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不同,加拿大海岸警衛(wèi)隊(CCG)不是一個軍事機構。CCG的隊員也都不是軍人或警員。CCG既不執(zhí)行強制性保護加拿大海上主權的任務,也不在加拿大主權海域進行執(zhí)法活動。目前,CCG承擔的任務主要涉及導航服務、水道管理、海上環(huán)境應急處理、破冰、海上交通通信服務、搜救6項工作。為了迎接北極航道時代的來臨,避免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加拿大政府計劃投入數(shù)十億美元用來更新CCG船隊,這種規(guī)模是前所未有的。
目前,CCG船隊共有122艘船。其中包括1艘重型破冰船、5艘中型破冰船、7艘輕型破冰船、5艘多用途船、4艘近海巡邏船、13艘中型海岸巡邏船、4艘專用導航船、14艘專用船、8艘漁業(yè)考察船、9艘科學考察船以及48艘救生艇和4艘氣墊艇。但78%的CCG大型船只已超出它們的設計使用壽命,最年輕的大型艦船也已有了20多年的船齡,最年邁的船齡達45年。
現(xiàn)有船隊已經很難滿足海岸警衛(wèi)隊日益繁忙的業(yè)務需要,且許多船只只能滿足單一的任務要求,不同船型之間缺乏共通性。同時過去的20年,加拿大的造船工業(yè)已日漸萎縮,只能稱為修船工業(yè),而非真正的造船工業(yè)。為了提升CCG和海軍的操作能力,也為了發(fā)展本國的造船業(yè),加拿大政府計劃實施國家造船采購戰(zhàn)略。
這無論對CCG、加拿大海軍還是造船界來說無疑都是一個意義非凡的大事件。因為CCG已有25年沒有采購過1000噸以上的新船,最近的一次發(fā)生在1988年,是CCG中型破冰船中的最后一艘。而加拿大的造船業(yè)也能力有限,目前主要有5家造船公司,分別為溫哥華船廠集團(母公司為Seaspan集團)、Irving造船公司、Seaway船舶工業(yè)公司、Davie船廠集團和Kiewit海上服務公司,這5家造船公司旗下各有2家船廠。即使是相對較好的船廠也缺乏建造大型船只所必需的能力,為此船廠也在增加一些必要的設施,為國家造船采購戰(zhàn)略作準備。
另外,CCG更新任務中一項很重要的要求就是建造多任務的平臺,因此其船隊的更新不會是以一艘新船替換一艘老船這樣的模式,而是采購幾個級別,可用于海岸警衛(wèi)隊多種任務(包括:浮標管理、助航、搜救或破冰)的船只。
NSPS主要包括:選擇加拿大兩家主要的造船公司,并與其建立長期的戰(zhàn)略關系,該兩家公司建造政府所需的大型艦船,其中一家造船公司將建造作戰(zhàn)艦艇:北極近海巡邏艦、水面戰(zhàn)斗艦,另一家造船公司將建造非作戰(zhàn)艦船:海洋科考船、近海漁業(yè)科考船、極地破冰船以及聯(lián)合支援船。其他小型艦船由上述兩家造船公司以外的船廠建造。對現(xiàn)有船隊進行必要的修理、維護以及改裝。
表:NSPS主要采購計劃
2012年初,國家造船采購戰(zhàn)略之下,加拿大政府與本國的Irving造船公司和溫哥華船廠集團簽署了協(xié)議,建造價值330億加元的船舶用來更換海岸警衛(wèi)隊和海軍的艦船。為了能承擔這些建造任務,Irving造船公司和溫哥華船廠集團已開始對船廠設施進行投資升級。Irving造船公司計劃投入3億加元進行船廠設施升級。溫哥華船廠集團計劃投入2億加元進行船廠改造,將增加裝配車間、建造車間和涂裝車間,共計7個。由于缺乏建造極地破冰船所需的起吊能力,目前溫哥華船廠集團已安裝了一臺300t的龍門吊,不僅可用于建造破冰船,還可用于建造CCG的其他船只和加拿大海軍的聯(lián)合支援船。
NSPS下CCG的采購項目主要有極地破冰船、中型海岸巡邏船、漁業(yè)考察船、近海海洋科考船以及小型救生艇和直升機。
目前CCG有12艘破冰船,其中1艘重型破冰船、5艘中型破冰船和7艘輕型破冰船。NSPS下,加拿大政府將計劃采購1艘16000噸的極地破冰船“John G Diefenbaker”號,價值7.2億美元,該船計劃在Vancouver船廠建造,預計2017年服役,同年CCG原有的“Louis S St Laurent”號將退役。極地破冰船將在加拿大政府的“北方戰(zhàn)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該戰(zhàn)略旨在加強加拿大的北極主權、加強該地區(qū)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和環(huán)境保護。
2012年2月,STX加拿大公司被授予該船的設計合同,建造合同的談判還未開始。計劃花8~10年的時間完成設計和建造,總投資7.2億美元。該船專門為北極水域設計,將擁有比加拿大現(xiàn)役破冰船更強的破冰能力,建成后將取代“Louis S St Laurent”號成為CCG新的旗艦。該船長120~140米,可搭載100人,擁有更強的載貨能力,船上還可容納兩架直升機??梢?節(jié)的航速穿破2.5米厚的冰層,在極惡劣的冰況下每年最少可在北極持續(xù)操作任意9個月。相比較而言,“Louis S St Laurent”號能持續(xù)操作6個月,連續(xù)破冰厚度為1.3米,船員44人。該船將大大增加CCG在北極的操作能力。
“Diefenbaker”號可以執(zhí)行多種任務,從科學考察到物資補給。目前該船仍處于初步設計階段,其推進功率和結構強度均有增加。并已經在紐芬蘭圣約翰100米長的冰池中用長4.5米的模型做了船型和推進試驗,在為期3個月的冰池試驗期間,船體模型成功穿破冰層。
當前CCG正在對兩套推進方案進行評估,第一種是三槳固定軸配置,采用三個螺旋槳,與現(xiàn)有的“Louis S St Laurent”號重型破冰船相似。第二種方案采用單槳,配2個固定翼軸和1個中心吊艙,這種方案已成功地用于歐洲某型破冰船。兩種方案各有優(yōu)缺點,采用吊艙的方案,船舶操縱性將更佳。
圖1 “John G Diefenbaker”號北極破冰船效果圖
在NSPS下,CCG與Irving造船公司簽訂了建造9艘中型海岸巡邏船的合同,計劃用標準化的巡邏船替換掉以往大雜燴似的船隊。該“英雄”級船長42.96米,寬7.31米,吃水2.85米,排水量257t,航速最高可達25節(jié),由2臺卡特彼勒柴油機驅動一對調距槳。該船基于Damen Stan Patrol 4207型設計,采用鋼質船體,鋁質上層建筑,尾甲板上可放置2艘7.53米長的剛性充氣艇?,F(xiàn)已交付了3艘,第4艘計劃于2013年4~5月份交付,至2014年中期所有9艘船交付完畢。該船設計為支持兩種截然不同的操作要求,與魁北克進行海上治安合作以及在加拿大東、西海岸執(zhí)行漁政任務。目前為了支持與魁北克的海上治安合作,CCG采用的是小型的能力較低的船只。
圖2 “英雄”級中型海岸巡邏船總布置圖和效果圖
除了極地破冰船,Vancouver船廠還被授予CCG的3艘2030噸近海漁業(yè)考察船和1艘2600噸近海海洋科考船的建造合同,分別價值2.79億美元和1.08億美元。該兩型船的設計工作已于2010年開始,最終的建造合同仍在談判中。
近海漁業(yè)考察船用于執(zhí)行海洋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的捕撈和聲學調查。擁有PC7級冰級,用來取代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服役的“Teleost”號、“Alfred Needler”號、“Templeman”號和“Ricker”號。該船將采用商用尺度的拖網設備或更小的用于研究的捕撈網進行生物取樣,以收集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這些信息將作為制定商業(yè)和娛樂捕魚活動配額的依據(jù),識別瀕危生物的種類,監(jiān)視海洋污染狀況和海洋的管理。按照該船執(zhí)行任務的主次程度來看,分別為漁業(yè)科考(70%)、海洋學(20%)、水文地理(5%)以及其他次要任務(包括搜救、漁業(yè)巡邏、海事安全和支援,占5%)。該船的船體和甲板類似一艘大型的商業(yè)拖網漁船,但船上擁有更復雜的設備用于收集科研數(shù)據(jù)。除了拖網考察,OFSV還能執(zhí)行水柱取樣,船上配備有濕式實驗室可分析活標本和化學樣本。
圖3 OFSV效果圖
這艘55米長的拖網漁船已進入工程設計階段,有望于2014年初簽訂建造合同,如果一切順利,2015年可交船,2016年服役。
溫哥華船廠集團還將建造一艘近海海洋科考船,該船通過海床取樣和海底鉆芯對海洋學進行研究。將取代船隊中現(xiàn)役的“Hudson”號,“Hudson”號主要執(zhí)行海洋數(shù)據(jù)收集任務。OOSV預計將于2016年交付,2017年服役。將主要用于以下目的:
① 執(zhí)行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多學科海洋考察;
② 觀察全球和區(qū)域性海洋環(huán)流和相互影響;
③ 對資源和不同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進行評估;
④ 支持海洋地質學的研究;
⑤ 收集關于水文地理海圖、海洋學的數(shù)據(jù),建立國內國際的海洋邊界。
圖4 OOSV效果圖
由于OOSV的任務范圍廣,該船在設計時需要重點考慮其操作的靈活性,這主要體現(xiàn)在甲板的布置上,船上將有一片大面積的開敞甲板,設置有多個絞車安裝位置以及數(shù)個可安裝甲板設備的配置。當船舶需要改變其任務模式時,使用者能移除原有的甲板設備,并裝上新的絞車和測量工具,允許研究者同時或按次序進行多種科學考察活動。該船還將配備可進行水柱取樣和鉆芯取樣的濕式實險區(qū)域和器械。盡管該船沒有破冰能力,但應能在有冰水域操作。
除上述項目外,CCG還將對旗下的小型救生艇和直升機進行大規(guī)模的更新。其中救生艇的設計基于從英國皇家救生艇研究院購買的玻璃纖維船體設計方案,同時對其進行本土化改型,如用鋁質船體替換玻璃纖維船體,并加入CCG所要求的技術參數(shù),已于2012年授予設計合同。同時,CCG宣布將更換總數(shù)為22架的整個直升機中隊。并于2013年4月3日,與直升機制造商進行了4輪正式談判后發(fā)布了16+4架輕型直升機的需求方案說明書(RFP),4月22日又發(fā)布了采購8架中型運輸直升機和至少1個飛行模擬器的意向書。
雖然不屬于軍事力量,也不具備執(zhí)法權,但作為在加拿大綿長海岸線上行使管理職能的平臺,CCG始終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北極冰蓋的逐漸融化,各國都對北極的資源和“西北航道”虎視眈眈,加拿大也高調宣布其擁有對加拿大北冰洋地區(qū)的主權,并要求經過“西北航道”的船只需向加拿大登記備案。雖然并未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但加拿大政府正在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這一戰(zhàn)略計劃不僅加強了加拿大海軍和CCG的力量,還提振了其本土的造船產業(yè)。因為地理上的因素,加拿大CCG很多船只需要具備較強破冰能力,這對我們開發(fā)的冰級船舶具有借鑒意義。
另外,從CCG采購計劃中可以看出能靈活地執(zhí)行多種任務的多用途平臺是目前公務船的一個重要趨勢。此次CCG還采購了兩型考察船,用于考察漁業(yè)資源和各類海洋數(shù)據(jù),并以此作為制定政策的依據(jù),我國的漁業(yè)執(zhí)法部門也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