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美玲 伍建光(.江西中醫(yī)學院00級碩士研究生 南昌330006;.江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南昌330006)
柴胡桂枝湯見于《傷寒雜病論》?!秱摗吩牡?46條曰:“傷寒六七日,發(fā)熱微惡寒,支節(jié)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曰:“《外臺》柴胡桂枝湯方,治心腹卒中痛者?!北痉接尚〔窈鷾c桂枝湯合方而成,仲景用此方治療太陽外證未罷,邪已入少陽之證,柯韻伯謂之“為雙解兩陽之輕劑”。本方既能調和營衛(wèi)氣血,又能和解表里,疏利肝膽,臨證治療范圍頗廣,應用機會亦甚多。現代臨床常用本方治療感冒、發(fā)熱、肺炎、肺結核、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胰腺炎、闌尾炎、癲癇、神經官能癥、肩周炎等疾病。
伍炳彩教授在長年的臨床實踐中靈活地將本方應用于外感疾病和內傷雜病,取得良好療效和大量臨床經驗。伍師認為:柴胡桂枝湯證乃表邪未解,邪入少陽,屬少陽、太陽兩經合病。按八綱辨證屬表里同病,寒熱錯雜偏于寒證,虛實夾雜偏于實證。按氣血辨證應以氣分為主;按臟腑分涉及肝膽脾胃,現將其應用思路歸納如下。
1.1對于具有反復發(fā)作或定時發(fā)作特點的疾病如癲癇、發(fā)熱等考慮使用柴胡劑時,要注意是否有太陽表證 少陽位于半表半里,正氣不足、樞機不利,臨床常表現為疾病反復發(fā)作或定時發(fā)作特點。對于此種情況的疾病,注意審查是否有惡風寒、發(fā)熱、汗出、肢體疼痛、脈浮、頸項不適等太陽表證。若為太陽、少陽兩經同病即可考慮使用柴胡桂枝湯。
1.2 對于疼痛部位涉及太少兩經的疾病如頭痛、痹證、中風等要注意使用本方 《靈樞·經脈》曰:“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后,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后,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后?!薄鹅`樞·經脈》曰:“膀胱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太陽、少陽經脈循行多過頸肩、巔頂、背脊部位,故對于疼痛部位于此、外受風寒引起的頭痛、頸椎病、肩周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可用柴胡桂枝湯治療。對于風寒之邪中于太陽、少陽經絡的中風后遺癥,經脈運行不利癥見局部肢體疼痛、麻木、酸脹、惡風寒、脈浮等亦有良好效果。
1.3 對于兼有惡心、胃痛癥狀的感冒要注意是否有太少合病的依據 外感風寒引起的感冒常有惡風寒、發(fā)熱、關節(jié)肌肉酸痛等癥狀,若兼有惡心、胃脘疼痛脹滿癥狀或癥狀輕微、反復發(fā)作的特點,提示此類感冒多為太陽與少陽合病。故可使用柴胡桂枝湯兼顧兩經,解表和里,扶正祛邪,調節(jié)氣機。應用時抓住病機,注重審查惡寒、發(fā)熱、脈浮、關節(jié)肌肉酸痛、惡心、胃脘疼痛脹滿主癥。
1.4 對于膽胃不和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要注意是否有表證 柴胡桂枝湯既有解少陽和營衛(wèi)之功,又有疏肝膽調脾胃之效。膽氣郁結可橫克胃土,《靈樞經·四時氣》曰:“邪在膽,逆在胃?!惫蕦τ谀懳覆缓图嬗斜碜C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膽囊炎、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屬太少合病者可用柴胡桂枝湯治療。使用時注意除膽胃不和之消化系統(tǒng)癥狀外,還應抓住惡風寒、肢體疼痛不適、乏力、脈浮等癥狀。
1.5 對于有惡風、汗出表現的神經官能癥要注意是否有太少合病證據 神經官能癥多為氣血虧虛、氣機郁結、升降失常所致。柴胡桂枝湯可外和少陽調營衛(wèi),內轉樞機調氣血。對于神經官能癥氣機郁結、氣血失和者,若兼有惡風、汗出等癥狀,使用柴胡桂枝湯可取得良好效果。
2.1 肩周炎 患者張某,男,50歲。長年肩關節(jié)疼痛不適,惡風寒,耳后一周連頸項部酸脹,乏力,頭暈,兩脅稍脹,舌質淡紅苔白稍膩,脈弦寸脈浮。予柴胡桂枝湯加桑枝、海桐皮20劑痊愈。
按:患者肩關節(jié)疼痛不適,耳后一周連頸項部酸脹,此皆太陽、少陽經脈循行部位。惡風寒,頭暈,脈浮弦提示外受風寒。析其病機為風寒之邪客于太少兩經,經脈運行不利,故予柴胡桂枝湯加桑枝、海桐皮解表祛風、通經止痛。
2.2 胃炎 患者李某,女,36歲。反復胃脘部隱痛2年余,平素納差,胃脘脹滿,時欲嘔,體弱乏力惡風寒,太陽穴脹痛,受涼則全身關節(jié)肌肉酸痛明顯,舌質淡紅苔白稍膩,脈稍弦寸脈浮。胃鏡示非萎縮性胃炎。以柴胡桂枝湯加炒二芽、焦山楂連服30劑即愈。
按:本證乃消化系統(tǒng)疾病伴有太陽表證。食欲差,胃隱痛,胃脘脹滿、時欲嘔乃膽胃不和的癥狀。惡風寒,太陽穴脹痛,受涼則全身關節(jié)肌肉酸痛明顯,寸脈浮提示太陽表證??傆^此病為太陽、少陽兩經合病,少陽氣郁犯胃、經氣不利伴太陽表邪未解,故予柴胡桂枝湯加炒二芽、焦山楂調和膽胃、和解表里。
2.3 發(fā)熱 患者陳某,女,68歲。受涼后發(fā)熱反復發(fā)作5月余,中西藥治療效果均不理想?;颊甙l(fā)熱時體溫常為37.5℃左右,伴微惡風寒,太陽穴脹痛,頭暈,乏力,口干,時欲嘔。舌質紅苔薄白,脈弦寸浮。西醫(yī)診查結果無特殊異常。予柴胡桂枝湯原方14劑諸癥即除。
按:此例為發(fā)熱伴見太陽表證?;颊叩蜔岱磸桶l(fā)作不愈乃邪在少陽半表半里,正氣不足無以祛邪。又有微惡風寒,太陽穴脹痛,脈弦寸脈浮等太陽表證,提示此例為風寒客于少陽、太陽兩經合病,故以柴胡桂枝湯原方解表和里,宣暢氣機,疏散邪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