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黎林峰/攝
川底下村,實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里安口”(當?shù)厝朔Q爨頭)下方得名。位于京西齋堂西北狹谷中部,解放前屬宛平縣八區(qū),現(xiàn)屬齋堂鎮(zhèn)所轄。距京90公里,海拔650米,村域面積5.3平方公里,清水河流域。
川底下村現(xiàn)保存著500間、70余套明清時代的四合院民居。整個村莊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坐落在北側緩坡之上,依山而建,層層升高,村上一條蜿蜒東西走向的紫石、青石砌成的小巷,看去幽雅漂亮。村分上下兩層,高低錯落線條清晰,被稱為北京地區(qū)的“布達拉宮”。
川底下村的四合院屬山地四合院,除具有北京四合院的基本型制和以傳統(tǒng)的院落空間為核心的一般特點,即內向開敞、外向封閉、具有嚴謹?shù)目臻g秩序、明顯的中心軸線、各房間均有較嚴格的等級劃分之外,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使得爨底下村的四合院又因小巧玲瓏、隨地形變化、院落形狀不規(guī)則、就地取材等特征而獨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