨床軍醫(yī)雜志,2006,34(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