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淼
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鐵嶺供電公司,遼寧鐵嶺 112000
當今社會,電力是一個重要的能源,對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起著極為重要的影響?,F今的電力系統(tǒng)是一個比較大的系統(tǒng),主要包含了電能的產生、分配、運輸以及用電等環(huán)節(jié)。電力系統(tǒng)的不斷發(fā)展,對繼電保護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微機保護裝置的普遍使用,且繼電保護的二次系統(tǒng)自動化能力在不斷的加強,現今有很多的數字信息是由人工處理的模擬信息轉化而來的,并且技術管理人員而言,很多的資料以及試驗文檔等都必須用計算機來完成。
1)對繼電保護的動作性能以及特征起到改善與保護的作用,并改善動作的正確性。具體表現為能夠獲得在常規(guī)保護之下,無法輕易得到的特性;它具備極強的記憶功能,能夠有效的完成故障的分量保護;能夠引入比較先進的數學理論與相關技術,例如人工神經網絡、模糊控制以及狀態(tài)預測等等。它擁有較高的運行正確率,并且在實踐當中得到證明;
2)擴充輔助功能比較方便。例如波形分析以及故障錄波,能夠實現故障的測距、自動重合閘以及故障錄波等輔助功能;
3)具有較好的工藝結構條件。主要表現為硬件比較的通用,在制造的過程中,容易對其標準進行統(tǒng)一;此外擁有較小的裝置體積,能夠有效的降低盤位量以及功耗;
4)容易加強其可靠性。這主要表現在數字元件的特性不會輕易受到溫度、使用年限以及電源波動等因素的影響;同時還具備較強的自檢與巡檢功能,能夠使用軟件方法對主要的元部件的功能以及工況等進行檢查。
繼電系統(tǒng)保護裝置中的配置、技術和質量以及正常運行的管理與維護是確保繼電保護可靠性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沒有繼電保護的狀態(tài)下,電力系統(tǒng)是不能進行運轉的。目前微機保護系統(tǒng)已經得到廣泛使用。但微機保護在特殊性方面還存在一些現場問題需要解決,因此,工作人員必須采取針對性的具體措施,從而將微機保護的誤動作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注意繼電保護裝置在檢查中存在的問題。通常情況下,檢查繼電保護裝置時,最后應該進行的工作是電流回路升流以及整租的試驗,在此之后,不能對定值、定值區(qū)以及二次回路的接線進行修改。
關于定值區(qū)的問題。擁有多個定值區(qū)是微機保護中的一個優(yōu)點,這便于改變在電網的運行方式以及代路狀況的定值?,F今,對電繼工作而言,定值區(qū)的錯誤是一個極大的禁忌,因此,要求工作人員采用先進的技術以及管理辦法保證定值區(qū)的準確性。具體的措施為:在對定值進行修改之后,應該將定值區(qū)號以及定值單等打印出來,并注意其中的設備名稱、修改的工作人員以及時間等記錄,尤其是在繼電保護工作當中,對定值編號的記錄。
關于一般性的檢查問題。不管是那種形式的保護,進行一般性的檢查都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一般性的檢查很容易被忽視,或者是沒有仔細的完成。一般性的檢查主要包含:檢查連接件的緊固情況、機械的特征、焊接點的焊接情況以及清潔等方面;此外,必須檢查裝置中全部的插件,擰緊全部的芯片以及螺絲,對虛焊點進行檢查。在對裝置進行檢查的過程中,還必須落實各個元件、控制屏、保護屏以及端子箱的螺絲擰緊等工作。
關于接地方面的問題。接地方面的問題在繼電保護工作當中是十分突出的,可以將其分為兩點進行說明:第一,對于,應該將保護屏當中的屏障以及裝置機箱的接地情況接在屏中的銅排內,很多廠家在這方面已經做很好,現今對其進行仔細的檢查即可;第二,在電流、電壓回路接地在可靠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在端子箱上接地,其接地的可靠性是否存在問題,這對人身財產安全以及設備的安全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1)計算機化、微機化發(fā)展:現今對電力系統(tǒng)對微機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具備基本的保護功能,還必須具備長期的數據儲存空間以及較大的容量故障,且其數據處理功能迅速,通信能力強大?,F今,計算機化、微機化是繼電保護裝置發(fā)展一種必然趨勢,但是怎樣更好的達到電力系統(tǒng)的需要,并更深層次的加強繼電保護的可靠性,還必須人們進行不斷的研究;
2)網絡化發(fā)展:21 世紀是信息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計算機以及網絡技術在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的運用,使得人們的生活與生產發(fā)展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為工業(yè)領域的發(fā)展提供的有力的通信保障。要想實現繼電保護系統(tǒng)就必須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將系統(tǒng)中的各個設備的保護裝置連接起來,也就是達到微機保護裝置網絡化的發(fā)展。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要實現該系統(tǒng)的網絡化是極有可能的。實現微機保護裝置的網絡化能夠有效的改善其系統(tǒng)的可靠性與保護性能;
3)智能化發(fā)展:人工智能化技術已經在電力系統(tǒng)中的各個領域中得到普遍的使用,且已經開始研究其在繼電保護系統(tǒng)的運用,例如模糊邏輯、神經網絡、進化規(guī)劃以及遺傳算法等技術。神經網絡就是非線性的一種映射辦法,使用神經網絡能夠有效且快速的解決一些難以求解的非線性問題。由此可見,在繼電保護領域中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4)自適應控制技術的發(fā)展:該技術就是依據電力系統(tǒng)的故障情況以及運行方式的變化,對其定值、保護性能進行實時改變的一種新型繼電保護技術。自適應繼電保護的基本的觀點就是使其保護能夠與電力系統(tǒng)中的改變相匹配,從而能夠提高系統(tǒng)的保護性能。該技術在變壓器的保護、輸電線路的距離保護等方面有著極大的發(fā)展前景。
繼電保護技術朝計算機化、微機化、網絡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發(fā)展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對繼電保護人員而言,這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為了確保繼電系統(tǒng)能夠正常的運行,就必須加強對繼電保護裝置的維護,并對其進行定期的檢查,對系統(tǒng)的運行情況進行巡檢,進而保證能夠及時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最終實現供電可靠性的提升。
[1]芮新花.新型繼電保護及二次回路綜合實驗臺的設計[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2009(2).
[2]田家強.高壓輸電繼電保護技術的研究[J].科學與管理,2009(6).
[3]胡衛(wèi)東.一起500kV接地故障暫態(tài)特征和繼電保護動作行為分析[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