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發(fā),王慶杰,石 斌,張云朋
(梅嶺化工廠,貴州 遵義 563003)
鋰亞硫酰氯(Li/SOCl2)電池是目前實用化學電源中比能量較高的,理論值為1 400 Wh/kg,實際可達590 Wh/kg;該電池具有工作電壓平臺高、輸出電壓穩(wěn)定、工作溫度范圍寬、濕荷電貯存壽命長、成本低、維護方便等優(yōu)點[1]。Li/SOCl2電池的最高工作溫度可達150℃,但高溫下出現(xiàn)熱失控等問題,影響在石油開采等高溫場合的廣泛應(yīng)用[2]。對Li/SOCl2電池的研究較多[3-4],但有關(guān)高溫性能的報道較少。
本文作者設(shè)計并制備了方形和圓柱形兩種Li/SOCl2電池,對它們的高溫性能進行了研究。
Li/SOCl2電池為方形(ES783825 型)和圓柱形(ES3463型),采用碳容量限制設(shè)計,負極為純鋰片(天津產(chǎn),電池級),正極由質(zhì)量比65∶25∶10 的乙炔黑(福建產(chǎn),電池級)、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四川產(chǎn),60%)和科琴黑(日本產(chǎn),電池級)組成,電解液為1.5 mol/L 四氯鋁酸鋰(LiAlCl4,新疆產(chǎn),AR)的亞硫酰氯(SOCl2,上海產(chǎn),AR)溶液,隔膜為玻璃纖維氈(南京產(chǎn),電池級)。方形電池采用疊片工藝、圓柱形電池采用卷繞工藝進行裝配,電池殼與蓋通過HZL-W500 型激光焊接機(武漢產(chǎn))進行全密封焊接,按梅嶺化工廠鋰電池生產(chǎn)工藝進行制備,在RH≤3%的干燥房中完成裝配。
采用自制高溫放電安全測試裝置,進行電池性能測試。將電池置于沙浴中,一起放入防爆箱,通過FW36V/10A 恒流負載器(貴州產(chǎn))測試電池在高溫下的放電性能。沙浴和電池表面溫度通過自制的熱電偶進行測量,用DX-104 型數(shù)字記錄儀(日本產(chǎn))監(jiān)測并采集沙浴和電池表面的溫度及電池電壓。在HLT701C 高低溫實驗箱(重慶產(chǎn))中進行-40℃下的放電性能測試。
開路電壓:將1 只方形電池置于沙浴中,調(diào)節(jié)加熱功率使電池表面溫度由20℃緩慢上升到150℃,測量全過程電池的開路電壓。
工作電壓平臺:取4 只同批次方形電池,依次放置在80℃、100℃、120℃和150℃的沙浴中,當溫度恒定后,以0.5 A 恒流放電30 min,記錄電池的工作電壓。
電壓滯后:將新制備的4 只同批次圓柱形電池在室溫環(huán)境中貯存6 個月后,分別在25℃和130℃下,以0.5 A、1.0 A 放電,測量放電初期的工作電壓變化。
倍率放電性能:取3 只同批次圓柱形電池,在130℃沙浴中恒溫4 h,分別以0.5 A、1.0 A 和1.5 A 放電到3.00 V。
高低溫放電性能:取3 只同批次圓柱形電池,分別在130℃、25℃和-40℃下恒溫4 h,再在相應(yīng)溫度下以1.0 A 恒流放電到3.00 V(-40℃下放電到2.50 V)。
形變對電池性能的影響:取3 只同批次方形電池,分別在室溫、高溫150℃帶防止形變夾具及高溫150℃無夾具等3 種狀態(tài)下,以0.5 A 恒流放電到3.00 V,觀察電池的形變。
高溫放電安全性:取2 只同批次方形電池,將1 只電池置于沙浴中,調(diào)節(jié)加熱功率、控制沙浴溫度恒定在150℃左右,溫度穩(wěn)定后,電池以1.0 A 恒流放電到2.00 V;再將1 只電池置于沙浴中,加熱到溫度為150℃,溫度穩(wěn)定后,繼續(xù)加熱并以1.0 A 恒流放電。觀察電池放電的情況,并監(jiān)測放電過程中電池表面溫度和工作電壓的變化。
方形Li/SOCl2電池表面溫度從20℃緩慢上升到150℃的過程中,開路電壓與溫度變化的關(guān)系見圖1。
圖1 方形Li/SOCl2電池開路電壓與表面溫度的關(guān)系Fig.1 Relation between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open circuit vol-tage of square Li/SOCl2battery
從圖1 可知,表面溫度為20℃、85℃和150℃時,電池的開路電壓分別為3.68 V、3.64 V 及3.73 V。開路電壓先隨著電池表面溫度的升高而下降,當溫度達到85℃時,隨著表面溫度的升高而升高。
方形Li/SOCl2電池在80℃、100℃、120℃和150℃下以0.5 A 恒流放電的工作電壓平臺見圖2。
圖2 方形Li/SOCl2電池在不同溫度下以0.5 A 恒流放電的工作電壓平臺Fig.2 Working voltage platform of square Li/SOCl2battery galvanostatic discharged with 0.5 A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從圖2 可知,電池以0.5 A 恒流放電時,輸出電壓均較為平穩(wěn),溫度越高,工作電壓平臺越高。
高溫條件下的電極活性高,電化學反應(yīng)速率加快,電極與電解液界面上電化學極化減小,電池內(nèi)阻降低,相應(yīng)的工作電壓平臺升高。
貯存6 個月后的圓柱形Li/SOCl2電池分別在常溫25℃和高溫130℃下以0.5 A、1.0 A 放電,放電初期電壓與時間的關(guān)系見圖3。
圖3 貯存6 個月的圓柱形Li/SOCl2電池放電初期電壓與時間的關(guān)系Fig.3 Relation between voltage and time of cylindrical Li/SOCl2battery after 6 months storage in initial stage of discharge
從圖3 可知,在130℃下,以0.5 A、1.0 A 放電,初期沒有電壓低波,即沒有電壓滯后現(xiàn)象;在25℃下,以0.5 A、1.0 A 放電,初期工作電壓逐漸上升,存在明顯的電壓滯后現(xiàn)象。
圓柱形Li/SOCl2電池在130℃下以0.5 A、1.0 A 和1.5 A 放電的放電曲線見圖4。
圖4 圓柱形Li/SOCl2電池在130℃下的放電曲線Fig.4 Discharge curves of cylindrical Li/SOCl2battery at 130℃
從圖4 可知,以0.5 A 放電時,電壓平穩(wěn),工作電壓平臺為3.59 V,放電到3.00 V 時,可算得輸出容量為9.74 Ah;以1.0 A 放電,工作電壓平臺為3.49 V,比以0.5 A 放電時低0.10 V,放電到3.00 V 時,可算得輸出容量為8.70 Ah;以1.5 A 放電,工作電壓平臺為3.40 V,比以0.5 A 放電時低0.19 V,放電到3.00 V 時,可算得輸出容量為6.58 Ah。
在150℃、25℃及-40℃下,圓柱形Li/SOCl2電池的1.0 A 放電曲線見圖5。
圖5 圓柱形Li/SOCl2電池在不同溫度下的1.0 A 放電曲線Fig.5 1.0 A discharge curves of cylindrical Li/SOCl2battery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從圖5 可知,以1.0 A 放電,在25℃時,電池的電壓平臺為3.38 V,放電到3.00 V,可算得輸出容量為4.97 Ah;在-40℃時,電池的輸出正常,但工作電壓遠低于150℃時,放電到2.50 V,可算得輸出容量為2.22 Ah。這主要是因為低溫時電解液的電導率降低,正、負極材料的電化學反應(yīng)動力學速度均顯著降低,導致活性物質(zhì)利用率降低。在150℃下,電池的放電電壓平臺為3.50 V,放電到3.00 V,可算得輸出容量為8.80 Ah,比能量達320 Wh/kg。
在高溫狀態(tài)下,電池由于內(nèi)部壓強較大,容易變形,從而影響放電性能。
室溫、高溫150℃帶防止形變夾具及高溫150℃無夾具等3 種狀態(tài)下,形變對方形Li/SOCl2電池放電性能的影響見圖6。
圖6 形變對方形Li/SOCl2電池放電性能的影響Fig.6 Effect of deformation on the discharge performance of square Li/SOCl2battery
從圖6 可知,高溫下電池的工作電壓平臺比常溫時要高,輸出容量也更大。這主要是因為碳電極為容量限制電極,高溫下碳電極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形變對電池放電容量的影響較大,3 只電池放電的性能、外形變化列于表1。
表1 方形Li/SOCl2電池的放電性能及形變Table 1 Discharge performance and deformation of square Li/SOCl2battery
從表1 可知,形變較大的電池放電容量最低。在150℃下,電解液容易蒸發(fā),同時,放電產(chǎn)生的SO2氣體導致內(nèi)部壓力較高,方形殼體的耐壓能力差,在內(nèi)壓較高時的形變較大,使正、負極板和隔膜之間的距離變大,電解液液面下降,在放電后期,極群上部處于貧液狀態(tài),導致容量偏低。
方形Li/SOCl2電池在150℃左右恒溫沙浴中,以1.0 A恒流放電,工作電壓和電池表面溫度的變化見圖7。
圖7 方形Li/SOCl2電池在150℃下工作電壓與電池表面溫度的變化Fig.7 Changes of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working voltage of square Li/SOCl2battery at 150℃
從圖7 可知,放電279 min 后,電池工作電壓降到2.00 V、放電終止,電池的工作電壓平穩(wěn),放電正常,沒有出現(xiàn)熱失控、爆炸等不安全行為。高溫下,電池放電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擴散慢,導致電池表面溫度隨放電進行有緩慢上升的趨勢。觀察放完電后的電池,發(fā)現(xiàn)有較大的形變,因此高溫工作的Li/SOCl2電池不宜采用方形結(jié)構(gòu)。
另一只繼續(xù)加熱并以1.0 A 恒流放電的電池,在放電70 min后發(fā)生爆炸,可聽到明顯的爆破響聲。觀察爆炸后的電池殼體,發(fā)現(xiàn)電池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形變,從側(cè)面與正面交接處撕開一個缺口,玻璃燒接密封處破碎。爆炸前,電池表面溫度和工作電壓的變化見圖8。
圖8 爆炸前電池工作電壓與表面溫度的變化Fig.8 Changes of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working voltage of battery before explosion
從圖8 可知,高溫加熱狀態(tài)下,電池表面溫度逐漸上升,溫度達到277.8℃時,電池發(fā)生爆炸,溫度迅速上升。工作電壓在爆炸前發(fā)生異常變化,首先快速下降到不到1.00 V,之后迅速上升到2.00 V 以上,開始再次下降時,電池爆炸。電壓異常上升到爆炸發(fā)生的時間間隔為10 min。分析爆炸原因為:電池溫度超過鋰的熔點,鋰熔化引起電池內(nèi)短路,導致電池爆炸。由此可知,為防止鋰負極熔化,Li/SOCl2電池的最高工作溫度不宜超過150℃。
分析了Li/SOCl2電池的高溫性能。在20~150℃,電池的開路電壓先隨著溫度升高而降低,溫度達到85℃以后,隨著溫度升高而升高;以相同的電流放電,溫度越高,工作電壓平臺越高;隨著放電電流的增大,電池的工作電壓平臺降低,放電容量急劇下降。工作溫度和形變對電池輸出容量影響較大,形變越大,輸出容量越小;在確保電池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溫度越高,輸出容量越大。高溫有利于減緩甚至消除電壓滯后;電池的最高工作溫度不宜超過150℃。
ES3463 圓柱形Li/SOCl2電池在150℃下以1.0 A 恒流放電,工作電壓平穩(wěn)、放電正常,放電至電壓為3.00 V 時的輸出容量為8.80 Ah,比能量達320 Wh/kg,具有良好的高溫放電性能。
[1]LIU Jing(劉景),GE Hong-hua(葛紅花),ZHOU Guo-ding(周國定),et al.鋰/亞硫酰氯電池的研究現(xiàn)狀[J].Battery Bimonthly(電池),2005,35(5):408-410.
[2]WU Yi-ping(吳一平),LEI Gang(雷剛),ZHOU Guo-ding(周國定),et al.BCX 電池的安全性能研究[J].Battery Bimonthly(電池),2006,36(6):417-419.
[3]Xu Z W,Zhao J S,Li H J,et al.Influence of the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of the central metal ions on catalytic activity of metal phthalocyanines to Li/SOCl2battery[J].J Power Sources,2009,194(2):1 081-1 084.
[4]Gerald H B,F(xiàn)ranz G.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high capacity lithium/thionyl chloride battery[J].J Power Sources,1995,54(1):18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