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端志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采設計事業(yè)部,北京100013)
在液壓支架的設計過程中,為確保各結構件有足夠的強度,需根據(jù)我國型式試驗規(guī)范中對各部件進行強度計算。由于傳統(tǒng)的力學計算方法主要是對危險斷面進行計算,很難對結構件整體應力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因而對結構件整體應力分布情況難有準確地了解。有限元分析法能夠形象、直觀展現(xiàn)出結構件任意位置處的應力值,為結構件的優(yōu)化設計提供理論依據(jù)。
本文以ZZS4600/13/25型支撐掩護式液壓支架為例,運用有限元分析法和傳統(tǒng)力學計算方法分析支架在2200mm高度時頂梁兩端承受集中載荷工況下頂梁所受應力的分布情況。
有限元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通過連續(xù)體離散化的方法,將物體假想地分割成有節(jié)點連接起來的許多小單元,根據(jù)所給的邊界條件求得各節(jié)點所需求物理量的數(shù)值解。有限元分析法物理概念清晰,在工程設計中能夠滿足高效、高速、高精度、低成本等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需求,能夠靈活妥善處理各種復雜的工程問題。近年來,有限元法的發(fā)展已日趨成熟,但在液壓支架設計領域的推廣和應用還仍處于摸索階段[1]。
《液壓支架通用技術條件》對一般支架型式試驗、強度試驗規(guī)定了十幾種加載工況。運用有限元法可以對液壓支架整體進行分析計算,計算周期比較長;對單個結構件進行分析計算,雖然計算快,但需要知道結構件的具體邊界條件。
用有限元分析法分析頂梁兩端集中載荷工況(受載情況如圖1)下頂梁結構件應力分布情況時,頂梁與掩護梁鉸接孔處的邊界條件可以視為頂梁的外載,墊塊A和墊塊B的作用當作邊界約束條件處理,即A的上平面與B的上平面固定[2],A墊塊和B墊塊的下平面與頂梁之間為接觸面對。
圖1 頂梁兩端集中加載示意
由于將墊塊作為結構的邊界約束處理,因此,對液壓支架的頂梁來說,其外載為轉(zhuǎn)化4根立柱和掩護梁所施載荷。表1為支架在2.2m高度時,立柱傾向、工作阻力及掩護梁施加力。
表1 支架運動與受力計算結果
1.4.1 頂梁網(wǎng)格的劃分
對支架結構件進行靜態(tài)結構分析時,網(wǎng)格劃分的形狀和大小直接影響著計算工作量和結果的準確度。由于頂梁是箱形薄板結構,沒有特別復雜的曲面,故劃分網(wǎng)格時以4節(jié)點6自由度的板殼為主[1],如圖2所示。這種網(wǎng)格能夠滿足一般形狀零件分析的要求,并且計算量相對較小,對計算機性能要求相對不高,計算速度比較快。
圖2 劃分網(wǎng)格后的頂梁
1.4.2 分析結果
圖3為頂梁兩端集中加載工況下頂梁所受應力分布色譜圖,根據(jù)頂梁各處的顏色能夠判斷出頂梁應力的分布情況、頂梁體內(nèi)各板元的受力趨勢和危險斷面的位置,并且可以通過軟件精確讀取頂梁上任意位置節(jié)點處的應力值。從應力色譜圖能夠看出,頂梁受兩端集中載荷時,前柱窩處腹板所受的應力較大 (忽略墊塊與頂梁連接處),大小為300MPa左右。
圖3 頂梁應力分布色譜 (去掉頂梁的頂板)
頂梁兩端集中載荷工況頂梁受力如圖4所示,F(xiàn)1和F2的值如表1所示,現(xiàn)計算頂梁平衡狀態(tài)下墊塊位置處的力F4和F5。
圖4 頂梁受力
以C為固定端,列出平衡方程式
其中:
因此,可得F4=2302.7kN;F5=3143.3kN。
頂梁各點處剪力圖如圖5所示。
圖5 頂梁剪力圖
頂梁各點處彎矩圖如圖6所示。由圖6可以看出,頂梁兩端集中載荷時前柱帽窩斷面為危險斷面,彎矩最大,其最大彎矩為1611890N·m,而頂梁柱帽結構復雜,計算時將其等效成箱體結構,斷面圖如圖7所示,圖中1~19為板元序號。
圖6 頂梁彎矩圖
斷面板元應力計算如下:
式中,As為截面面積;Asi為截面中序號為i板元面積;Xi',Yi'為板元左上角相對O點的坐標;Xi,Yi為板元右下角相對O點的坐標;Ti為i單元板厚度;Yoi為i板元的中性軸到OX軸的距離;Yc為截面中性軸的y坐標值;Yci為i板元中性軸到截面中性軸的距離;J為截面慣性矩;σmax為截面最大彎曲應力;Mw為最大彎矩。
圖7 頂梁前柱窩處斷面
表2列出了各板元的計算結果,根據(jù)這些值能夠求得各板元所受的應力,根據(jù)公式 (8)可知,該斷面頂板和腹板應力值最大,其最大值為306MPa。
表2 頂梁前柱窩斷面各板元計算結果
有限元法的分析結果與傳統(tǒng)力學計算法所計算結果基本一致,但有限元分析法能夠形象、直觀、全面地分析支架結構件各部位的應力,有利于支架優(yōu)化設計,使支架結構件具有等強度、等壽命、高可靠性、重量輕的特點,在提高支架性能的同時,較大幅度降低支架的重量及其制造成本。有限元分析法在液壓支架的設計中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三維設計技術的全面推廣和應用,有限元技術將成為液壓支架設計、研究必不可少的有利工具。
[1]馬端志,宋德軍.有限元分析法在液壓支架設計中的應用[A].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第20分會場論文集 [C].2005.
[2]馬端志,宋德軍,楊保良.液壓支架整架非線性有限元分析[J].同煤科技,2006(4):1-2.
[3]劉建英,劉 軍.ZF7200型放頂煤液壓支架的有限元分析[J].煤礦開采,2012,17(1):72-74.
[4]宇 迪,陳新中,黃永志.QY200/14/31型液壓支架關鍵部件有限元分析[J].煤礦開采,2011,16(3):107-110.
[5]王國法.液壓支架技術 [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