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長泰
中國楹聯學會理事, 廣東汕尾市楹聯學會會長胡豪先生, 十年如一日創(chuàng)作新聞聯說,每日一聯,洋洋四千副之多,邀我寫篇評介文章,作為一名老新聞記者與聯友,我欣然應允。
新聞屬于政治范疇, 楹聯屬于文學作品。 作為文學的楹聯, 不可簡單地重復政治、圖解政治,而必須是政治同楹聯藝術的完美結合。 胡豪先生的每日一聯的新聞聯說,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那么,創(chuàng)作新聞聯說, 又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呢? 細細品讀胡豪先生這些十分難得的大量的新聞聯說聯,便會使我們悟出一些道理來。
一、具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
作為炎黃子孫,理所應當熱愛祖國、熱愛民族,『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具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
強烈的政治責任感, 首先在于關注國際國內天下大事
胡豪從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一日中新網讀到德國紀念柏林墻拆除二十周年, 聯想到世界和平, 國家統一, 民族團結多么重要,于是作聯:
一統江山,國家殊有幸;
三方領袖,功德實無垠。
胡豪先生的新聞聯說, 還大量關注國計民生的熱點問題。如反腐倡廉問題、房地產問題、 不惜財力大興土木問題、 教育問題、鋪張浪費問題等等。這些對聯均寫得尖銳深刻, 一針見血, 代表著人民大眾的心聲。
黨風問題是關乎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在胡豪先生的新聞聯說中,有大量這方面的聯作。如廣東省省委組織部《關于全省縣委書記集中考核情況匯報》中稱,被考核的縣委書記滿意票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胡先生很不認同:憑空縣斷;委實夸誑。雖僅為四言短聯, 不僅表露了作者堅定的實事求是態(tài)度,更體現了敢于『太歲頭上動土』的大無畏精神。
山西黑磚窯事件,使國人震驚,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 胡豪先生二零零七年六月十五日和六月二十一日連續(xù)兩聯寫到:狠手黑心,生把人間當地獄;傷天害理,故將獸穴做磚窯。溝瀆藏群鼠;職官多蛀蟲。
二零零八年四月十六日, 胡豪從檢查日報得知, 洪洞廣勝寺鎮(zhèn)黨委書記段春霞因黑磚窯事件撤職后,在未公示的情況下,又官復堯都區(qū)區(qū)長助理,便寫到:
什么處分! 只不過厲深揭淺, 姑息暫時出局;是何道理,豈因為時過境遷,就能復次入官。
他看到央視二零一零年五月十八日《每周質量報告》中,揭露一種出廠價僅十五點五元蘆筍片,湖南湘雅第二醫(yī)院藥房的售價竟高達二百一十三元,暴利百分之一千三百,便撰寫一聯:
賺錢之犀利,堪比暴風驟雨;
叫價之囂張,真如虎狠狼貪。
這種涉及億萬人民群眾利益,且人命關天的大事情,大行業(yè),不揭露黑暗,醫(yī)療制度不徹底改革,如何了得。
再如房地產問題,更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中央雖采取不少措施,但樓市價格仍居高不下,節(jié)節(jié)攀升,胡豪先生就此寫過數聯:
大謊彌天,乃奸商恒弊;輿情斫地,系弱植直聲。教育亂收費,不僅加大了人民群眾的負
河南蘭考縣,竟然出了這樣的慘案。一位以擺攤謀生的普通婦女袁厲害替政府分憂,收養(yǎng)了近百名智障兒童,不想發(fā)生火災燒死七人。政府要向她算賬。此事出在焦裕祿工作過的地方著實令人痛心,發(fā)人深省。胡豪寫到:擔,更為嚴重的后果是使教育神堂變成了腐敗溫床。 胡豪先生看到大學學費漲幅比居民收入增長高十倍的報道,寫到:
簧宮大宰莘莘學子;群眾徒呼湛湛藍天。二、具有敏銳的政治觀察力
本人作新聞記者那些年,養(yǎng)成了一種愛觀察、善思考、喜鉆研的習慣。 對于社會上發(fā)生的事情,哪些具有傾向性? 哪些具有典型意義? 有幾件這樣的事情,濾清主次,抓住要害,立即動手去寫。 『搶新聞』,沒有敏銳眼光與勤奮精神是不行的。 從胡豪大量新聞聯說聯中, 不難看出他的政治觀察力是敏銳的。
胡豪先生從《新京報》看到山西臨縣一則消息, 該縣兔坂鎮(zhèn)農民馬繼文因土地被鎮(zhèn)政府侵占,上訴勝訴,而鎮(zhèn)政府竟拒不歸還。馬繼文攜法院判決書多次上訪,奇怪的是同一法院同一法官, 反以『敲詐勒索政府』的罪名判處馬繼文有期徒刑三年。胡豪先生義憤填膺寫到:
訴辯反遭刑罰;
權奸每勝法規(guī)。
臨縣是山西的革命老區(qū), 革命戰(zhàn)爭年代, 這里出過不少為勞苦大眾翻身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勇士,那時,共產黨干部同人民魚水情深。而到了六十年后的今天,我們有的政府官員卻變成了魚肉百姓的惡狼,令人發(fā)指, 令人痛心! 發(fā)人深省, 令人反思。 區(qū)區(qū)一個山區(qū)農民,看似事小,但的確關乎黨,是保持革命傳統,還是蛻化變質的大事,沒有這樣的政治警覺,便難寫出這樣的聯作。
黑龍江宜春市民陳慶霞上訪被當地『安置』在一所廢棄的太平間限制人身自由達三年之久,此事曝光后,當地政府竟稱將這種『關懷』還要繼續(xù)下去,胡豪二零一三年一月二十五日每日一聯寫到:太歲非為,究竟伊何底止;
三春慘景,仍然還未出頭。
匹婦輕孤,卻要發(fā)揚蹈厲;
丘民乖僭,能無輟己害身。
除了針砭時弊的聯作外, 胡豪先生還寫了頌揚我黨一些好干部, 好的社會風尚的聯作。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六日,胡豪看到山西申紀蘭是中國唯一一位一至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十分高興,便作一聯:
籌算八旬,屢紀國中盛世;歷經十屆,堪稱眾里蘭奢。二零零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胡豪為袁隆平院士作聯一幅:
偉業(yè)豐功,聲望隆而廣;
足斤夠兩,登庸正且平。
三、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
當今社會,不少人經不起金錢誘惑,拜倒在趙公元帥腳下, 拜金主義沖擊著許多人的心靈,因而能超脫出來的人,一定是一個高尚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理應受到人們的尊敬。
中國楹聯文化隨著時代的步伐, 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僅有獎征聯一項,此起彼伏,獎項之多,獎金之高,紛作攀比,吸引著一批作聯高手,有的『獲獎專業(yè)戶』,一年拿數十個等級獎,十萬、八萬獎金已大大已高出工薪收入。
高手聯家們已無暇見征就寫,而只能有所選擇,有的寫高不寫低了,寫大不寫小,寫可刻掛的知名景觀,一般的便不屑一顧。
在這樣的大潮中,卻有如胡豪先生這樣的一批聯家,不圖利,不圖名,耗費大量精力,去作于自己幾乎無獲、于社會卻大為有益的事情,心地淡泊,尤為可敬。
四,具有楹聯文學創(chuàng)作的扎實功力
縱觀胡豪先生新聞聯說的洋洋聯作,不難看出他是一位具有全面文學素養(yǎng)作聯功底扎實的行家高手。 他諳達聯律、駕輕就熟,運用自如,他的聯聲律協調、對仗工穩(wěn),調用了楹聯創(chuàng)作的各種手法,以認真完成自己的每副作品。
莫侈言什么立黨為公, 疊照重徽政德;
應反省這些當官徇己,日滋月益丑聞。
作者在這副斥揭山東日照市領導立黨謀私,為自己營造低價別墅聯中,以三字領開篇,接著是一組上下對應的偏正結構,『立黨為公』對『當官徇己』詞組,再下是『疊照重徽』『日滋月溢』兩組自對。 對仗十分工整,無可挑剔。
胡豪先生學識淵博,作聯尤善用典。
只可視為媚主欺生庸保;
安能稱作急公好義英雄。
在這副揭露廣州某建筑工地發(fā)生四死四傷事故后, 老板竟讓保安人員筑成人墻攔截采訪記者與消防救人, 老板稱其保安為英雄。 作者化用了《史記· 刺客列傳》中『高漸離變名姓為人庸保, 匿作于宋子』的『庸?!灰辉~,典出有據,恰如其分。
凡行家高手,作聯均善煉字。胡豪先生煉字的功力,可謂爐火純青。
摳心挖肚斂財,錢財帶血;
掘墓磔尸逞惡,罪惡滔天。
作者在這副痛斥重慶忠縣民政局為賺取群眾高額火葬費, 將因肺癌去世已葬的山區(qū)老人劉德義挖尸火化, 聯中連用八個動詞,字字珠璣,尤『錢財帶血』一詞,十分搶眼。 并將『財惡』二字規(guī)范重用,更見功力。 筆者曾在《對聯》雜志二零一三年一月號,發(fā)表過一篇《善以動詞增活力》的文章,倡導聯家們多在動詞上下點工夫, 胡豪先生就是善用動詞的高手。
楹聯多以精短為特征,它不同小說,用大量的描寫去刻畫人物、事件、景色,但是高明的聯家, 常善于用極簡練的筆墨達到生動造景的目的,因而也更能感染人。胡豪先生就有這個本事。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日他看到南方日報刊登河南棗農李年華進城賣棗處處碰壁,含淚將一車棗倒河中, 我們看胡豪是怎樣寫的:
會議上三農聲拌唾沫一齊飛濺;
河流中金絲棗同淚珠與共浮漂。
胡豪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創(chuàng)作手法, 短短二十六字將兩種形象躍然紙上。 用形象說話,比之于干巴巴的說教,好上百倍千倍。
當代聯家都慨嘆短聯難做, 但胡豪先生的『新聞聯說』多數是短聯,如寫廣州市政府采購竟讓供應商提供無行賄證明、寫油價破八:
不外單文孤證;
分明止沸揚湯。
失體八風曲;
破顏兩桶油。
胡豪先生這些短聯均寫得有如韓信祠的傳世名聯『生死一知己; 存亡兩婦人』度,聯雖短涵量大,言賅意義深,不枝不蔓。一字千金,用語簡潔精辟,可見功力不凡。
胡豪先生的這些聯作多用嵌名, 許多聯嵌的比較自然,不露斧痕,且有新意。
五、具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對于這樣政治性很強的楹聯作品,我想許多聯家都做過, 但很少有人一連數十年,每日一聯,從不間斷,這就十分難能可貴了。
作每日一聯的新聞聯說聯, 首先要將每日所發(fā)生的國內外新聞廣泛瀏覽, 并非看到什么寫什么。從廣泛的瀏覽中,篩選出最發(fā)人深省的最有代表性的新聞, 作為楹聯的文學作品又不同于一般新聞, 一般新聞時過境遷之后,便失去它的光彩,新聞會變作舊聞。而文學卻無新舊之分。文學的生命是永恒的。舜帝五千年的《南風歌》,保存了西周到春秋中期三百零五篇的《詩經》,四千來年依然光輝照世。 因而新聞聯說之聯之光,亦應萬古不滅。這就要求作者將選擇的新聞作背景,創(chuàng)作出發(fā)生質變的作品。這些作品注入了永恒的生命, 成為作者用心血澆灌的生命之花。 作者對每日一聯的作品天天都要付出艱辛的勞動,而且,這樣的艱辛日復一日、不能煩悶、不可懈怠,這樣就難上加難。支撐這樣的創(chuàng)作,一定要有堅強的信念,超乎尋常的毅力,然而胡豪先生做到了,這是很不簡單的。
我們的楹聯文學,應當也必須將反映關愛國計民生、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題材作為主旋律,胡豪先生在這方面作
出了一個榜樣。愿聯友們都能多做這方面的事情,并將這種精神引申到方方面面去,相信對社會對民族對天下,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