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曉楓
鉀肥邊貿,全稱邊境小額貿易,是指我國沿陸地邊境線經國家批準對外開放的邊境縣(旗)、邊境城市轄區(qū)內(以下簡稱邊境地區(qū))經批準有邊境小額貿易經營權的企業(yè),通過國家指定的陸地口岸,與毗鄰國家邊境地區(qū)的企業(yè)或其他貿易機構之間進行的貿易活動,包括易貨貿易、現匯貿易等各類貿易形式。邊境小額貿易企業(yè)經營權,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統(tǒng)一規(guī)定經營資格、條件以及在核定的企業(yè)總數內,由各邊境省、自治區(qū)自行審批。根據上述規(guī)定,邊貿鉀肥進口經營權是由與俄羅斯及蒙古接壤的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四個相關管理部門根據自身轄區(qū)內企業(yè)的具體情況授予了25家邊貿鉀肥進口企業(yè)。雖然邊貿鉀肥進口經營權是由地方管理部門授予,但由于鉀肥的國營貿易商品屬性,這25家邊貿鉀肥進口企業(yè)仍需按照國家要求,遵循國家相關法規(guī)和政策,并履行相應的義務。
作為中國鉀肥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多年來,白色俄文包裝的邊貿鉀肥袋子在全國各地農資市場上隨處可見。近日,筆者采訪了相關業(yè)內專家和邊貿人士,我們將帶領讀者走進這個遙遠而陌生的鉀肥貿易領域。
繁忙的鉀肥邊境貿易
陸運鉀肥邊貿主要通過連接俄羅斯的綏芬河、滿洲里口岸;經蒙古國過境的二連浩特口岸和對接哈薩克斯坦的阿拉山口口岸四個口岸交易。近年來,隨著蒙古和哈薩克斯坦過境費用的提高,陸運鉀肥從二連浩特和阿拉山口進口的數量呈下降趨勢。另外,對于俄羅斯鉀肥供應商來說,綏芬河較滿洲里運距遠1000余公里,運輸時間長1周左右,因此陸運鉀肥逐漸集中于滿洲里口岸。
在全世界探明鉀鹽儲量84.57億噸中,俄羅斯、白俄羅斯地區(qū)是世界第二大的鉀鹽主產地。多年來中俄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強力推動了中俄貿易的進程,憑借中俄之間擁有的數千公里陸上邊界線和便捷的鐵路交通,中國邊貿鉀肥在十幾年間得以迅速發(fā)展。而來自于俄羅斯地區(qū)(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的鉀肥逐步占到中國鉀肥總進口量的35%左右,據統(tǒng)計現在俄羅斯地區(qū)70%以上的鉀肥出口量采用邊貿陸路運輸。
據一位從事鉀肥邊貿貿易20年的人士透露,鉀肥邊貿的議價權一直較為分散。相比近年來國內鉀肥大合同的議價模式,自從九十年代開始的中俄鉀肥邊貿議價是隨意的。直到2006年,多家邊貿鉀肥進口企業(yè)共同組成的邊貿鉀肥進口協調委員會成立,至今委員會負責對外鉀肥協調等具體聯絡工作。另外,由于與外商的傳統(tǒng)貿易關系及企業(yè)多渠道經營等原因,中化化肥、中農農資等擁有鉀肥一般貿易進口經營權的企業(yè)每年也都有部分鉀肥來自邊貿口岸進口的陸運鉀肥。由于邊貿鉀肥進口企業(yè)之間建立了起了良好的關系。同時鑒于邊貿鉀肥貨源的品質,每年俄羅斯鉀肥供應商通過陸運進行的邊貿鉀肥價格一般低于港口鉀肥的。
多年以來,東北三省的復合肥廠家一直是陸運鉀肥的主要消費者。據黑龍江邊貿鉀肥企業(yè)負責人透露,東北地區(qū)每年備肥一般在9月中旬和下旬開始啟動,雖然每年陸運鉀肥供貨量不及海運港口鉀肥到貨量大,但一直是東三省鉀肥市場供應調節(ji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陸運鉀肥同時也是國際供應商調節(jié)對中國供貨量的渠道。在海運鉀肥供貨量少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陸運增加進入中國市場的鉀肥。
據中國無機鹽工業(yè)協會鉀鹽(肥)行業(yè)分會透露,前幾年,無論是陸運還是大合同談判,中國在談判過程中都要考慮國際市場形勢。外方的報價和定價原則都很關鍵。國際市場的貨源非常集中,中國的談判價格勢必會按國際價格走勢來談,所以影響陸運鉀肥價格主要是國際價格。但近年來,隨著我國國內鉀肥供應量的增加,發(fā)運條件的相對好轉,我國在陸運和海運對外談判方面均有了比較足的底氣。
一位當地貿易商楊經理告訴筆者,長期以來,俄羅斯供應商并不看重鉀肥價格一時的高低,而是希望和我國陸運鉀肥進口企業(yè)建立良好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因此,鉀肥邊貿價格在制定上緊盯海運。每噸鉀肥的價格低于中國與國際供應商商定的海運進口價格。在海運大合同談成之前,陸運鉀肥往往沒有準確的價格參考值。而大合同談下之后,陸運雙方都參考大合同制定價格。在海運鉀肥供貨量少的情況下,陸運鉀肥就增加進入中國市場的鉀肥。在進口價格較高時,陸運鉀肥在價格上也會相應的提高。在中外雙方的共同意愿下,陸運鉀肥進口市場已經形成了非常穩(wěn)定的局面,也逐漸成為我國可以依靠的鉀肥進口來源。
市場地位逐步下滑,環(huán)境亟待改善
陸運鉀肥在中國鉀肥市場扮演過重要的角色,特別是東三省復合肥生產用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據數據統(tǒng)計,特別在陸運鉀肥進口自2004年至2008年持續(xù)增加,一般占全國鉀肥進口總量的四分之一,有時甚至增加到三分之一。可以說,陸運鉀肥進口的地位以從“海運鉀肥進口的有益補充”變?yōu)椤爸袊浄蔬M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從全國范圍看,陸運鉀肥在2008年之后開始量價其減。其在國內鉀肥市場中因運輸成本、海運沖擊、質量等因素讓其與港口鉀肥相比占不到任何優(yōu)勢。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有兩點原因制約著邊貿鉀肥,其國內市場地位也在逐步下降。
第一,發(fā)運成本高。陸運鉀肥主要口岸集中在東北、西北等邊遠地區(qū)。目前,因此陸運鉀肥與海運鉀肥相比,陸運鉀肥載銷售價格上占不到優(yōu)勢。目前只有62%的晶體鉀肥有較為明顯的市場優(yōu)勢,只有該品種能打開東北以外的市場。
第二,進口數量波動明顯。2009年陸運鉀肥進口隨國際金融危機,經濟形勢惡化而出現較大幅度的萎縮,雖然近年來有所恢復。但是每年陸運鉀肥供貨量不及海運港口鉀肥到貨量大。同時,在邊貿鉀肥的供應量方面,大合同鉀肥到港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邊貿供貨量。在俄羅斯每月保持一定產量和運力的情況下,供應商會相應調整走貨的分配。海運集中到貨會對陸運產生一定影響。而俄羅斯供貨商會根據自己的市場配額來調整各市場發(fā)貨量。
2011年1~8月我國陸運鉀肥進口81萬噸左右,占同期全國進口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據了解,目前滿洲里口岸俄羅斯境內壓車較多,口岸內已經積壓鉀肥1200多車皮,每天發(fā)回俄羅斯的車皮不足百車。由于鐵路換軌等問題,導致鉀肥的換裝和灌裝能力十分有限。而由于運輸成本問題,俄羅斯此前基本停止對綏芬河和二連浩特的鉀肥發(fā)運而主要從滿洲里走貨。雖然此前相關部門曾關閉滿洲里原油運輸陸運通道,從而保證鉀肥運輸,但口岸灌裝和換裝問題仍是制約邊貿進口量的重要因素。同時,隨著東北地區(qū)天氣逐漸進入嚴寒時期,更增加了工人換裝條件的惡劣程度。2012年以來,鉀肥價格一路攀升。因此俄羅斯鉀肥企業(yè)逐步加大了通過邊貿口岸向中國供應鉀肥的規(guī)模。然而,僅僅增加且集中貨源,而不提高人手、場地和換裝的配備能力,依然無法解決邊貿供應量不足的問題。
邊貿鉀肥在中國鉀肥市場,特別是東三省復合肥生產用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這種作用來自其在東北地區(qū)的價格優(yōu)勢。東北三省地區(qū)的復合肥生產廠家原料主要來自與陸運邊貿鉀肥。綏芬河市一家貿易公司經理告訴筆者,東三省廠家每年提前備貨時,廠商都會拿手里的錢先買相對便宜一點的邊貿貨。市場啟動或者國內鉀肥上漲時候,他們會賣掉庫里一部分,再回籠資金,再接貨生產?!钡谌珖秶鷥龋呝Q鉀肥在其它市場并不占優(yōu)勢,由于運距較遠,因此與港口鉀肥相比,邊貿成本較高:“只有62%的晶體鉀肥能向東北以外的市場運輸。2012年山東市場鉀肥價格不太好,由于山東市場離港口較近,港口紅鉀報價3300元/噸,白鉀報價3400元/噸。
國際整體形勢利好
2012年以來,鉀肥大合同談判的價格累計上漲了70美元/噸,下半年依然漲勢不減。目前隨著國際鉀肥市場價格的持續(xù)上升,鉀肥邊貿市場將會逐步回暖。在這種利好形勢影響下,邊貿陸運貿易鉀肥的性價比優(yōu)勢將會凸顯,所以邊貿鉀肥的行情必將回暖。不過,在未來,也有一些因素值得擔憂。當洶涌而來的鉀肥突然大舉放量入關的時候,有些問題可能會影響到邊貿鉀肥的質和量:一是市場需求的問題;二是倉儲容納能力的問題;三是鐵路發(fā)運的問題;四是灌裝質量水平問題。不過這些問題在一片利好的大潮中,應該也不會對大趨勢有太大影響。
目前國內鉀肥邊貿市場呈現出萎縮的走勢,特別在目前國際鉀肥價格上漲,國內鉀肥低迷的形勢下。中俄兩國需求和供給的矛盾正在加劇。邊貿鉀肥主要供向東北市場。同時,國內庫存較多,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國內港口庫存總量約在110萬噸,國產鉀肥由于發(fā)運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國產企業(yè)庫存壓力也較大,預計國內鉀肥企業(yè)庫存在百萬噸以上。綜上所述,2012年我國秋冬作物及果樹施肥有鉀肥需求,但我國鉀肥供應量比較充足。
據了解,由于印度2012年第四季度鉀肥進口需求強烈,且價格明顯高于中國進口價格,因此,俄羅斯鉀肥供應商為保證完成與印度的訂單,暫停對中國的陸運出口。同時,印度鉀肥大合同談判將2013年的鉀肥基調定在500美元/噸以上。因此,熱印度、冷中國成為當前俄羅斯鉀肥供應商的主流做法。
2011年初俄羅斯的烏鉀公司和謝鉀公司合并時就已埋下伏筆。此前,國內邊貿鉀肥主要由謝鉀提供。2012年初烏鉀和謝鉀合并后,有專家就預計謝鉀將把自己的貨源納入烏鉀的統(tǒng)一銷售,減少對中國的邊貿交易。為此,中國商務部根據《反壟斷法》在2012年6月批準烏鉀合并謝鉀時,特別加了一項附帶條件,要求“合并后的公司應繼續(xù)保持目前的氯化鉀銷售做法和程序,交易后繼續(xù)以直接貿易方式對中國市場銷售氯化鉀,并繼續(xù)通過鐵路運輸和海上運輸方式為中國市場穩(wěn)定可靠、盡心盡力地供應氯化鉀產品?!庇捎?012年初烏鉀和謝鉀的合并,2012年1~6月,我國邊貿鉀肥成交總量只有50多萬噸,同比下降了大約20萬噸。這次俄羅斯鉀肥供應商又以保證印度出口為名,直接停止了對中國的鉀肥邊貿供應,這明顯違背了當初中國商務部的附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