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
(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1)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拉美文學杰出代表加西亞·馬爾克斯憑借《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的第一部文學作品;也是馬爾克斯在文學生涯中創(chuàng)作的一部專門描寫愛情的小說,被稱為“一部充滿哭泣,嘆息,渴望,挫折,不幸和歡樂的愛情教科書”。這部小說以弗洛倫蒂諾對費爾明娜持續(xù)了半個世紀的愛情為主線,穿插了不同層次不同角色不同性質(zhì)的愛情:攝影師赫雷米亞與黑白混血女人之間隱蔽的秘情;少年弗洛倫蒂諾與少女費爾明娜之間柏拉圖式的迷情;成年弗洛倫蒂諾與不同女人之間的露水情緣;烏爾比諾醫(yī)生與林奇小姐之間突如其來又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婚外情……作者將愛情視為人生的中心和價值。愛情可以使寡婦的沉寂生活重新有了希望和樂趣,使少女得到幸福與快樂,使老人獲得新生和勇氣,同時,愛情又使人浪蕩不羈,然后又使人性復歸而忠貞不渝。與此同時,死亡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幾乎是愛情的同義語,作為一種個體無法超越的不可避免的事實卻仍然遏制不了生命的本質(zhì)和人的創(chuàng)造性。在馬爾克斯的筆下,遲緩的行動,蹣跚的步態(tài),松弛的皮膚,稀疏的頭發(fā)…… 歲月加諸于人的痕跡使死亡在書中成為一種具象的存在。只有面對死亡,生命才接近純粹,生命中的“現(xiàn)在”才呈現(xiàn)出它的真正意義,愛情才變得更加醇厚——世俗的園囿無法禁錮純凈的永恒的愛情——老年的弗洛倫蒂諾在對于時間流逝的日益清醒中越過道德和世俗的偏見抓住了現(xiàn)實的愛情從而超越死亡的現(xiàn)實。
弗洛倫蒂諾作為一個沒有身份的私生子在見到費爾明娜的第一眼便無可救藥的愛上了這個容貌美麗自負又自尊的被他稱為“花冠女神”的少女。這種感情迅速并且夸張的在弗洛倫蒂諾的心里生長,甚至“他腹瀉,吐綠水,暈頭轉(zhuǎn)向,還常常突然昏厥…… 這狀況不象是因為愛情而心神不寧,倒象是惹上了霍亂”。在馬爾克斯的筆觸下,“愛情”更象是這個世界的異己力量,既不起源于這個世界,也不歸宿于這個世界,就如霍亂侵襲人類有機體一樣,“愛情”威脅著甚至破壞著現(xiàn)實生活中一切合乎常規(guī)的秩序例如婚姻,道德,習俗以及“被納入禮俗秩序的人的精神活動”。不管從社會地位,家庭財富,還是世俗評判的標準上來看,個頭矮小瘦弱不堪只有一份電報員工作的弗洛倫蒂諾都無法與費爾明娜匹配,但他胸中的激情,愛慕和勇氣使不經(jīng)世事的費爾明娜在懵懂中接納了他的“愛情”。他們頻繁的通信,“甚至于,自從他們第一次見到彼此,直到半個世紀后他對她重申自己的誓言,在此期間他們再也沒有單獨見過一面”。而弗洛倫蒂諾的身份自然而然成為費爾明娜父親對他們之間感情阻撓的原因。自此,弗洛倫蒂諾陷入了對費爾明娜無法自拔的長達五十年之久的感情漩渦。他在保有對費爾明娜“忠貞”的愛情的同時,又尋求在其他女性身上與費爾明娜相似的影子,實現(xiàn)自己的愛情夢:他先后與不同的女人廝混,替別人寫情書以渲泄自己對費爾明娜的感情。弗洛倫蒂諾愛情的不幸說明了他的“社會孤獨感臨界于社會地位與金錢之間”。在弗洛倫蒂諾的心中,他的唯一生活目標就是:重新得到費爾明娜的愛情,費爾明娜成為他生命中最大的秘密和追求,他苦守著“熱愛著費爾明娜”這個事實,在最痛苦的時候,“他迫切的希望的,是從往昔的回憶中找到一條秘密之路,以讓自己得到發(fā)泄”,但是,面對寡婦普魯?shù)俏鱽喌囊会樢娧?,他還是沒有吐露自己的秘密。費爾明娜是他生命里最隱秘最美麗也是最不愿意與人分享的秘密,她帶來的除了痛苦更是對生命的充實。在他擁有財產(chǎn)和社會地位之后,他仍然追求著孀居的費爾明娜,并且毫不猶豫的斷絕了與其他女人的聯(lián)系,以對人生,生命和愛情的深沉思考和真誠的熱情去打動費爾明娜,贏得了她的理解和回應的愛情。通過對弗洛倫蒂諾這個藝術形象的塑造,馬爾克斯揭示了社會地位,金錢,以及由個體之間的社會孤獨感不理解是造成愛情障礙的主要絆腳石。弗洛倫蒂諾最終獲得愛情顯示出愛情在塑造人性中的重要作用。
弗洛倫蒂諾與費爾明娜的愛情主線中,從青年時代起,弗洛倫蒂諾始終是主動的一方,有著無法抑制的熱情。但是隨著時間軸的推移,“愛情”的內(nèi)涵也有著變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青年弗洛倫蒂諾懷有的“愛情”夾雜著更多的幻想和欲望:“愛情的瘋狂魔力激起了他打撈這座沉沒寶藏的欲望,為的是能讓費爾明娜·達薩在金子池里打滾”;他在內(nèi)心欲望的驅(qū)使下偷食母親的香水,“禁不住誘惑……喝了一口又一口,細細品味直到天亮,最終醉倒在費爾明娜·達薩的芬芳之中”。但事實上,當弗洛倫蒂諾多年以后回想的時候,“他看到的也只是午后兩點的陽光下和紛紛揚揚的杏花中她隱約的輪廓”。所以,不難理解為什么費爾明娜在“代筆人之門”看見與她以紙筆和熱情相愛的弗洛倫蒂諾是一個有著冰冷的眼睛和青紫色面龐的年輕人時“墜入了失望的深淵”?!八腥淮笪颍瓉碜约簩ψ约喝隽艘粋€彌天大謊”。她派女傭給弗洛倫蒂諾送去一張紙條,寫著:“我發(fā)現(xiàn)我們之間不過是一場幻覺”。也許彼時的愛情不過是將最美好和自以為圓滿的想象加諸在彼此身上,而一旦將想象的面紗揭開看到彼此真容所有的激情甜蜜都將煙消云散。羅蘭·巴特曾在《戀人絮語》中這樣寫道:“在對方完美光潔的臉上,我忽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疵點,盡管它也許微不足道(一個姿勢,一個詞兒,一樣小玩意兒或是一件衣服),可某種異樣的感覺卻剎那間在我從未意識到的某個角落冒出來,旋即將我愛慕的對象投入一個平庸的世界”。因此,《霍亂時期的愛情》中更讓人注目的是老年的弗洛倫蒂諾和費爾明娜的愛情——痛苦的注視著時間流逝的老年人在生命的末端同樣能擁有愛情,并且他們的愛情樸素而又富于生命的智慧。費爾明娜孀居后與弗洛倫蒂諾建立起來的愛情不是對于他們年輕時候感情的延續(xù),而是嶄新的以一個飽經(jīng)生活磨礪的老人對男人和女人之間關系上的想法和經(jīng)驗為基礎的愛。弗洛倫蒂諾重新開始給費爾明娜寫信,“那是對人生,愛情,老年和死亡的思考”,“正如她自己原本想表達的那樣”。由此,費爾明娜“發(fā)現(xiàn)了一個陌生的弗洛倫蒂諾·阿里薩,他的真知灼見和他年輕時那些熾熱的情書不相符,也和他一生陰郁的舉止不相符”。這些信件里流露出的睿智思想使費爾明娜感到他不再是那個在年輕記憶中憂郁冰冷的“哨兵”,而是一個真實無比觸手可及的人。
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老人的愛純凈而濃烈,他們越過“認為愛情到一定年齡就變得不體面”這類的道德和世俗的偏見,直接與自己的生命對話,實現(xiàn)自己的愛情亦即實現(xiàn)對生命的執(zhí)著?!八麄兎路鹪竭^了夫妻生活的千辛萬苦,直接到達了愛的真諦”?!靶轮艺\”號沒有停靠回始發(fā)地,因為回到舊生活對于費爾明娜意味著死亡,他們選擇的“一生一世”的航行是對死亡的超越也是對生命和愛情的肯定。在這部小說里,死亡是個隨處可見的陰影,戰(zhàn)爭,疾病,環(huán)境破壞都展示著這個世界里存在的殘酷苦難和罪惡,但是馬爾克斯筆下弗洛倫蒂諾和費爾明娜的愛正是他力圖用一種偉大精神創(chuàng)造來實現(xiàn)的超越。
[1]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M].楊玲,譯.???南海出版公司,2012:1.
[2]李星蕾.愛情、人生、歷史:試評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J].綿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6(3).
[3]羅蘭·巴特.戀人絮語[M].汪佩進,武佩榮,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
[4]談清妍.愛情的烏托邦:解讀《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的愛情與死亡[J].襄樊學院學報,2009(6).
[5]朱景冬.另具一格的愛情:評霍亂時期的愛情[J].國外文學,1990(34):121-131.