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周麗
京華時報展區(qū) 攝影 于明
媒體試水公益,是身體力行,還是啟迪心靈?是側重行動,還是注重內涵?中國公益在短短的幾年內,得到了各大媒體的積極影響力和鼎力支持。眾所周知的南方系因其客觀的報道、堅定的原則立場在公益領域備受認可;民政部主管的公益媒體喉舌《公益時報》也因其十多年的摸打滾爬逐漸走進公眾視野;身處政治文化核心的《京華時報》感嘆進入公益是彰顯媒體的人文關懷;就連一向以娛樂笑傲傳媒界的內地廣播電視霸主湖南芒果臺也在成立了芒果V基金。當然還有我們乳臭未干的出身牛犢不怕虎的公益媒體新生兒—— 《社會與公益》亦信誓旦旦以“關懷民生、洞察社會、傳播公益、促進和諧”為雜志辦刊理念和編輯思想行為準則。各大媒體一下子千帆競發(fā)成為公益的主體。
公益時報展區(qū) 攝影 于明
在深圳第二屆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上,慈善創(chuàng)新展區(qū)首推為媒體公益展區(qū),媒體的獨特風采和力量無疑給本屆慈展會帶來了秋風般的涼爽和愜意。各個不同顏色展板的設計不僅讓人眼前一亮,也會吸引你情不自禁地一睹為快。南都的藍,公益時報的紅,社會與公益雜志的黃,芒果臺的橙,競相爭妍。當然,網(wǎng)絡自媒體也不甘示弱,新浪微公益平臺、CSR環(huán)球網(wǎng)也使出渾身解數(shù),拿出殺手锏。一場媒體視覺盛宴悄悄上演,共同探討、交流互動的平臺已經(jīng)顯露功效。
本刊記者認真走訪了各家媒體展區(qū),發(fā)現(xiàn)很多社會企業(yè)、民間公益組織人士前往柜臺交流名片,領取DM單頁。甚至有的公益機構組織“被現(xiàn)場直播”,“被采訪”,透明、親切地呈現(xiàn)了一個暖人的場景和畫面。
另外,參展的四大公益周刊《南方都市報公益周刊》、《云南信息報公益周刊》、《晶報公益周刊》、《京華時報公益周刊》,還在展會主題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意無限的公益優(yōu)秀版面展現(xiàn)全社會慈善公益事業(yè)的蓬勃態(tài)勢以及愛心企業(yè)和機構的社會責任擔當,傳播“全民慈善”的公益慈善理念。
接觸公益時間不長,曾一直以為媒體公益只是個概念,現(xiàn)在成立了媒體公益機構,尤其在本屆慈展會上媒體首度亮相,公益媒體絕不是一種口號,但也不代表媒體就該去做一些啟發(fā)性、策劃性的公益項目。也許如公益時報社長劉京先生所言,媒體需要不斷修心,不僅要考慮自身資金的處境,更要有預見地展現(xiàn)和引導整個社會的正向價值觀。讓公益慈善與媒體宣傳完美結合,尋找公共服務與社會責任的有效對接,應該是我們媒體人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