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焰,蘇 霞
災難性突發(fā)事件是指各種自然災害或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危及人們生命安全或?qū)е氯藛T傷亡的突發(fā)性事件,如火災、水災、地震、煤礦或工廠的大型爆炸、毒物泄露、大的交通事故等。災難性突發(fā)事件不僅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和嚴重的人員傷亡,且會給人們造成強烈的心理傷害,并產(chǎn)生一系列的應激反應,比如:急性應激障礙(ASD)、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和適應性障礙等(AD),甚至會產(chǎn)生相關應激障礙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機。
心理危機干預的方法主要有:①催眠放松訓練法:這種催眠不是使患者真正入睡,只是降低大腦的興奮程度,保證短暫的休息;練習時也是以套語做引導,如“你產(chǎn)生了瞌睡的感覺,瞌睡感覺增強了,眼瞼變得沉重,眼前暗下來了,睡著了……”練習時也可自我催眠和導引;②松弛療法:對于難以入睡、做噩夢的患者使用撫觸、音樂療法結合漸進的松弛療法,合理地安排休息時間,保證病室空氣新鮮流通;在患者入睡前陪伴,播放平時他喜愛的輕音樂;對兒童患者講他平時愛聽的故事,撫觸正常的皮膚,引導患者放松,逐漸進入睡眠;③系統(tǒng)脫敏療法:又稱交互抑制法,此療法治療應激事件引起的焦慮和恐懼,是讓患者用放松取代焦慮,先指導患者掌握放松技巧,再把引起焦慮的情緒劃分等級,最后讓患者想象引起焦慮的情境,同時做放松練習;④合理情緒療法:又稱“理性情緒療法”,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利斯于20世紀50年代創(chuàng)立的,是幫助患者解決因不合理信念產(chǎn)生的情緒困擾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又稱ABC理論,運用“產(chǎn)婆術士”的辯論技術解決患者的不合理信念,來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緒和行為;⑤藥物干預:已有初步證據(jù)表明突觸后β受體阻滯劑能夠預防ASD和PTSD的產(chǎn)生;對于ASD、PTSD和抑郁癥患者,選擇性五羥色胺重吸收抑制劑(SSRIs)可作為一線治療藥物;但已有的證據(jù)還不足以支持預防性地使用這些藥物;其他藥物如苯二氮卓類、二代抗精神病藥可能對緩解PTSD的部分癥狀有效,但不推薦單獨使用。
災難性突發(fā)事件心理危機的干預是長期性的,不是一勞永逸的。以往提到災后救助,人們想到的大多是物資救援,災難造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問題常被忽略。災后心理康復已成為災難研究的主題,災難心理干預也成為我國護理界研究的主題。制定長期、有效的心理危機干預策略,提高災后群體的生活質(zhì)量應受到社會各界的持續(xù)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