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佳明
外墻漏水開裂出現(xiàn)最多的是頂部的2~3層。其中樓體墻體根部和頂部、砼構件與墻體接觸位置、窗邊、陽臺雨蓬滴水線內側外墻裝飾為貼面時、攔板根部、結構沉降縫、雨水管接口部、墻體預留洞和預埋管箱部位是外墻滲漏常見部位。
1.施工方案中滲漏水的防治措施:前期項目勘察時,著重觀察外墻部位滲水現(xiàn)象,尤其注意上述的關鍵部位。針對外墻狀況,制定相應的防水方案和預算。物業(yè)交接進場后,對外墻重新檢查,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
2.因材料引起滲漏水的防治措施:對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施工材料,如飾面磚、鋁合金型材、多孔磚及水泥與砂等應進行嚴格檢查,包括原材料生產(chǎn)與供應廠家的資質、產(chǎn)品是否有出廠合格證及檢驗報告,并做到按規(guī)定抽取樣品進行送檢,如發(fā)現(xiàn)不合格材料應及時清退,以杜絕施工材料在規(guī)格、質量和性能方面不合格產(chǎn)品的出現(xiàn)。
3.因施工原因而引起滲漏水的防治措施:施工前,制定好詳細的外墻面防水施工專項方案和施工工藝流程詳圖,并對班組進行詳細的書面技術交底,落實到每一名操作人員。施工中,管理人員切實加強全過程的管理與控制,督促班組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進行操作,抹灰砂漿要嚴格按配合比攪拌均勻,并對外墻容易發(fā)生滲漏的部位進行重點控制。
4.控制好砌體砌筑質量:禁止干磚上墻;磚墻砌筑采用“三一”砌磚法,灰縫控制在8~12 mm;為了提高外墻抗?jié)B能力,在外墻根部砌筑200 mm高水泥磚并將墻體根部雜物清理干凈。為防止新做窗臺下出現(xiàn)“八”字裂縫、豎向裂縫等現(xiàn)象,應設置鋼筋砼窗臺壓頂,伸入墻體一邊不小于200 mm,以增強其剛度,進而消除裂縫,防止雨水從窗臺滲入墻體。
5.引起墻體一切滲漏水通道應堵塞好:在外墻抹灰前,項目經(jīng)理與施工方班組長應共同檢查墻體上的縫隙、孔洞,詳細記錄好出現(xiàn)的位置及數(shù)量,安排技工填塞。待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外墻裝飾施工。
6.確保外墻抹灰質量
(1)抹灰前對墻面進行均勻澆水。
(2)外墻面抹灰均分層進行,每層厚度控制在5~7 mm,待前一層抹灰凝結后,再涂抹后一層。
(3)遮陽板、雨篷等水平構件均按要求進行找坡,與墻面接觸根部都處理成泛水圓弧角,防止倒泛水或積水,外窗臺比內窗臺低不少于20 mm,并做向外排水坡度,坡度為3%~5%。
7.預防涂料飾面開裂的施工工藝
(1)檢查墻面平整度。
(2)在涂料面層施工前,膩子層應做到平整、堅實、潔凈,并且無酥松、粉化、脫皮等缺陷,如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缺陷應及時進行修補。
(3)根據(jù)涂料飾面施工的規(guī)范及涂料產(chǎn)品的要求,膩子基層的含水率在8%~10%以下才可進行涂料面層涂刷施工。
(4)涂料面層根據(jù)不同功能,使用不同材料分幾層涂刷,后一層的涂刷施工必須保證在上一層漆膜面干后再進行。
(5)按施工工藝及產(chǎn)品要求,基層pH值均要求在10以下。
1.外部處理
(1)對面磚墻面的滲漏,可使用有機硅憎水劑,加水攪拌均勻后,用噴霧器對面磚滿噴一遍,隔24 h后再噴一遍。
(2)裂縫處理,避免開鑿,使用與面層相同的材料抹嵌。
(3)對裂縫比較大且較深的,可采用高壓灌漿方法填。
(4)結構引起裂縫的處理,若抹灰面層與墻體同時開裂,應先查出裂縫原因,由技術部門對沉陷或其他引起開裂的進行處理后,裂縫不再擴展方可鑿補,否則補后仍將有裂縫出現(xiàn)。
2.內部處理
(1)先鏟除內墻滲水部位的粉刷層,并剔除該范圍內磚砌體灰縫,使之凹進墻面15~20 mm。
(2)待墻體水分從內墻面散發(fā)后,內墻修補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漿分兩道抹灰修補,壓緊刮平,然后刮膩子刷涂料。
(3)對底層墻體有滲水現(xiàn)象的,對墻體基礎要開挖灌漿,把墻體原有粉刷層鏟除用高標號水泥砂漿重新粉刷。再做表面防水處理后,進行批灰刷涂料,外墻底部墻體粘貼文化石或墻磚。
建筑工程外墻滲漏形成的原因有許多,不僅要提高操作人員的質量意識和操作技能,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更要嚴格按規(guī)范、規(guī)定執(zhí)行每一個步驟,并且積極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多關注新材料,如此才會做到更好的防治外墻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