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晶, 楊 博, 劉慶飛
(1.長春工業(yè)大學 基礎科學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2.上海四通儀表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163;3.中國兵器工業(yè)第214研究所 蘇州研發(fā)中心,江蘇 蘇州 215163)
振蕩器常常用于產生時鐘信號,控制開關動作[1]。RC振蕩器由于具有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功耗較小、頻率可調等優(yōu)點得到廣泛應用[2]。文中設計的RC振蕩器采用電阻串分壓提供參考電壓的方式,并且設計了復位功能,在外接RC的模式下,振蕩器頻率可在1kHz~1MHz范圍內變化。
振蕩器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振蕩器結構圖
圖中C0是時鐘電容,Vth+,Vth-是比較器COMP1,COMP2的參考電壓,I1,I2分別為C0的充電和放電電流源,振蕩器通過將電容C0上的電壓與比較器的兩個參考電壓Vth+,Vth-進行比較,產生控制信號Q,QB,從而控制電流源I1,I2為C0充放電,形成振蕩輸出,振蕩器工作波形如圖2所示[3-4]。
圖2 振蕩器工作波形圖
復位電路的設計思想如下:
當電源上電過程中,在電源電壓還沒有達到工作電壓時,通過復位單元產生復位電平,使振蕩器進入復位狀態(tài),然后隨電源電壓的繼續(xù)上升,復位過程結束,電路進入正常工作模式,實現上電復位[5]。外部復位模式是在振蕩器復位端加外部復位信號實現振蕩器外復位[6]。
復位電路工作原理波形如圖3所示。
圖3 復位電路工作原理波形圖
此時電路工作電壓為5V、工作溫度為25℃。
根據圖3可以看出,當電源電壓為3.14V時,輸出復位信號R為低電平,電路處于復位狀態(tài),當電源電壓超過3.14V時,復位信號跳變成高電平,電路結束,復位進入工作模式。
文中設計的RC振蕩器電路如圖4所示。
圖4 CMOS振蕩器電路圖
其中比較器COMP1,COMP2結構相似,為了圖示簡潔,COMP1用示意圖代替電路圖,4個與非門I4,I5,I6,I7和 4個反相器I8,I9,I10,I11組成RS觸發(fā)器結構。
比較器COMP2由3個開關SW0,SW1,SW2,2個反相器I0,I1,1個緩沖器I2,1個與非門I3和采樣保持電容C1組成,其中反相器I0的閾值約為電源電壓的一半,反相器I1和緩沖器I2的閾值是Vth-。當Pulse為高電平時,比較器COMP2開始工作,時鐘電容C0開始通過M2放電,當A點電平降低到Vth-時,反相器I1輸出一個高電平導致節(jié)點C2跳變到低電平,則反相器I5輸出高電平強制反相器I4輸出低電平,使Pulse變成低電平,時鐘電容進入下一個充電周期。
反相器I1是有開關功能的反相器,在反相器中加入開關管,可以在不影響反相器邏輯功能的情況下,減少電路工作電流,進而降低功耗。假設Vth-=1V;PMOS管跨導參數Kp=9E-6A/V2;PMOS管閾值電壓Vthp=1.121 8V;PMOS管溝道長度調制系數λp=0.4;NMOS管跨導參數Kn=82E-6A/V2;NMOS 管 閾值電 壓 Vthn=0.875 7V;NMOS 管溝 道 長 度 調 制 系 數λn=0.238 6;反相器I1的開關管采用PMOS寬長比是1,并且開關管柵極接地,為了MOS管尺寸匹配,則反相器的PMOS也選取寬長比為1。并且為了簡化計算假定當反相器I1的輸入與輸出相等時,輸入值為1V,反相器的MOS管工作在飽和區(qū),反相器的開關管工作在線性區(qū)。工作電壓5V,根據MOSFET的Spice一級靜態(tài)模型,通過求解 MOSI~V方程(1)和方程(2)[7]:
則有
實際設計中選取1∶18.5可以滿足的反相器閾值1V的設計要求。通過類似的方法確定比較器COMP1,COMP2內部晶體管的尺寸。Reset電路如圖5所示。
圖5 Reset模塊電路圖
復位信號提供給振蕩器使用。電路中,電阻R0,二極管 D0,D1,D2,反相器I0和開關SW0組成上電復位電路,利用正反饋作用使節(jié)點I電壓迅速下降,復位信號上升沿更陡峭。電容C0是延時電容,與非門I1為外部同步復位信號提供接口。
一般情況下,振蕩器工作很穩(wěn)定,但是在極端的電磁環(huán)境條件下,振蕩器有可能出現停振的情況[8]。為了預防類似的情況,在振蕩器內部采用了施密特結構,當干擾在振蕩器內引起擾動時,施密特結構可以產生強制信號,使振蕩器恢復振蕩輸出。
振蕩器復位模式下的工作波形如圖6所示。
圖6 振蕩器雙重復位模式工作波形
條件是工作電壓5V,時鐘電容90pF,外接200kΩ電阻。從圖6可以分析出,當無外部復位信號時,Reset模塊完成上電復位。當Reset模塊的輸入端ResetIn接入外部復位信號時,Reset模塊產生的內部Reset信號跟隨ResetIn,從而實現了外同步復位功能,復位信號結束,振蕩器開始在20kHz頻率下正常工作。通過對該電路的流片、封裝、測試及驗證,測試結果與仿真一致,達到設計要求。
設計了一種具有復位功能的RC振蕩器,該設計可以實現在沒有外部信號的情況下,上電復位也可以進行外同步復位。
[1] 畢查得·拉扎維.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
[2] Johs D,Martin K.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M].[S.l]:John Wiley &Sons,Inc,1997.
[3] 洪志良.模擬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4] 王海永,林敏,李永明.一種運用于2.4Hz ISM 射頻波的全集成CMOS壓控振蕩器[J].半導體學報,2003(3):24-27.
[5] 趙勝華,陳建安.CMOS集成電路中振蕩器的設計及性能分析[J].電子與封裝,2004(6):128-134.
[6] 周智勇.從嵌入CMOS MEMS振蕩器展望IC設計的潛在變革[J].電子產品世界,2007(1):34-38.
[7] 張孝飛,趙孔新,張賽男.基于FPGA的脈沖發(fā)生器波形模塊設計[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2(3):258-262.
[8] 王倩,吳麗麗.基于GPIB的可程控系統(tǒng)設計[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1(6):67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