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茹 (陜西省大荔縣醫(yī)院,陜西 大荔 715100)
小兒腹瀉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yōu)樘攸c的消化道疾病,是我國嬰幼兒常見疾病,也是導致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多見于6個月~2歲嬰幼兒。臨床除大便性狀和大便次數改變外,病情嚴重者可出現全身中毒癥狀及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治療不當可使疾病遷延,是造成兒童營養(yǎng)不良、生長發(fā)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對小兒腹瀉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我科在常規(guī)綜合治療基礎上加用口服葡萄糖酸鋅治療,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兒科于2010年9月~2011年8月收住腹瀉病患兒146例,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75例,男39例,女36例,對照組71例,男37例,女34例,年齡6個月~5歲。均符合第7版兒科學腹瀉病診斷標準。兩組患兒性別、年齡以及治療前腹瀉次數、脫水程度、病程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入院后兩組患兒均繼續(xù)合理飲食,滿足生理需要,有嚴重嘔吐者暫時禁飲食4~6 h。給予微生態(tài)調節(jié)劑調節(jié)腸道菌群,有脫水者給補液(口服或者靜脈),糾正電解質紊亂,發(fā)熱者給予退熱,選擇性應用抗生素。治療組在常規(guī)綜合治療基礎上給予口服葡萄糖酸鋅口服液,<6個月嬰兒10 mg/d,≥6 個月 20 mg/d,連續(xù) 10 ~14 d[1]。
1.3 療效判定: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大便次數恢復到發(fā)病前正常次數;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每天大便次數減少到3次以下或者較以前減少;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大便次數及性狀如從前[2]。
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在治療期間均未見不良反應,詳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小兒腹瀉病是我國嬰幼兒常見疾病,由感染和和非感染因素引起,其發(fā)病機制為:病原體侵入消化道,可致腸黏膜發(fā)生充血、水腫、炎性反應細胞浸潤、潰瘍和滲出等病變,使食物的消化、吸收發(fā)生障礙,未消化的食物被細菌分解,其產物造成腸蠕動亢進及腸腔內滲透壓升高,引起腹瀉。另外,病原體產生毒素,使小腸液分泌增加,超過結腸的吸收能力導致腹瀉。小兒腹瀉的發(fā)生與小兒的生理特點以及感染、過敏、先天酶缺乏、免疫缺陷等因素有關。臨床常采用綜合治療:飲食調理、腸黏膜保護劑、微生態(tài)調節(jié)劑恢復腸道正常菌群、補液、支持對癥等治療。近年來國內外研究指出,口服補鋅可縮短腹瀉病程,并減輕其嚴重程度。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向全球推薦5歲以下急性或慢性腹瀉患兒每天口服10~20 mg鋅,持續(xù)10~14 d。
鋅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微量元素。鋅的作用:①鋅作為必需的微量元素參與到多種酶的合成中,體內缺鋅會減少各種酶的含量而阻礙小腸黏膜增生形成組織缺損;②鋅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和消化道屏障作用,提高對感染源的抵抗力;③鋅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增進小兒食欲,利于營養(yǎng)的吸收,使疾病恢復更快;④鋅作為氧化劑,具有對抗氧自由基,保護細胞膜的作用。腹瀉時缺鋅的原因:①丟失過多(長期腹瀉);②攝入量不夠(食欲差);③需要量增加(迅速生長發(fā)育)。鋅治療小兒腹瀉機制:①補鋅能增加腸黏膜修復;②補鋅能提高細胞的免疫功能;③鋅能增加腸道絨毛膜上皮細胞的雙糖酶水平;④鋅對生長遲緩的兒童能增加食欲,加速生長。
本組觀察結果表明,補鋅可以有效治療小兒腹瀉,緩解癥狀,減輕患兒病痛。近年來,隨著國內外關于鋅元素對人體作用的研究不斷深入,補鋅治療對小兒腹瀉的良好療效已逐漸被醫(yī)療研究及家屬認識[3]。因此,補鋅輔助治療小兒腹瀉病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1]沈曉明,王衛(wèi)平.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組織委員.腹瀉病療效判斷標準的補充建議[J].
[3]王松麗.小兒腹瀉病的臨床治療[J].吉林醫(yī)學,2012,33(9):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