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國
(揚州市新華中學 江蘇 揚州 225009)
高中物理知識的描述方式有文字法、公式法、圖像法,它們從多個側面觀察、研究同一物理現(xiàn)象或規(guī)律,同時又互相補充,互相完善.然而圖像描述要比枯燥的文字、公式更容易理解,但難以掌握,因為高中物理圖像是通過應用物理的方法從實物、實驗中抽象出來的或是應用數學手段總結出來的.因此,在新課程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突出圖像作用,挖掘圖像功能,大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就是值得我們當前新課程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近年高考中大量涌現(xiàn)以圖像給出解題信息的問題,能否提取最有效的信息是能否快速、甚至能否解決問題的關鍵,學生學過的圖像盡管很多,甚至圖像規(guī)則也記得很熟練,一旦碰到實際的問題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本專題試圖以師生互動而不是以違背規(guī)則的方式來解決這一難點問題.《考試說明》在能力要求的第5點提出:能根據物理問題的實際情況和所給條件,恰當運用幾何圖形、函數圖像等形式和方法進行分析、表達.能夠從所給圖像通過分析找出其所表示的物理內容,用于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
所以有關以圖像及其運用為背景的命題,成為歷屆高考考查的熱點,以下列出2007~2012年試題中出現(xiàn)圖像題的題號.
2007年:5,12,13;
2008年:5,11,12,14;
2009年:4,8,11,12;
2010年:4,5,11,12,15;
2011年:5,11,12,13,15;
2012年:4,12.
表1 教學設計
續(xù)表
續(xù)表
續(xù)表
綜上所述,本節(jié)課的設計過程,主要分為三個版塊,即會識圖、會畫圖、會用圖.畫圖比識圖難,而會用圖解決問題則是最高境界,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從易到難,層層推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另外在每個版塊最后進行總結,目的是讓學生從一些看似不相關的問題中找出共性,學會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說到底就是學習方法的指導.
這節(jié)教學設計筆者實際操作了2次,通過實際操作,有如下感觸:
(1)高中物理中圖像種類很多,如還有電路圖、實物圖、電場線分布圖、磁感線分布圖、等勢線分布圖等,本節(jié)課涉及的圖像種類還較少,如何把各種圖像有序的,又能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貼近學生能力水平地進行串連還需進一步探索.
(2)由圖像找出需要的信息時,學生經常找不全,甚至不知如何下手.解決某一問題時是否需要畫圖像或畫什么樣的圖像還很不熟練,這就提醒我們平時對圖像類問題的教學還要加強.
(3)本節(jié)課中圖像涉及的知識跨度較大,學生的思維轉換還不夠順暢,那么在高三講圖像問題時是分塊講(如動力學中的圖像問題、電學中的圖像問題等),還是串在一起講,哪種方法更好,還有待探究.
除圖像外,物理學中還有大量的“圖表”.“圖表”中也會包含大量的物理信息,如何從“圖表”中獲取信息,如何利用“圖表”去解決物理問題將是我們下面要探究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