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迎杰 冉文玉
子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能夠顯著降低宮頸癌的復發(fā)率及遠處轉(zhuǎn)移,具有較好的效果。在宮頸病變的早期,目前主要利用液基細胞學檢測(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及陰道鏡診斷對宮頸惡變進行篩查。本文通過回顧性調(diào)查研究,分析526例進行過宮頸病變早期篩查的病例,以對比TCT聯(lián)合陰道鏡檢查與單純陰道鏡檢查的差異。
1.1 一般資料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選擇2005-2011年本院婦產(chǎn)科經(jīng)液基細胞學篩查,后行陰道鏡檢查診斷并取活檢作病理檢查的患者,共526例,平均年齡(47±6.4)歲。排除既往宮頸癌、宮頸錐切及子宮切除病史患者,以宮頸活檢病理診斷為金標準。
1.2 檢查方法
1.2.1 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 采用頸管刷收集受檢者宮頸外口和頸管的脫落細胞,將收集的細胞保存于 TCT 瓶內(nèi),經(jīng)處理后制成 TCT 標準薄層細胞涂片,采用TBS系統(tǒng)對宮頸病變進行診斷:正常范圍(WNL)、未明確診斷意義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低度鱗狀上皮內(nèi)瘤變(LSIL)、高度鱗狀上皮內(nèi)瘤變(HSIL)、鱗狀細胞癌(SCC)。除正常范圍(WNL)外,均認定為細胞學檢查陽性。
1.2.2 陰道鏡檢查 暴露宮頸及周圍,用棉球拭去表面分泌物,仔細觀察宮頸交界區(qū)形態(tài)學改變,并進行醋酸試驗,若出現(xiàn)白色上皮、點狀血管或腦回狀改變,即為醋酸試驗陽性,然后行碘劑試驗 ,碘液不著色區(qū)為異常轉(zhuǎn)化區(qū)。陰道鏡檢查采用 RCI 評分方法:通過檢查評估宮頸病變邊緣、醋酸白顏色、血管改變和碘試驗四項,根據(jù)其輕重程度每項給予0~2分的評分,4項相加為 RCI 總分。0~2 分為 CINⅠ級或HPV感染,3~5分為CINⅡ級,6~8 分為CINⅢ。
1.2.3 宮頸活檢病理檢查 病變宮頸在病變區(qū)取多點活檢,無病變者常規(guī)4點活檢,注明取材部位,送病理檢查。組織病理學診斷包括:正?;蜓装Y;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CIN),按程度分為CINⅠ、CINⅡ、CINⅢ或原位癌(CIS);浸潤癌。除正?;蜓装Y外,其余均為病理診斷陽性。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分別計算各檢查的陽性符合率、敏感度和特異度。
2.1 TCT及病理診斷結(jié)果比較 觀察組病例526例進行TCT涂片,其中WNL:332例,陽性符合率96.70%;ASCUS:117例,陽性符合率82.90%;LSIL:46例,陽性符合率80.40%;HSIL:22例,陽性符合率90.90%;SCC:9例,陽性符合率100%。見表1。
2.2 陰道鏡檢查及病理診斷結(jié)果比較 陰道鏡檢結(jié)果顯示,正?;蜓装Y:341例,陽性符合率97.4%;CINⅠ:108例,陽性符合率94.4%;CINⅡ:45例,陽性符合率91.1%;CINⅢ:23例,陽性符合率95.7%;浸潤癌:9例,陽性符合率100%。見表2。
2.3 TCT聯(lián)合陰道鏡檢查與病理診斷結(jié)果比較 TCT聯(lián)合陰道鏡檢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兩者雙陽性的陽性預測值為100%,雙陰性的陰性預測值也為100%,靈敏度為99.5%,特異度為95.5%。見表3。TCT的靈敏度為85.8%,特異度為95.5%;陰道鏡檢查的靈敏度為91.6%,特異度為98.8%。
表1 TCT聯(lián)合陰道鏡檢查結(jié)果與病理診斷對比分析 例(%)
表2 單純陰道鏡檢查結(jié)果與病理診斷對比分析 例(%)
表3 TCT與陰道鏡聯(lián)合檢查結(jié)果分析 例(%)
宮頸病變在我國婦女惡性病變中占據(jù)重要地位,且其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1],由于宮頸惡性病變進展緩慢,有的甚至近十年才能從宮頸不典型增生進展為宮頸癌[2-3],而其起病極為隱匿,早期無癥狀,不易發(fā)現(xiàn),正是這些特點,使得宮頸癌前病變的早期篩查和診斷顯得尤為重要,宮頸癌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其治愈率極高,幾乎無復發(fā)。
自從1941年 Papanicolaou首次使用宮頸涂片篩查宮頸異常細胞后,利用巴氏涂片進行宮頸癌的篩查得到了廣泛的普及,由于其不需要嚴格的設(shè)備,簡便易行,費用低廉,因而其在我國的臨床工作中得到了普遍的應(yīng)用,但由于取材不當?shù)葐栴},視野中常存在大量干擾成分,涂片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誤檢、漏檢、假陽性、假陰性等情況[4-5]。TCT作為巴氏涂片法的一種改進技術(shù)[6],通過特制的宮頸刷充分刷取宮頸管鱗柱交接處細胞,并通過特殊處理制成薄層細胞涂片,提高了涂片的可視性,使得對細胞變異的診斷更加精準,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TCT的診斷靈敏度為85.8%,特異度為95.5%,因而成為門診宮頸病變患者的首選檢查手段。
陰道鏡作為一種內(nèi)窺鏡,可以直觀地觀察子宮頸表面的黏膜組織及血管改變,通過醋酸白試驗和碘液試驗,可以較為明確地顯示病變區(qū)域,對于早期無癥狀的宮頸病變有較高的診斷意義,由于其無創(chuàng)性和非侵入性,可反復觀察宮頸的改變,有一定的優(yōu)勢。此外,通過陰道鏡可以行病理組織活檢,也使陰道鏡成為宮頸病變患者必行的一項檢查措施[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正?;蜓装Y:341例,陽性符合率97.4%;CIN組:176例,陽性符合率93.75%;浸潤癌:9例,陽性符合率100%。陰道鏡檢查的靈敏度為91.6%,特異度為98.8%,較TCT有顯著提高,但陰道鏡的檢查受醫(yī)生的經(jīng)驗和技能操作的影響,可有一定的不穩(wěn)定性。
TCT作為一種細胞學水平的無創(chuàng)檢查,在宮頸癌的篩查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陰道鏡則通過直接放大宮頸,進行大體的觀察與診斷,兩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互補的作用[8]。本研究表明,兩者聯(lián)合診斷的陰性預測值和陽性預測值可達100%,其靈敏度為99.5%,遠遠高于單純的TCT或陰道鏡檢查,但由于受TCT檢查的限制,兩者聯(lián)合檢查的特異度為95.5%,較陰道鏡檢查為低。研究結(jié)果提示,在臨床工作中,通過TCT聯(lián)合陰道鏡可以有效提高診斷結(jié)果的符合率,對于兩者檢查均陰性的患者,可確定排除宮頸病變,而雙陽性的患者,一定要行宮頸活檢病理,進行病變分級,并及早進行治療;當兩者結(jié)果不一致時,TCT陰性者可不行病理活檢,而陽性者應(yīng)進行活檢病理以明確診斷[9]。
宮頸癌作為婦女第二高發(fā)的腫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早期進行TCT篩查,或聯(lián)合陰道鏡檢查對宮頸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10]。
[1]劉佳,丁青,吳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在子宮頸病變中的診斷價值[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27(2):91-92.
[2]王 莉,丁巖,殷紅莉,等. 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LCT)在宮頸癌前病變早期篩查中的臨床應(yīng)用[J]. 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 31(9): 1259.
[3]Dalstein V,Riethmuller D,Pretet J L,et al . Persistence and load of high- risk HPV are predictors for development of high-grade cervical lesions :a longitudinal French cohort study [J]. Int J Cancer,2003,106(3):396-403.
[4]郎景和.子宮頸癌及其普查[J].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進展,1994,3(3):275.
[5]Toseph M G,Cragg F,Wringt V C, et al. Cytohistologicalcorrelatesin a colposcopic clinic:a one-yearprospective study[J].Diagn Cy-topatro l,1991,7(5):477.
[6]梅平, 劉艷輝, 莊恒國,等. 1747例宮頸陰道病變篩查結(jié)果分析[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05, 21(1): 70.
[7]宋志琴,王靄明,何曉玲.液基細胞配合陰道鏡檢查對宮頸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國內(nèi)鏡雜志, 2004, 10(4): 106.
[8]張文.液基細胞學聯(lián)合組織病理學檢查對宮頸病變的臨床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7(4):146-147.
[9]陶彩霞,周曉艷.宮頸液基細胞學與巴氏涂片在宮頸病變檢查中的應(yīng)用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3,6(2):6-8.
[10]劉岑.液基細胞學技術(shù)在宮頸疾病診斷中的應(yīng)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0(5):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