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
(谷城縣婦幼保健院兒科 湖北 谷城 441700)
兒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PICU),由于危重疾病患兒的身體、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特殊性,以及PICU病房侵入襲性操作和抗生素的使用等多種因素,導致其感染率和病死率均較高[1]。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需氧革蘭氏陰性菌,也是醫(yī)院主要醫(yī)源性病原菌之一,也對多種抗菌藥物具有多重耐藥性,如第三代頭孢菌素、喹諾酮類等抗菌藥物,降低了抗菌藥物的臨床療效[2]。PA是PICU導致重癥膿毒癥甚至死亡的致病菌之一,國內感染PA死亡率約20.7%。現(xiàn)根據我院PICU的36例PA感染患兒的臨床資料,分析其耐藥情況,為臨床診療提供合理依據。
1.1 一般資料: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兒科的36例PA培養(yǎng)陽性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男20例,女16例;年齡35d~12歲。其中30例有基礎疾?。ㄕ?3.33%),肺部感染疾病8例,先天性心臟病7例,扁桃體炎5例,氣管切開術后3例,遷延性肺炎4例,重癥腦干病1例,支氣管擴張3例,膈疝修補術后2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貧血1例,食管裂口疝修補術后1例。
1.2 標本采集:所有患兒入院后根據病情進行血培養(yǎng),收集第一次采集陽性PA菌株以及間隔3d后采集的PA陽性菌株。整理分析36例患兒的臨床資料,包括發(fā)燒持續(xù)時間、住院時間、基礎疾病、轉歸情況、PA培養(yǎng)結果、死亡情況、藥敏結果等。
1.3 菌株鑒定及藥敏試驗:抗菌藥物采用頭孢曲松、頭孢唑林、環(huán)丙沙星、氨曲星、頭孢哌酮、阿米卡星、多粘菌素、頭孢吡肟、頭孢他啶、派他西林等10種抗生素類藥物。藥敏紙片為英國Oxoid公司產品,培養(yǎng)基為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產品。采用API系統(tǒng)、VITEK2-COM-PACT系統(tǒng)進行菌株鑒定。采用K-B法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規(guī)定的操作方法進行藥敏試驗,質控菌株為大腸桿菌ATCC2812、銅綠假單胞菌ATCC2813。藥敏試驗標準為敏感、中敏、耐藥3個級別。
2.1 患兒臨床特征:根據入住PICU48h內是否感染PA,鑒定院內獲得性感染22例(占61.11%),社區(qū)獲得性感染14例(占38.89%)。31例患兒進入PICU前有服用過抗生素類藥物。患兒平均發(fā)熱時間為7.5d,平均住院時間是30.5d,采用插管機械通氣治療的32例患兒的平均通氣時間是12.5d。36例患兒中,痊愈20例(55.55%),好轉8例(22.22%),死亡8例(22.22%)。檢測 CRP平均為169mg/L;4例白細胞明顯升高,平均為20.5×109/L;4例白細胞明顯降低,平均2.25×109/L。
2.2 藥敏試驗結果:共分離出72株細菌,PA對常用抗菌藥物均顯示有較高的耐藥性,藥敏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藥敏試驗結果(%)
PA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正常健康人的血清中含有調理素,且免疫機制良好,可協(xié)助中性粒細胞的吞噬或殺滅PA,不至于被感染成功。兒童的身體、生理結構特殊,PA可以感染正常兒童,但更易侵入患有基礎疾病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兒。本研究中,36例患兒患有基礎疾病的有30例(83.33%),并且從年齡分布來看,年齡越小,PA感染率越高。由于小兒的免疫功能、黏膜屏障功能、體液免疫等發(fā)育不完全,對細菌侵襲和吞噬能力降低,并且在感染后病情惡化較快,嚴重者甚至死亡。
PA感染的病死率較高,這不僅與PA的致病性有關,還與其耐藥性有關。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72例菌株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較大,對常見的頭孢唑林的耐藥性是100%,耐藥性較高的是阿米卡星、頭孢吡肟、派他西林均已達到50%以上。PA已成為院內獲得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臨床需要從其耐藥性問題中找到用藥依據,也要從預防和控制PA感染的因素中入手,減少感染率。臨床醫(yī)生需要結合PA感染患兒的臨床特征、危險因素、實驗室檢查,對PA感染做出早期診斷,根據藥敏結果合理使用抗生素,聯(lián)合用藥可以改善治療效果。
[1] 孫茜,王雁勇,曹敏.銅綠假單胞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8):945
[2] 王麗杰,宋文良,孫瑩.兒科重癥監(jiān)護室銅綠假單胞菌培養(yǎng)陽性患兒臨床特征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3,1(1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