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 希 司 曉
被美國視為后院的拉美地區(qū)一直處于一種矛盾的狀態(tài),既希望與美親近,又渴望擺脫美國的控制和滲透。拉美國家之間的政治外交斗爭和邊界糾紛也不時上演,更加劇了地區(qū)范圍內的安全威脅。在追求強大實力的動機驅使下,拉美國家都緊盯國防現(xiàn)代化,不斷增加軍費開支,謀求武器裝備的更新?lián)Q代
統(tǒng)計顯示,1994年,拉美的軍費開支為176億美元;受9.11事件影響,2003年上漲至218億美元;2008年,幾近翻番,達到511億美元;2010年,軍費開支猛增到6333億美元,采購武器裝備的支出就接近400億美元。2011年,阿根廷軍費開支 33.4億美元,厄瓜多爾 21.9億美元, 秘魯也達到 21.6億美元。2012年,拉丁美洲軍費繼續(xù)上升,軍費增幅最大的國家巴拉圭和委內瑞拉分別增加了43%和42%。巴西2012年的軍費為330億美元,占其國民生產總值的1.5%,很大一部分用于提高國防工業(yè)能力以及國內科技轉換。阿根廷、智利和其他拉美國家也計劃加大投資復興國內國防工業(yè)并加強武器裝備現(xiàn)代化。
2012年,拉美武器裝備進口表現(xiàn)最突出的是巴西。作為“金磚國家”的一員,巴西的經濟實力在過去十多年里突飛猛進。但是,巴西的軍隊規(guī)模以及武器裝備的質量和更新速度并不能與其不斷發(fā)展的經濟實力匹配。2008年12月,巴西制定了新的國防戰(zhàn)略,提出“巴西有充分的經濟和政治實力在國際舞臺上扮演地區(qū)大國的角色。同時,如果能夠有效利用武器生產國轉移的技術,巴西能夠成為拉美制造和出口軍事武器的基地”。新國防戰(zhàn)略強調,只有通過掌握太空、網絡和核技術,巴西才能在國際上發(fā)揮更大的影響力。為此,巴西增加投資促進軍事工業(yè)和科技發(fā)展,首先是更換武器裝備,其次是通過引進和自主研發(fā)實現(xiàn)裝備技術的升級換代。
以新的國防戰(zhàn)略為指導,巴西逐步增加軍費投入,希望在軍事層面繼續(xù)扮演拉丁美洲領頭羊的角色,在拉美乃至世界舞臺上獲得與其經濟實力相匹配的地位。2009年9月,巴西和法國簽署了一項價值120多億美元的軍事合作和技術轉讓協(xié)議,從法國引進了核潛艇,成為拉美第一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協(xié)議規(guī)定,法國將為巴西提供包括1艘核動力潛艇在內的5艘潛艇和50架EC-725型直升機。這些潛艇和飛機都將在巴西建造,由法國提供除核技術之外的所有技術。與法國的軍事貿易,為巴西引進尖端技術疏通了渠道。根據協(xié)議,巴西將于2021年獲得第一艘核潛艇。該艇計劃于2015年開始在里約熱內盧州建造,設計排水量為6000噸,最大潛深超過100米,最大航速35節(jié),將只裝備常規(guī)武器。驅動潛艇的核動力技術將來自巴西國內。其他4艘常規(guī)動力潛艇計劃分別于2014年、2017年和2021年交付巴西海軍。這將使巴西成為全球第七個有能力設計、制造和運行常規(guī)動力潛艇和核潛艇的國家。
使用法國技術的EC-725型直升機同樣將在巴西制造。巴西國防部表示,完成這批訂單后,巴西可能會向其他拉美國家和非洲國家出口相關裝備。巴西還決定購買36架由法國達索航空公司生產的“陣風”式戰(zhàn)斗機。
除了與法國的合作,2009年末,瑞典方面已表示同意巴西投資參與新一代“鷹獅”戰(zhàn)斗機的研發(fā),以增進和巴西航空工業(yè)的合作。巴西也謀求從俄羅斯獲得航天、核能和其他軍工領域的先進技術,并對烏克蘭的無線電技術、雷達、船只和裝甲車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反美硬漢查維斯任內,委內瑞拉啟動了一項為期十年的國家軍事力量建設項目,旨在使武裝部隊更加專業(yè)化。軍備采購計劃就是該項目中的一部分。查韋斯說,委內瑞拉需要用這些武器系統(tǒng)來對抗美國的軍事侵略。按計劃,委內瑞拉在2007年至2017年之間,總共斥資300億美元采購先進武器系統(tǒng)及其他軍備,包括攻擊直升機與戰(zhàn)斗機、柴電動力潛艇、導彈護衛(wèi)艦、防空導彈、作戰(zhàn)坦克、自行榴彈炮、火箭發(fā)射器、裝甲運兵車以及通信及雷達系統(tǒng)。據委國防官員透露,軍購項目中的大多數(shù)武器系統(tǒng)將從俄羅斯公司采購。依照2009年和2010年簽訂的合同,俄羅斯向委內瑞拉交付了大量的武器裝備。2010年俄羅斯向委內瑞拉提供22億美元貸款,委內瑞拉用其中的部分資金購買俄產武器和軍事技術設備,為其陸軍裝備主戰(zhàn)坦克、步兵戰(zhàn)斗車和裝甲運兵車,以及各種火炮系統(tǒng)。
2011年委內瑞拉從俄羅斯購買了T-72坦克、BMP-3步兵戰(zhàn)車、BTR-80裝甲車、Msta-S 152毫米口徑自行榴彈炮、Nona-SVK 120毫米口徑自行迫擊炮、Grad多管火箭炮和其他種類的武器。據莫斯科世界武器貿易分析中心(CAWAT)稱,委內瑞拉成為俄羅斯2011年最大的武器進口國。美國《邁阿密先驅報》2011年3月20日的報道認為,委內瑞拉總統(tǒng)查韋斯拋出總值超過150億美元的軍購案,正以拉美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來武裝自己,在拉美地區(qū)引發(fā)了擔憂。
2012年,委內瑞拉獲得AK-103突擊步槍的生產許可。據俄新網2013年1月30日報道,一批包括MSTA-S152毫米自行榴彈炮和“伯朝拉-2M”防空導彈系統(tǒng)在內的俄羅斯武器運抵委內瑞拉。截止目前,委政府已經采購并訂購了100余架俄羅斯攻擊直升機、新型戰(zhàn)機與運輸機。下一步,委內瑞拉還將接收“山毛櫸-M1-2”型和“安泰2500”S-300VM型防空導彈,并希望購買俄羅斯的蘇-30戰(zhàn)斗機、伊爾-76運輸機、伊爾-78加油機、“基洛”級潛艇和米-28直升機。
委內瑞拉總統(tǒng)查韋斯逝世后,俄羅斯表示,無論誰接管委內瑞拉國家政權,俄羅斯都將繼續(xù)與委內瑞拉進行軍事技術合作。今年的2013巴西國際防務展覽會上,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地區(qū)主管謝爾蓋·拉德金亞表示,公司計劃在2013年年底前,根據與委內瑞拉的現(xiàn)有合同完成所有武器裝備的交付。官方沒有明確說明所交付武器裝備的類型,但表示剩余交付額約為20億美元。拉德金亞同時表達了準備向委內瑞拉提供快速攻擊艇和潛艇的意向。
委內瑞拉購自俄羅斯、白俄羅斯、西班牙等國的武器,改變了南美洲的軍事力量平衡,進一步刺激了巴西與哥倫比亞等鄰國,促使其重新考慮其國防采購計劃。
阿根廷是僅次于巴西的拉美第二大經濟體,但其軍火進口規(guī)模卻遠少于委內瑞拉、智利、巴西、哥倫比亞和墨西哥,甚至訂貨額只有這些國家的幾分之一。目前,阿根廷武裝力量的各類常規(guī)武器裝備實際上都有老化型號,它也正在實施一系列軍事計劃來改變現(xiàn)狀。2010年8月,阿根廷與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簽訂了2架米-17直升機采購合同。這是阿根廷第一次購買俄制技術裝備。除直升機以外,阿根廷還對廣泛購買俄羅斯各種軍用產品感興趣,包括航空技術裝備、汽車以及防空系統(tǒng)。雙邊政府間軍事技術合作委員會已經確定了阿根廷對某些類型的俄制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的需求。
智利是拉美地區(qū)屈指可數(shù)的“軍事強國”,長久以來一直與秘魯、玻利維亞有大量領土、領海糾紛,因此不斷通過增加軍事投入提高軍備實力,積極應對可能面臨的威脅。2009年,智利向美國購買2.75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包括自動推進的遠程火炮、雷達、榴彈炮及相關的彈藥等。2010年9月,智利向荷蘭采購了6架二手F-16戰(zhàn)斗機, 使其F-16戰(zhàn)機服役總數(shù)達到了34架。2011年,智利的軍費開支為69.1億美元,在拉美地區(qū)排名第三。同一年,智利向空中客車公司采購了C295反潛飛機。智利還大力推進本國潛艇和巡邏艇的建造計劃,以發(fā)展本國的國防工業(yè)。
哥倫比亞2009年的軍費預算為100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2%,2011年軍費開支107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3%。2012年,哥倫比亞軍費開支漲11%,其中10億美元用于購買衛(wèi)星、直升機、通信設備以及裝甲車。2012年8月,韓國與哥倫比亞就加強武器裝備、后勤保障服務及相關技術供應簽訂了國防合作協(xié)議。
拉美成長中的防務市場勢必吸引著各軍貿強國的目光。國防預算壓縮后,美國政府加強了與拉美國家的軍事合作。奧巴馬政府正在努力簡化美國國防出口程序,來幫助國防工業(yè)界尋找新的市場,使美國生產商更多地參與到拉美國家的國防現(xiàn)代化項目中。俄與拉美地區(qū)的軍火貿易一直沒有中斷,且在近年來呈急劇增長之勢。通過對拉美的軍火銷售,俄羅斯不僅增加了外匯收入,而且擴大了在拉美地區(qū)的影響,獲得了重返拉美的有效途徑。自從提出2020年實現(xiàn)武器出口額40億美元的目標以來,韓國就將東南亞、拉美國家與中東國家一起視為重點目標市場。韓國政府正積極游說,以促進韓國武器裝備向這些地區(qū)的出口。
【鏈 接】
隨著國防科技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我國的軍工產品正贏得良好的口碑,用戶范圍逐漸擴大。秘魯已經成為我國軍貿的重要市場。與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的良好關系和相互信任使中國在拉美地區(qū)的軍售額逐漸增加。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都已經購買了中航工業(yè)洪都k-8輕型教練攻擊機。結構簡單且價格低廉的K-8可以裝備大口徑機槍和小型炸彈,用于打擊叛亂分子和毒販十分有效。兩國還購買了中國的遠程和機動式雷達系統(tǒng)。其他一些拉美國家也正積極擴大與我國軍品貿易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