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智瓊
中國寰球工程公司 (北京 100029)
分包商質量管理水平是工程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但工程項目受限于時間、成本、質量、風險、外部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難以在短時間內通過培訓等方式對分包商質量管理能力、人員技能水平做出大幅提升,因此如何正確合理的評價分包商質量管理能力與選擇分包商就成為一個重要工作。
針對組織所選擇的任何影響產品符合要求的外包過程,組織應確保對其實施控制[1]。目前對分包商的質量管理評價大多是通過項目質量審核完成的,這樣的審核大多每半年或者一年進行一次,通過發(fā)布不符合項,暴露分包商存在的質量管理薄弱環(huán)節(jié)。這種審核方式有其優(yōu)點,能夠全面的審核分包商各個管理環(huán)節(jié),暴露其存在的問題。但若完全通過質量審核的形式對分包商質量進行評價也會存在一些問題。如由于審核間隔較長,造成分包商更加注重在審核日期前進行整改,忽視了在平時管理過程中的改進;由于缺少數(shù)據(jù)分析工作,也難于體現(xiàn)分包商質量管理過程趨勢,難于追溯其過程管理狀態(tài);缺少數(shù)據(jù)支持,也會造成難于對分包商進行定量評價,也難于為選擇分包商提供支持,有可能造成質量管理能力較差的分包商再次入選。
希望在組織范圍內建立分包商的評價要素與評價周期,實施分包商評價,旨在對分包商進行動態(tài)定量分析,著重反映其過程質量管理狀態(tài)與趨勢、管理能力高低,并通過數(shù)據(jù)記錄、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應用,為選擇分包商提供支持。
定量質量管理評價包含3個主要因素——質量管理評價要素、要素分值、評價周期。通過對質量管理評價要素設定分值,對分包商質量管理行為進行打分,累加分數(shù)形成當期考核的分值。通過連續(xù)不斷地考核打分,形成系列分值。如某項目的評價周期為3個月,3年內的考核分數(shù)見表1。
(1)系統(tǒng)性。質量管理評價要素是一組或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的要素。通過系統(tǒng)的設定質量管理考核要素與分值,能夠較為系統(tǒng)、客觀的反映分包商質量管理水平。
(2)直觀性。通過采用定量打分的方式,可通過柱狀圖、曲線圖等方法,直觀的顯示分包商質量管理狀態(tài),便于橫向比較分包商的管理水平。
表1 某項目3年內質量管理評價分值
(3)動態(tài)性。通過定期進行考核,動態(tài)反應其質量管理能力。
(4)利于趨勢分析。通過形成質量管理指數(shù)曲線,能夠清晰地展現(xiàn)分包商質量管理趨勢,便于及時查找問題的原因,并采取糾正與預防措施[2]。
(5)基于事實的決策依據(jù)[3]。每一數(shù)據(jù)真實反映某一階段的質量管理狀態(tài);將數(shù)據(jù)錄入相應信息管理系統(tǒng),根據(jù)其質量管理分值高低,橫向比較各個分包商,作為分包商選擇的一個事實依據(jù)。
(6)持續(xù)改進依據(jù)。通過評價,找出質量管理薄弱環(huán)節(jié),制定改進方法并加以實施,利于持續(xù)改進。
(7)分包商獎懲依據(jù)。對質量管理做的好的單位,根據(jù)公司制度可進行適當獎勵;對做的差的單位進行培訓、處罰。
為有效建立并實施基于定量分析方法的分包商質量管理評價,需要從以下5個方面給予保障。
(1)組織支持。將分包商質量管理評價作為組織戰(zhàn)略,形成相應的支持性文件,在組織范圍內加以實施。并建立相應制度,適時將評價結果反饋至相應的系統(tǒng)、機構,確保信息及時有效,能夠為分包商選擇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
(2)落實組織人員職責。落實人員職責,在組織范圍內對質量管理評價要素、要素分值、評價周期進行策劃、評選,并最終形成可行的方案。在評價工程中,落實人員職責,負責對分包商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應是客觀并基于事實,這就要求評價人員具備較強的管理知識與技術水平。
(3)確定評價要素與分值。評價要素與分值是開展評價工作的前提,也是最為復雜與重要的工作。要充分發(fā)揮組織內部各個部門的作用,開展頭腦風暴活動等,做到評價要素與分值設定合理并具備可行性。質量管理考核要素的設定可以通過組織自上而下的方式確定。組織高層領導者應該給予大力支持,通過各個部門的積極參與職責落實,初步確定要素,通過試運行等方式最終確定管理評價要素,并將其作為組織內權威性的制度加以實施。
(4)評價周期的確定。確定合理的評價周期,周期不宜過長或過于頻繁。評價周期過長會造成信息不及時、信息失真、人員不重視等問題。周期過于頻繁會造成人員工作量大,數(shù)據(jù)不具備統(tǒng)計代表性、評價人員敷衍了事等問題。
(5)質量管理信息系統(tǒng)支持。為了能夠將評價數(shù)據(jù)作為分包商選擇的依據(jù),就需要保存數(shù)據(jù)并建立相應信息系統(tǒng),確保分包商評價記錄及時錄入并保持,以便在進行分包商選擇時,評價分值能夠作為決策的參考依據(jù)。
某項目業(yè)主為國際大型石油公司,在其幾十年的運行過程中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分別制定了采購、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評價要素,并形成了相應文件,確保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該公司將定量分析的質量管理評價稱為質量管理指數(shù)(Project Quality Index),指數(shù)分值的高低反映了分包商質量管理狀態(tài)的好壞。同時該公司建立了相應信息管理系統(tǒng),定期將分包商指數(shù)錄入該系統(tǒng),生成相應參考數(shù)據(jù),作為分包商選擇的一個重要依據(jù),在公司范圍內所有項目中實施。
以此項目為例,其質量管理評價要素分為3部分,分別為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提交情況、質量管理體系實施情況與施工質量情況。文件提交、質量管理體系實施與施工質量又作出細分,并賦予相應分值見表 2~表 4。
該公司在其所有項目中對分包商開展評價活動,并形成了制度性文件,在與分包商簽訂合同時將此文件作為附件內容加以要求。同時該公司有專門的機構負責對分包商施工質量管理定期進行評價,并將信息錄入其管理信息系統(tǒng),當同一分包商再次投標時,此信息將作為一項參考依據(jù),直接影響分包商能否再次入圍。
表2 文件提交評價要素表
表3 質量管理體系實施評價要素表
表4 施工質量評價要素表
通過合理確定分包商質量評價要素、分值與評價周期,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能夠動態(tài)反應其質量管理過程的變化與質量管理趨勢,做到持續(xù)定量評價。通過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的支持,做到對分包商質量管理進行定量化的橫向比較,為組織再次選擇分包商提供依據(jù)。
[1]GB/T 19001-2008/ISO 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要求[S].
[2]項目管理協(xié)會.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指南)[M].王勇,張斌,譯.4版.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9.
[3]史毓敏.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理解與運作[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