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燕珠
異位妊娠俗稱宮外孕,孕卵著床發(fā)育在子宮腔外的異常妊娠過程,以輸卵管妊娠最常見,常由于輸卵管管腔或周圍的炎癥,阻礙孕卵正常運行,引起管腔通暢不佳,導致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目前臨床治療多采用西醫(yī)治療為主,少數輕癥病例可采用中醫(yī)中藥治療,也有報道中西醫(yī)結合保守治療異位妊娠臨床效果滿意[1-2]。本研究旨在探討中西醫(yī)結合保守治療異位妊娠臨床效果,以期為臨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自2009年6月~2010年12月梅州市中醫(yī)醫(yī)院收治住院的異位妊娠患者84例,按數字法隨機分為觀察組(46例)和對照組(38例)。觀察組年齡19~45歲,平均年齡(32.0±5.04)歲;流產史者40例,初產婦6例;以停經為主要癥狀者13例,腹痛為主要癥狀者24例,陰道流血為主要癥狀者9例。對照組年齡20~46歲,平均年齡(33.0±5.04)歲;流產史者31例,初產婦7例;以停經為主要癥狀者9例,腹痛為主要癥狀者19例,陰道流血為主要癥狀者10例。患者均經實驗室檢查和B超確診為異位妊娠。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疾病情況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保守治療。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西醫(yī)診斷符合《婦產科學》第6版宮外孕診斷標準[3],中醫(yī)診斷符合《中醫(yī)婦科學》的異位妊娠診斷標準[4]。納入標準為符合診斷標準,自愿保守治療無肝腎功能異常者。排除患者宮內妊娠,腹腔內出血量多及休克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150 mg空腹頓服,1次/d,連服3 d,服藥2 h后進食。氨甲蝶呤(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50 mg/m2肌內注射,1次/d??筛鶕?hCG下降情況重復給藥2~3次,總量不超過200mg/m2。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案基礎上配合中藥宮外孕1號口服,組方:丹參 9 g,桃仁 9 g,赤芍 9 g,元胡 9 g,三棱 6 g,莪術 6 g。水煎服500 mL口服,每日1劑,分2次早晚口服,7 d為1個療程。用藥后嚴密觀察腹痛及肛門墜脹、陰道出血等表現(xiàn),檢查血β-hCG、血常規(guī)、血小板計數及肝腎功能,1周復查B超,若治療后出現(xiàn)腹痛加劇,血β-HCG下降不明顯反而上升,應及時行剖腹探查術。
1.4 觀察指標 (1)檢查血β-HCG、血常規(guī)、血小板計數及肝腎功能;(2)包塊縮小或消失時間;(3)臨床癥狀:陰道流血減少或停止,腹痛消失,血β-HCG值接近正?;蚪抵琳#鼔K減小或吸收為治愈;上述癥狀加重,腹痛劇烈,陰道流血或腹腔出血增多,血β-HCG值不降或升高,包塊增大為治療失敗。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46例,保守治療治愈43例,保守成功率為93.48%(43/46),失敗3例轉為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38例,保守治療治愈31例,保守成功率為81.58%(31/38),治療失敗7例轉為手術治療,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 觀察組血β-HCG下降至正常的時間,腹痛及陰道流血癥狀緩解時間、包塊縮小或消失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異位妊娠患者觀察指標比較(d,±s)
表1 兩組異位妊娠患者觀察指標比較(d,±s)
組別 例數 包塊縮小或消失時間血β-HCG下降至正常時間腹痛消失時間陰道流血癥狀緩解時間觀察組 46 40.3±4.5 26.4±3.4 11.5±1.5 24.4±2.4對照組 38 58.3±5.9 31.6±4.3 18.4±4.2 33.4±3.0 t值 3.485 3.958 2.927 3.295 P值 <0.05 <0.05 <0.05 <0.05
正常妊娠時,受精卵著床于子宮體腔內膜,當受精卵于子宮體腔以外著床,稱異位妊娠,發(fā)生部位有輸卵管、卵巢、腹腔、宮頸、宮角、殘角子宮等,其中以輸卵管妊娠最常見,異位妊娠的發(fā)生率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據報道[5]其約占異位妊娠的95%。其為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當異位妊娠破裂或流產后,可造成急性腹腔內出血,如不及時診斷處理,可危及生命。據報道[6]異位妊娠占妊娠相關死亡數的9%~13%。隨著目前的診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異位妊娠發(fā)生嚴重內出血之前就能做出正確診斷,并得到及時有效治療,但是,也有不少異位妊娠患者,特別是臨床體征和癥狀不典型者,常易導致誤診。按中醫(yī)辨證異位妊娠屬中醫(yī)少腹血瘀證,瘀血不散,積久成癥,則致瘢塊瘀結胞脈或少腹。目前中西醫(yī)結合保守治療異位妊娠報道較多,效果顯著。張海琴[7]報道中西醫(yī)結合保守治療異位妊娠成功率為92.5%,雖然與單純西醫(yī)治療成功率89.7%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包塊縮小或消失時間,血β-HCG下降至正常的時間,腹痛及陰道流血癥狀緩解時間明顯短于單純西醫(yī)治療患者。據柯靜珍[8]研究報告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及中藥宮外孕方劑治療異位妊娠有效率高于單純采用西藥治療,可保留生育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46例,保守治療治愈43例,保守成功率為93.48%,保守成功率顯著高于單純米非司酮、氨甲蝶呤西醫(yī)治療。異位妊娠在祖國醫(yī)學上屬“少腹血瘀證”范疇,采用米非司酮、氨甲蝶呤配合中藥活血化瘀,進一步繼續(xù)阻止滋養(yǎng)細胞及胚胎生長,并在活血化瘀作用下,有利于包塊吸收,明顯提高有效率。單純使用西藥或中藥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西藥聯(lián)合應用,優(yōu)勢互補相互協(xié)同,可以明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劉雅美,鄭玉春.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4,19(12):46-47.
[2]楊輝.中西藥結合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2,18(21):159-161.
[3]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09-110.
[4]劉敏如.中醫(yī)婦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322-323.
[5]李紅芳.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異位妊娠46例臨床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17): 2252-2253.
[6]吳昊.中西醫(yī)結合保守治療異位妊娠60例臨床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0,29(24):34.
[7]張海琴.中西醫(yī)結合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6.
[8]柯靜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異位妊娠60例臨床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